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隨著陳規,穿行在軍器局內部。
火銃營內,匠人們正將鑄好的銃管打磨拋光,組裝火銃。
火光閃爍,汗水淋漓。
數百門新式火銃整齊排列,等待檢驗。
甲胄營裡,鐵匠們揮舞著重錘,將燒紅的鋼板鍛造成堅固的甲片。
火星四濺,震耳欲聾。
崇禎甚至看到了一處專門的火藥配製坊,數十名工匠身穿特製罩袍,小心翼翼地調配著各種原料,硫磺、硝石、木炭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刺激著鼻腔。
“陛下,請隨臣來,火雷炮已備好,恭候陛下檢驗。”陳規指引方向。
穿過一片忙碌的區域,他們來到一處寬闊的空地上。
空地中央,一門巨大的火炮靜靜矗立。
炮身由精鐵鑄就,黝黑泛著金屬光澤,口徑比人頭還大。
炮身固定在厚重的木製炮架上,炮架下方裝有四個巨大的實心木輪。
整門火炮顯得沉重而威猛。
崇禎走到火炮近前,伸手輕輕撫摸著冰冷的炮身。
觸感粗糙,帶著鑄造的痕跡。
“這便是你研發的火炮?”崇禎問道,感覺和後世有點不大一樣啊!
有點粗,炮頭有點大,不過造型基本沒跑。
“回稟陛下,正是!”
陳規語氣激動:“工部尚書趙鼎大人為它取名為‘火雷炮’,寓意其發射時聲如驚雷,炮口噴火!”
崇禎點點頭。
這個名字很貼切,也符合這類武器的特點。
“請陛下移步打靶場。”陳規再次引路。
很快,火雷炮被幾名壯漢吃力地推動著,從倉庫中緩緩拉出。
火炮分量沉重,高達數千斤,即便有輪子,推動起來也頗為費力。
匠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其推往打靶場。
打靶場麵朝紫金山,山體連綿,地勢空曠,沒有居住區,確保了試炮的安全。
火炮不同於火銃,其射程遠,足有數裡,所以試射的安全性是重中之重。
靶場中央,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木製靶子,靶子後方堆砌著厚厚的沙土和石塊,以吸收炮彈的衝擊力。
一切準備就緒。
數名經驗豐富的炮手,在陳規的指揮下,開始進行試炮前的最後檢查。
他們小心翼翼地測量火藥分量,檢查引線,並用長杆通條清理炮膛。
崇禎站在一座臨時搭建的了望台上,顧千帆、康履等人都陪同在側。
“陛下,火雷炮射程遠,威力大,發射時聲響巨大,震耳欲聾,請陛下做好準備。”陳規提醒道。
崇禎點點頭,臉上帶著期待。
前世在大明,年年戰爭,他對各種兵器火器都非常了解。
紅夷大炮、弗朗機炮,崇禎都見識過,各地軍報上也老提“一炮糜爛十數裡,轟得賊人潰不成軍”這種誇大的戰果。
不過,今日還是崇禎第一次親眼觀察試炮。
“引藥!”陳規下令。
炮手將引線點燃。
“轟!”
一聲巨響,震耳欲聾。
整個山穀似乎都在這一刻顫抖。
火雷炮的炮口噴出一條數丈長的火舌,濃煙滾滾,瞬間彌漫了整個靶場。
火炮巨大的後坐力,讓炮身猛地向後一退,炮架下的木輪在地上犁出兩道深深的溝壑。
崇禎隻覺得一股強大的氣浪撲麵而來,甚至吹得他的龍袍獵獵作響。
他穩穩站立,目光緊緊盯著遠方的靶子。
片刻之後,濃煙散去。
遠方,被火炮擊中的靶子,已然支離破碎,靶子後的沙土和石塊被炸出了一個巨大的深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