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親自上前,接過皮筒,撕開封口,抽出裡麵的奏折。
展開奏疏,目光飛快地掃過。
“……臣嶽飛,幸不辱命,已於九月十五日,攻克榆關天險……俘虜契丹降兵近萬人……守將耶律餘睹率部歸降……”
“好!好!好!”
崇禎隻覺一股熱血直衝頭頂,猛地一拍禦案,發出了巨大的聲響:“嶽飛!真乃朕之臂膀也!”
攻克榆關!
此消息的分量,不比之前收複燕雲十六州全境輕!
榆關,是長城防線的咽喉,是金國南下的鐵門!
掌控了榆關,就等於徹底切斷了金國主力南下襲擾河北、威脅中原的通道。
從此以後,戰爭的主動權,將牢牢地掌握在大宋的手中!
崇禎強壓下心中的狂喜,繼續往下看嶽飛的奏報。
當他看到嶽飛接下來的作戰目標—大淩河時,眉頭不由自主地皺了起來。
大淩河……
這個地名,像一根針,刺痛了他腦海深處某根塵封的記憶。
前世的大明朝,崇禎四年,大明與後金滿清)之間也在大淩河展開過一場慘烈決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那場戰役中,崇禎寄予厚望的關寧鐵騎主力,在祖大壽的帶領下,被皇太極圍困在大淩河城,最終糧儘援絕,險些全軍覆沒。
經此一役,明朝在遼西的精銳儘失,關外防線徹底崩潰……
那是崇禎心中永遠的痛。
沒想到,時空輪轉,來到了這個五百年前的大宋。
他所麵對的敵人,從後金變成了金。
所倚仗的大將,從袁崇煥、祖大壽變成了嶽飛、韓世忠。
可那條大淩河,還在那裡!
一場新的“大淩河之戰”,即將在宋金之間上演。
看到奏疏上的“大淩河”三個字,崇禎的眼神,變得堅定。
他相信嶽飛的能力,相信大宋如今脫胎換骨的軍力,相信宋軍無堅不摧的火器!
但崇禎更知道曆史的慣性有多麼可怕。
他不能讓五百年後的悲劇,在這個時空重演。
“來人!”
崇禎走到禦案前,親自拿起朱筆,奮筆疾書。
字跡因用力而顯得格外淩厲。
“……榆關大捷,卿功蓋當世,然驕兵必敗,切記戒驕戒躁,大淩河乃金人遼西屏障,必有重兵扼守,卿當審慎用兵,謀定後動。”
“此戰,關乎我大宋北伐全局,隻許勝,不許敗!”
“朕在南京,靜候卿佳音,望卿體恤將士,克敵製勝,再立不世之功!”
寫完,崇禎重重地蓋上了玉璽。
“八百裡加急,即刻送往榆關嶽飛大營!”
“遵旨!”
內侍捧著聖旨,匆匆退下。
崇禎親自掌燈,來到偏殿的巨大輿圖前。
目光久久地凝視著地圖上“大淩河”的位置。
“嶽飛。”
崇禎喃喃自語:“五百年的遺憾,你一定要替朕彌補回來……狠狠的揍他們!”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