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學生……學生有罪!學生這就回去,將所有田產,一一清點,如實上報!”
一名舉人出身的小地主,第一個站起身,顫聲說道。
有了第一個,便有第二個,第三個……
最終,太康縣所有的中小鄉紳,全部表示願意配合清丈,主動申報了所有隱瞞的田產。
一場原本可能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在李椿的鐵腕與智謀之下,迅速得到了解決。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椿親自監督,將張家被查抄的數萬畝良田,以及中小鄉紳們補報的田地,在“三同丈量”、“鄉級公示”的嚴格製度下,公平公正地分發給了王老四等歸正人,以及那些世代為張家耕作的佃戶們。
分地的現場,人山人海,歡聲雷動。
當王老四從李椿手中,接過那張蓋著縣衙大印、屬於自己的嶄新地契時,這個飽經滄桑的漢子,再次泣不成聲,緊緊地抱著那份地契,如同抱著失而複得的生命。
李椿看著眼前這幅景象,看著百姓們臉上那發自內心的笑容,心中也湧起一股巨大的滿足感。
他終於明白,這才是清丈土地的真正意義所在!
官家和李相國,真乃高瞻遠矚!
太康縣的成功,很快便以加急奏報的形式,送達了京城。
丞相李綱看後,撫須大笑,連連稱讚李椿“有膽有識,乃國之棟梁”。
崇禎皇帝,在看到奏報後,也對這位自己親自點選的年輕知縣,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李椿……”
崇禎輕輕念著這個名字,眼中流露出欣賞之色:“此人,有王安石之才,卻無王安石之傲,將來,或可大用。”
太康知縣李椿,因其出色的表現,一戰成名,踏上了波瀾壯闊的仕途之路。
其實,對於太康縣情況。
崇禎也不是很生氣,反而有些想笑。
士紳階層的力量太大了,其影響深入地方,盤根錯節。
曆朝曆代,即使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也極少會直接與整個士紳群體動手。
因為這可能引發朝局動蕩,甚至導致地方治理失控。
崇禎推行清查土地,意在恢複北方民生,充實國庫,但各地士紳的陽奉陰違與軟抵抗,讓他對此深感頭疼。
要打破這種僵局,必須找到一個突破口,用雷霆手段立下規矩,但一直苦於沒有合適的契機。
如今太康縣張家公然聚眾圍攻縣衙,毆打朝廷命官,焚毀官府文書,此舉已觸犯謀逆大罪,直接挑戰了皇權的底線。
這不再是簡單的土地糾紛,而是對國家律法和皇帝權威的公然蔑視!
這一事件,恰好給了崇禎帝一個絕佳的機會。
讓他可以借由張家的“謀逆”行為,名正言順地調動禁軍去掀桌子。
已得以借此機會,向天下士紳發出明確信號,重新確立皇權在地方治理中的絕對權威!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