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率領東路軍,主攻渝關。”
嶽飛的目光掃過張憲、王貴等一眾嶽家軍將領。
“韓元帥,率領西路軍,主攻得勝口。”
韓世忠上前一步,抱拳道:“好!”
嶽飛點了點頭,繼續說道:“這便是我們戰略的第一步,一旦成功,我們將立刻啟動第二步。”
“第二步,兩路大軍在奪取關隘後,不停留,不休整,立刻以關隘為前進基地,深入金國本土,東路軍沿遼西走廊北上,西路軍出得勝口直撲西北。”
“我們的目標,是在金國的中京大定府城下會師!”
此言一出,大廳內響起一陣壓抑的驚歎聲。
中京大定府,那可是曾經遼國的國都,如今是金國統治蒙古東部地區的核心。
直接兵臨城下,這個計劃不可謂不大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們的目的,不是真的要一戰攻克中京,而是要像兩把尖刀,狠狠插入金國腹地,將他們的防線徹底割裂,迫使他們首尾不能相顧,陷入恐慌。”
牛皋忍不住問道:“元帥,若……若戰事失利,我軍該當如何?”
這個問題,也是所有人都擔心的。
孤軍深入,一旦被合圍,後果不堪設想。
嶽飛早就做好的打算,說道:“問得好,兵者,詭道也,未慮勝,先慮敗,我們的第三步,就是為戰事失利準備的。”
“若我軍在金國本土遭遇強力阻擊,無法達成會師目標,兩路大軍不必戀戰,立刻交替掩護,退守我們已經拿下的渝關和得勝口。”
“退守之後,立刻加固關隘,並在關外險要之處,修築堡壘、烽燧,建立前沿陣地,將長城防線,從一道被動的牆,變成我們主動出擊的刀。”
“即便此戰不能竟全功,我們也要將戰線向北推移百裡,為下一次北伐,打下最堅實的基礎,絕不讓金人有任何機會,奪回長城關口。”
三步戰略清晰明了,有攻有守,有進有退。
眾將聽完,心中的疑慮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高昂的戰意。
“此番北伐!”嶽飛最後總結道,“首要目的,是為後續徹底征服金國,掃清障礙,次要目的,便是要將戰爭,燒到金國人自己的家裡去!讓他們也嘗一嘗,國門洞開,家園被毀的滋味!讓他們從此以後,日夜生活在我大宋兵鋒的威懾之下,寢食難安!”
“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眾將齊聲應道,聲若洪鐘。
.....
崇禎五年九月,秋高氣爽,正是用兵之機。
燕京城外,誓師大典的第二天,北伐大軍正式開拔。
韓世忠的西路軍先行出發。
三萬大軍,旌旗招展,如同一條黑色的鐵龍,沿著官道,浩浩蕩蕩地向西北方向的得勝口開去。
三日後,嶽飛的東路軍也拔營起寨。
數萬人的軍隊同時開動,場麵宏大得難以用言語形容。
步兵方陣整齊劃一,長槍如林;
騎兵部隊往來馳騁,馬蹄聲如雷;
炮營的巨炮由挽馬拖拽,在道路上留下深深的車轍。
嶽飛身披帥鎧,騎著戰馬,立於中軍,身邊,是同樣一身戎裝,眼神堅毅的嶽雲。
沒有發表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說,隻是平靜地看著前方的道路,看著那條通往山海關,通往金國腹地的道路。
嶽飛抬起手,向前猛地一揮。
“出發!”
戰鼓聲轟然響起,雄壯的號角聲刺破了清晨的寧靜。
大宋第三次北伐的鐵蹄,在這一刻,正式踏上了征途。
這一次,他們的目標,不再是收複失地,而是要讓敵人,血債血償!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