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吳縣沈家莊園。
平江沈家,其遠祖可追溯至魏晉時期綿延數百年的吳興沈氏,乃江南望族。
其家族真正崛起於北宋,通過科舉入仕、財富積累和權力網絡,成為平江府乃至整個江南的頂級豪門。
北宋時期,沈括的祖父沈英早逝,父親沈周進士出身,曆任要職,母親許氏也出身吳縣士族,沈括因此隨母入籍平江。
沈括的侄孫沈晦,是北宋最後一位狀元,現任鎮江府知府。
雖說沈晦一支仍屬錢塘沈氏,與平江沈家關係較遠,但畢竟與平江沈家同宗同源。
如今,沈家在吳縣,田產萬頃,富甲一方,詩書傳家,以“禮義”自詡,在當地擁有巨大的聲望和影響力。
每年春祭,沈家都會在莊園祖祠舉行盛大的祭祖典禮。
屆時,沈家上下數百族人悉數到場,吳縣知縣、地方鄉紳、甚至平江知府通判都會前來觀禮,以示對沈家威望的尊重。
今年的春祭典禮,沈家更是辦得格外隆重。
祭典之後,便是大擺宴席,款待賓客。
沈家家主沈敬德,一位年近花甲的老者,身著一襲絳紫色長袍,精神矍鑠。
他撫著頜下長須,臉上掛著一絲得意。
剛接到消息,京中傳來幾份彈劾李綱宰相的奏疏,言辭激烈,暗示朝廷對清查土地的決心有所動搖。
沈敬德心中暗喜,認為朝廷最終還是不敢真正觸碰他們江南士族的利益。
他站在祖祠前的石階上,看著下方濟濟一堂的族人和賓客,心中豪氣頓生。
“諸位!我沈家世代相傳,以‘忠君愛國,禮義傳家’為訓!”
沈敬德聲音洪亮,充滿了自豪:“今日春祭,告慰祖先,我沈家在亂世之中,不僅保全了家族基業,更庇護了鄉裡百姓,實乃不負祖訓!”
下方賓客紛紛附和,讚美沈家“仁義”,吳縣知縣何誌遠和平江府通判周儒,也滿臉堆笑地點頭稱是。
他們二人,早已與沈家沆瀣一氣,收受沈家賄賂,對沈家兼並土地、欺壓百姓的行為,不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暗中協助。
吳縣知縣何誌遠更是直接參與了向失地農民攤派“缺額稅役”的勾當,從沈家那裡得了不少好處。
畢竟,沈家少主沈琮現任平江府稅官。
也因為這個官,讓沈家通過大肆兼並土地、經營商業迅速崛起。
此刻,崇禎正混跡在圍觀的百姓之中。
他身著青衫,頭戴普通士子頭冠,看上去與尋常讀書人無異。
顧千帆和康履則各自化裝成隨行書童侍者,隱匿在他身邊。
崇禎看著沈敬德那副道貌岸然的嘴臉,聽著他冠冕堂皇的言辭,心中冷笑連連。
庇護百姓?
侵占土地,逼得百姓賣兒鬻女,這就是沈家的“庇護”?!
祭祖典禮結束後,眾人移步至沈家莊園的宴客廳。
吳縣知縣何誌遠和平江府通判周儒皆在席上,與沈敬德等人推杯換盞,言談甚歡。
酒過三巡,氣氛融洽。
沈敬德借著酒意,開始有意無意地提及朝廷的清查土地國策。
“何相公,老夫聽聞朝廷清查土地,旨在充實國庫,安置流民,此乃陛下聖明之舉。”
沈敬德對何誌遠拱手道,臉上掛著似笑非笑的表情:“然,江南土地多係祖傳,世代耕種,若一概清查,恐擾民甚巨,我沈家便有許多祖產,皆有舊地契為憑,不敢有絲毫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