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在操練時,看上官的眼神都變得有些異樣。
那種絕對的、不假思索的信任,開始出現裂痕。
他們不明白,兩位元帥,怎麼會為了一個女人,鬨到這個地步?
北伐在即,主帥不和,這仗還怎麼打?
韓世忠最先感受到了這種氣氛的變化。
他本就因處理此事的方式不當而心中有愧,如今聽到這種惡毒的流言,更是怒不可遏。
這不僅是在汙蔑他的人品,更是在動搖他的軍威!
“豈有此理!”
韓世忠在帥帳中一腳踹翻了案幾,對帳下將領咆哮道:“給本帥去查!挨個營帳地查!所有嚼舌根的,搬弄是非的,一律以動搖軍心論處!本帥要親自砍下幾個腦袋,看看誰的舌頭還敢亂動!”
韓世忠的憤怒,十分暴烈。
他要用最快的速度,以最嚴酷的軍法,把這股歪風邪氣壓下去。
消息傳到嶽飛那裡時,他正在擦拭自己的瀝泉槍。
聽完王貴的稟報,嶽飛臉上沒有任何表情,隻是擦拭槍杆的動作停頓了一下。
他沒有像韓世忠那樣暴怒,甚至沒有一絲情緒波動。
隻是平靜地看著王貴,問出了一個看似毫不相乾的問題。
“王貴,我問你,當初你是怎麼知道劉氏在韓世忠營中的?”
王貴愣了一下,老老實實地回答:“節帥,是有人寫了一封匿名信,舉報韓帥軍中有人私藏婦女,信直接投到了咱們的巡營隊手裡。”
嶽飛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信裡,可曾提到那個女人的身份?”
王貴回憶了一下,搖了搖頭:“信裡隻說了地點和那個押隊的名字,並未說她是誰。”
嶽飛放下了手中的絲布,站起身,走到了地圖前,目光在地圖上移動,腦子卻在飛速地拚接所有的線索。
一個局!
這是一個精心布置的局!
嶽飛開始在心中推演。
第一步,有人準確地知道了劉氏的下落,知道她在韓世忠的後勤營,知道她嫁給了一個叫李滿的押隊。
這個情報,本身就非同尋常。
第二步,這個人沒有將情報捅給韓世忠,而是選擇用匿名信的方式,交給了自己麾下的王貴。
他知道王貴是自己的心腹同鄉,知道王貴認識劉氏,更知道由王貴去“抓人”,戲劇效果會達到頂峰。
第三步,當事情爆發後,這個人料到了韓世忠會為了避嫌和“出氣”,而強行拆散李滿和劉氏。
這一步,將他嶽飛塑造成了一個“薄情寡義”的形象。
第四步,也是最狠的一步。
在事情看似平息之後,立刻散播“主帥不和,爭風吃醋”的謠言,從根本上動搖軍心,破壞北伐大業。
每一步都環環相扣,精準地打擊在最脆弱的地方,利用了每一個當事人的性格特點。
這不是簡單的軍中口角,這是一場經過周密策劃的心理戰和情報戰。
能布下這個局的人,不僅對他們內部的情況了如指掌,更對人性有著深刻的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