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方麵,嶽飛麾下兩萬嶽家軍,加上那一萬從山西方向北上的宋軍,合計三萬將士,在這場硬仗中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和堅韌意誌。
金軍方麵,完顏銀術可率領的七萬大軍,最終被宋軍殲滅三萬,俘虜兩萬。
剩餘的兩萬金兵,在失去主將指揮和戰意全無的情況下,潰散而逃,其中大部分向北逃亡,很可能逃入了茫茫的蒙古草原。
這一戰,宋軍以三萬對七萬,不僅大獲全勝,更以驚人的戰損比,將金人不可戰勝的神話踩在爛泥地裡。
完顏銀術可,這位金國名將,最終在亂軍之中,被嶽家軍將士生擒活捉。
當他被帶到嶽飛麵前時,麵如死灰,眼中充滿了茫然和絕望。
他敗了,敗得徹徹底底。
曾引以為傲的騎兵,曾視為防禦利器的“旁牌”,曾苦心研究的應對宋軍火器之法,在嶽飛和宋軍新式火器麵前,都顯得那麼蒼白無力。
更重要的是,自己已經被俘虜兩次了!
完顏銀術可看向嶽飛,這位年輕的宋軍主帥,眼中有恨,有不甘。
但更多的,是深深的恐懼,和一絲連他自己都不願承認的敬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宋的時代,變了。
而完顏銀術可,不幸成為了這個新時代到來前的墊腳石。
此戰之後,雲州納入大宋版圖。
雲州大戰後,宋軍士氣大振,金軍則元氣大傷,再無力阻擋嶽家軍的鋒銳。
嶽飛沒有給金人任何喘息之機,親率大軍,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繼續向西推進,攻打朔州。
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嶽家軍又以摧枯拉朽之勢,相繼收複了燕雲六州之地。
金人聞嶽家軍之名,多半望風而逃,少數負隅頑抗者,也在嶽家軍強大的火力與鐵血紀律麵前,迅速瓦解。
至此,燕雲十六州,這片被大宋割讓、淪陷金人之手長達百年之久的故土,終於徹底被大宋掌控,儘歸華夏版圖!
當燕雲十六州全境收複的捷報傳至南京時,整座城都沸騰了。
皇宮大內,崇禎得知消息後,激動得從龍椅上霍然起身。
“好!好!好啊!”
崇禎連呼三聲“好”,麵色潮紅,雙拳緊握,滿目狂喜自豪。
燕雲十六州啊!
那是多少代宋朝君臣夢寐以求的夙願!
自石敬瑭割讓燕雲以來,大宋便失去了北方屏障,長城天險不再,中原腹地門戶洞開,飽受北方遊牧民族侵擾之苦。
曆代皇帝,無不以收複燕雲為己任,卻屢屢受挫,徒留遺憾。
而今,在自己手中,在嶽飛的統領下,百年之恥一朝得雪!
崇禎隻覺得胸中豪氣乾雲,恨不得仰天長嘯,以抒胸中塊壘。
他強壓下心中的激動,立刻召來中書省左丞相張叔夜。
“張相國,即刻擬定聖旨,昭告天下,燕雲十六州全境收複!特命嶽飛為燕雲、山西、河北三鎮節度使,加封靖邊伯,食邑千戶,賞賜金銀萬兩!嶽家軍將士,論功行賞,絕不虧待一人!”
張叔夜躬身領命,心中也同樣激動不已。
作為曾經領兵的老將,屢次與金人作戰,他比旁人更清楚收複燕雲的意義。
這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大宋國運的轉折點,是重新崛起,問鼎天下的序章!
“陛下,臣以為,雲州乃產馬之地,金人能依仗騎兵橫行北方,皆因其戰馬優勢。”
張叔夜適時進言,“如今雲州已歸我大宋,陛下可命嶽飛在雲州設立大型馬場,選育優良戰馬,訓練我大宋騎兵,以待日後攻打金國本土之用。”
崇禎帝聞言,眼前一亮。
他本就有此打算,張叔夜此言正合他意。
“張相國所言甚是!立刻擬旨,命嶽飛在雲州設立軍隊馬場,責成其全權負責戰馬選育、飼養與騎兵訓練事宜!”
“朕要我大宋的騎兵,日後能與金人鐵騎正麵抗衡,甚至超越金人!”崇禎豪氣頓生,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
中書省收到聖旨後,上下震動。
張德文在核對關於雲州馬場建設的公文時,心中波瀾壯闊。
他清晰地感受到,隨著燕雲十六州的收複,大宋的戰略重心正在悄然北移,一場更大規模的北伐,已是箭在弦上。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