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合常理!
張浚的眼神,銳利如鷹。
沉吟片刻,他突然對李若水說道:“李尚書,可否將馮令的原始考卷,一並調來?”
宋朝的科舉製度,為了防止舞弊,可以說是做到了極致。
首先,是“糊名”,考生的姓名、籍貫等信息全部密封,閱卷官看不到。
但是,這還不夠。
因為聰明的考生,可以通過在文章中留下特定的“暗號”,讓相熟的考官認出自己。
更何況,考官還可能通過辨認筆跡來徇私。
所以,宋朝還發明了更絕的一招:“謄錄”。
所有考生的原始答卷,都會由禮部專門的謄錄官,用統一的朱砂筆,重新抄寫一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後,閱卷官們批改的,是這份抄寫後的“副本”。
如此一來,筆跡不同、暗號難尋,公平性得到了極大的保障。
按理說,原始考卷和謄錄後的考卷,內容應該是一模一樣的。
張浚提出要看原始考卷,隻是出於一個監察官的職業本能。
李若水沒有多想,立刻命人從塵封的檔案庫裡,找出了馮令那份用墨筆書寫的原始答卷。
兩份卷子,並排放在了桌案上。
一份,是朱筆謄抄的,文采斐然。
一份,是墨筆手寫的,字跡潦草。
張浚拿起那份原始答卷,隻看了一眼,臉色瞬間就變了!
這份原始答卷上,策論部分,大段大段的空白!
許多關鍵問題,馮令根本就沒有回答!僅有的幾段文字,也是前言不搭後語,邏輯混亂。
更讓張浚瞳孔猛縮的是,在這些雜亂的文字中,頻繁出現了幾個不常用的詞組。
在科舉文章中,平白無故地、大量地使用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
這是典型的“關節”!是考生和考官之間,用來傳遞信息的暗號!
真相,在這一刻,昭然若揭!
馮令根本就沒怎麼答題!
他隻是在卷子上,用這些特殊的詞彙,標明了自己的身份!
然後,某個被他買通的禮部謄錄官,在抄寫他的卷子時,看到了這些“關節”,便心領神會。
這個謄錄官,不僅沒有照實抄寫,反而大筆一揮,親自操刀,幫馮令“完成”了整份答卷!
那份文采斐然的朱筆答卷,根本就不是馮令寫的!
而是一個藏在幕後的“槍手”的傑作!
“這……這怎麼可能!”李若水看著兩份內容天差地彆的卷子,整個人都懵了,冷汗瞬間浸透了官袍。
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引以為傲、層層設防的科舉流程,竟然被人用如此膽大包天的方式,從內部攻破了!
張浚將那份原始答卷,“啪”的一聲,摔在桌上,眼神冷得像冰:“李尚書,現在,你還覺得此事是‘一場誤會’嗎?”
李若水的臉,瞬間漲成了豬肝色,感覺自己的臉上,火辣辣的疼。
這已經不是舞弊了,這是赤裸裸地將整個禮部、將他這個禮部尚書,按在地上摩擦!
“來人啊!”李若水氣得渾身發抖,指著那份朱筆答卷,厲聲喝問,“給本官查!立刻查出,這份卷子,是何人謄錄的!”
屬官們不敢怠慢,立刻翻閱謄錄官的值班記錄。
很快,一個名字,被呈了上來。
當李若水看清那個名字時,隻覺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轉。
那個名字他太熟悉了,那是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最信任的禮部主事之一。
“噗通”一聲。
禮部尚書李若水,這位在朝堂上素以沉穩著稱的老臣,竟當場氣得暈了過去。
“快!傳太醫!”孫傅和張浚也是大驚失色,連忙命人施救。
而那個倒黴的禮部主事,還沒等明白過來發生了什麼,就被如狼似虎的刑部差役,直接從府中帶走,投入了天牢。
喜歡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請大家收藏:()朕避他鋒芒?龍纛前壓,天子親征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