一位中書省年輕官員忍不住問道:“相爺,那……那如今該怎麼辦?沒有土地,如何安置流民?陛下的旨意,又該如何完成?”
議事廳內再次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
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那些侵占土地的士紳地主,盤根錯節,勢力龐大,在地方上呼風喚雨,甚至在朝中也有千絲萬縷的聯係。
從他們手中要回土地,無異於捅了馬蜂窩。
李綱緩緩轉過身,看著眾人臉上的憂慮與退縮,蒼老的眼中,迸發出一股令人心悸的銳利光芒。
“怎麼辦?”
他冷哼一聲,聲音陡然拔高:“既然陛下將此重任交予老夫,老夫便不能讓陛下失望,更不能讓那四百五十萬嗷嗷待哺的歸正人失望!”
李綱走到自己的座位前,重重地坐下,一字一頓,擲地有聲地宣布:“傳我命令,即日起,中書省會同戶部,成立北方土地清查司,老夫親自兼任司使!對北方各省所有田畝,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查!凡是靖康之後非法侵占的無主田地,一律收歸國有,用以安置歸正人!”
“清查土地?!”
中書省的官員們大驚失色,那位年輕官員更是臉色煞白,顫聲道:“相爺!萬萬不可啊!如此行事,無異於與整個北方的士紳階層為敵!他們盤根錯節,同氣連枝,必然會引起劇烈的反撲!屆時,地方動蕩,朝野非議,恐怕……恐怕會釀成大禍啊!”
李綱看著他,眼中沒有絲毫的動搖,隻有冰冷的決絕:“釀成大禍?若讓四百萬流民無田可耕,無家可歸,那才是真正會動搖國本的大禍!至於士紳的反撲……”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硬的弧度。
“老夫拭目以待!”
......
丞相李綱定下了調子,中書省以驚人的效率開始運轉。
當日,中書省頒布一條法令,推行“歸正人安置”政策。
其條款清晰,恩典實在,沒有絲毫含糊。
“凡靖康年間南渡避難之北方民眾,願歸故土者,皆可至當地官府登記,領取盤纏路引。”
“凡返回家鄉之歸正人,朝廷授田,每丁口十畝,若家中有三人以上者,另授田二十畝,若願自備耕牛、農具及種糧者,朝廷所授田畝增一倍。”
“朝廷為歸正人提供草屋二至四間,並配給基礎耕牛、農具、種子及一月錢糧,以助其安家立業。”
“凡自行開墾無主荒地者,免除二稅與一切雜賦,所墾荒地,耕種滿五年後,若無原田主自陳,此地便永為承佃者所有。”
告示一出,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塊巨石,在江南各地的難民聚居區掀起了滔天巨浪。
這些背井離鄉的北方人,南逃至此,早已耗儘了所有家當。
他們沒有土地,沒有屋舍,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生活愈發艱難。
為了糊口,他們隻能去給江南的大戶人家打長工,或是給地主當佃戶,忍受著苛刻的剝削。
然而,南逃的人實在太多了,數百萬的流民湧入,導致江南的勞動力市場嚴重過剩。
工價被壓得極低,佃租卻居高不下。
許多人即便願意出賣力氣,也找不到工作,最終隻能淪為乞丐,流落街頭,在饑寒交迫中淒慘死去。
他們對未來早已不抱希望,每日隻是在絕望中苟延殘喘。
如今,這道來自朝廷的旨意,就如同一道劃破漫長黑夜的曙光,瞬間照亮了他們灰暗的人生。
“回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