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接到了新的聖旨。
心中燃起了一團火。
其實,對於孫傅和李若水草草結案的做法,他早就心懷不滿了。
自己是什麼人?
禦史中丞!
是皇帝的耳目,是朝廷的利劍!職責就是斬妖除魔,肅正朝綱!
可孫傅和李若水,卻用官場那套“和稀泥”的把戲,逼著他把劍收回了鞘裡,這讓張浚感到無比的憋屈。
如今,皇帝給了自己第二次機會,還給他配了一把更鋒利的刀,皇城司!
皇城司提舉顧千帆,那是官家最信任的鷹犬,心狠手辣,不講情麵,隻聽皇帝一人的命令。
有了他和皇城司的加入,張浚知道,這一次,自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大乾一場了!
再也不用顧忌右丞相孫傅的麵子,再也不用理會禮部尚書李若水的感受。
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禦史台要借著皇帝的這股東風,將大宋官場這潭沉寂已久的死水,徹底攪個天翻地覆!
要讓所有心懷鬼胎的人,都在禦史台的明鏡前,無所遁形!
一場更大、更猛烈、波及範圍更廣的政治風暴,隨著這道新的聖旨,正式拉開了序幕。
這一次,沒有人能再和稀泥。
這一次,沒有人能再置身事外。
.....
夜,深了。
禦史台的官署之內,卻依舊燈火通明,亮如白晝。
禦史中丞張浚,身著一襲便服,雙眼布滿血絲,正坐在一堆小山似的卷宗後麵。
他的麵前,是一杯早已涼透的濃茶。
皇帝的聖旨,如同一道軍令,給了他無上的權力和緊迫的壓力。
張浚要查,還得徹查!
要將這次科舉中所有的汙垢,都從這光鮮的外衣下,一點一點地刮出來!
張浚下令,將本次殿試所有五百餘名貢士的原始答卷,全部從禮部的檔案庫中調取出來。
一份份,一頁頁,他要親自過目。
隻要有貓膩,就一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這一查,便是一個通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浚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從最初的嚴肅,到後來的陰沉,再到最後的鐵青。
身邊的幾位禦史,看著領導不斷從卷宗堆裡抽出一份份卷子,用朱筆在上麵重重地畫上一個圈,每個人的心,都跟著沉了下去。
天快亮時,張浚終於放下了手中的最後一份卷宗,疲憊地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長長地吐出了一口濁氣。
“都看看吧。”
幾位禦史連忙上前,將那些被圈出來的卷子,一一拿起。
這不看不知道,一看之下,饒是這些見慣了官場齷齪的監察官,也驚得倒吸一口涼氣!
在這次錄取的數百名進士中,竟然又有二十多份卷子,存在著和馮令類似的問題!
這些卷子上,都留有各式各樣的“關節”暗號。
有的,和馮令一樣,在文中夾雜著重複諛詞,有的,則是在特定的段落,故意使用某個生僻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