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如果在海上行船,想要發現遠處的船隻,必須要站得足夠高,或者使用特殊的工具才行……”
南懷仁這才滿意地點點頭:“皇上,您若相信這地球是圓的,這月食您便能理解了。”
康熙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他接著問道:“朕姑且相信這地球是圓的,南先生,這月食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南懷仁微微一笑,回答道:“請皇上拉上窗簾,點上一根蠟燭。”
康熙揮揮手,示意身邊的太監按照要求去做。
兩名太監立刻行動起來,將乾清宮的窗簾緩緩拉上,頓時,整個宮殿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仿佛進入了一個漆黑的夜晚。
然而,當蠟燭被點燃時,一絲微弱的光芒出現在康熙麵前,照亮了他的臉龐。
南懷仁將蠟燭和水晶球小心翼翼地放置在一條水平線上。
然後,他指著蠟燭說:“皇上,這便是太陽。”
康熙仔細觀察後,點了點頭表示明白。
他接著說:“蠟燭是太陽、水晶球是地球,那鏡子就是月亮,這個比喻真是有趣。”
南懷仁微微一笑,向康熙解釋道:“是的,陛下。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而地球圍繞著太陽旋轉。與此同時,月亮也會圍繞著地球轉動。”
然而,康熙似乎並未完全理解,他疑惑地問道:“難道月亮不是繞著太陽轉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南懷仁拿出一麵小鏡子,繞著水晶球緩緩轉動了一圈,並說道:“陛下,月亮繞著地球轉一圈,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即三十天左右。而地球轉動一圈是一天,也就是九十六刻。”
康熙陷入思考之中,但仍然有所疑問:“有些道理,但《大統曆》是一百刻啊。”
南懷仁再次拿起水晶球,然後繞著太陽旋轉了一圈。
康熙好奇地問道:“這是否意味著一個月呢?”
南懷仁搖了搖頭回答說:“不,這代表一年。地球圍繞太陽轉一圈,就是一年的時間。”
“呃,那地球的一天又該如何呢?”康熙這時候興致勃勃,他沒想到這天文如此的有趣。
南懷仁拿著水晶球,在手中轉動了一圈,隨後說道:“這便是地球的自轉。”
康熙接過這水晶球,在手中轉了一圈,點點頭道:“有點意思,這地球圍著太陽轉,月亮又繞著地球轉。”
南懷仁說道:“在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一書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概念。因此,也被我們西方人漸漸的接受了。”
“哥白尼?名字還是挺有特色的,不過這1543年,是哪一年?”康熙問道。
南懷仁思考片刻後回答道:“大清入關之際,乃是公元1644年,而1543年則是一百三十年前。”
康熙沉思片刻後說:“應是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竟已有人研究出此等知識,著實令人難以置信!”
緊接著,南懷仁繼續解釋道:“皇上,既然您已了解月球、地球與太陽之間的關係,那麼對於日食現象自然也能輕鬆理解。”
說罷,他拿起一麵小鏡子,圍繞著水晶球緩緩轉動。
當小鏡子完全遮住蠟燭時,南懷仁停下動作並說道:“皇上,此刻所見即為日食之景。”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