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陽光明媚,微風拂麵。
李光地特意前往明珠府邸向其告假數日,以便能留在客棧內專心攻讀詩書典籍,全力備戰即將到來的庶吉士考試。
此時此刻,明珠正處於官場得意之時,表麵上看似被降級處理,但實際上卻是暗中獲得晉升,其官職愈發顯赫,可謂是鴻運當頭、官運亨通。
而這一切,恰恰得益於他對李光地的巧妙運用。
於是乎,他嘴角微揚,對著李光地發出一聲輕笑:“光地呀,此次機會難得,務必全力以赴,將自身本領儘數施展出來,力爭能夠留於朝堂之上。唯有如此,方可贏得聖上之青睞與器重啊!”
李光地聞聽此言,趕忙躬身作揖,言辭懇切道:“多謝明珠大人提點,在下必定竭儘所能,不負所望!”
說罷,明珠輕輕拍了拍李光地的肩膀,眼中滿含期許之意,並從懷中掏出一些散碎銀子交予他手,接著又取出數本珍貴典籍贈予李光地。
自那以後,李光地便與陳夢雷以及郭琇一同閉門謝客,終日待在客棧之內埋頭苦讀。
時光荏苒,轉眼已至六月初十。
這一日清晨,天剛蒙蒙亮,三人便迫不及待地起身洗漱,然後匆匆趕往國子監。
抵達目的地後,他們靜靜地佇立在校門口,翹首以盼。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左右,隻見魏裔介領著一眾大小官員緩緩走來,眾人步履略顯遲緩。
待到魏裔介站定身形,先是環顧四周,而後清了清嗓子,開始向在場之人詳細闡述本次考試的相關事宜。
待其言罷,一場緊張激烈的科舉大考就此拉開帷幕……
且說此次大考意義非凡,共設有兩門科目,一門專注於治學之道,另一門則側重於治國之策。
清晨時分,陽光灑落在考場之上,學子們懷揣著滿心期待與緊張情緒步入考場,接受治學科目的考驗;待到午後,烈日高懸,熾熱難耐,但他們依舊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治國科目的答題之中。
經過如此這般又一輪激烈角逐後,終於迎來了至關重要的選拔庶吉士的關鍵時刻。
魏裔介和王清等一眾考官,在完成收卷工作後,馬不停蹄地展開了緊張而忙碌的閱卷進程。
時間緊迫,任務艱巨,他們必須在短短三天內共同商討並確定出能夠入選庶吉士的名單。
次日下午,夕陽西斜,餘暉漸濃,幾位考官已然將整整六十份試卷全部審閱完畢,緊接著便是圍繞哪些考生具備成為庶吉士資格展開深入討論。
例如,若有兩位考生精通滿語這種少數民族語言,那麼毫無疑問,他們必將順利入選;
反之,即便某人文采斐然,但因年紀稍長,可能也會遺憾落選。
總之,這挑選庶吉士的過程恰似當今社會流行的選秀活動一般,不僅需要考量參選者的容貌外表以及年歲大小,更為關鍵的還是其文學造詣水平以及性格品性優劣與否。
隻有那些真正德才兼備之人,方可脫穎而出,躋身於庶吉士之列。
經過一整天緊張忙碌且激烈的閱卷與討論之後,大致的結果終於逐漸浮出水麵。
夜幕降臨之際,吏部尚書王清才拖著仿佛被千斤重擔壓垮般疲憊不堪的身軀,緩緩地踏入家門。
正當他準備稍作休憩時,一名家丁急匆匆地前來稟報:“大人,李之芳大人來訪。”
聽聞此言,王清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打起精神,快步走出房門前去迎接。
一見到李之芳,他臉上立刻浮現出欣喜之色,熱情地說道:“李大哥,真是許久未見啊!快快請進!”
一邊說著,一邊親自引領著李之芳走進書房。
待兩人落座後,先是互相寒暄問候了幾句,隨後李之芳便直截了當地切入正題道:“王兄,不知此次庶吉士選拔進展得怎樣了?”
麵對李之芳如此直接的詢問,王清微微一笑,回答說:“實不相瞞,李大哥,今年可謂是人才濟濟呀!而且恰逢聖上有意開辦翰林院,這使得我們擁有更多可供挑選的優秀人選呢!”
李之芳微微頷首,表示認同道:“是啊,如今國家正值急需人才之時,恰好在此時湧現出如此眾多的儒家士子,實乃幸事。”他邊說邊輕捋胡須,目光深邃而凝重。
一旁的王清聽聞此言,不禁皺起眉頭,憂心忡忡地開口道:“李兄所言極是,這庶吉士將來可是有望進入內閣的精英之才,魏裔介大人為了挑選合適之人,可謂煞費苦心啊!”言語間透露出對魏裔介的欽佩之情。
然而,當提到魏裔介時,李之芳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心中暗自憤恨不已。他咬牙切齒地問道:“哦?不知魏大人究竟相中了何人呢?”
由於彼此關係匪淺,王清並未有所隱瞞,直言相告:“據我所知,目前共有三人深得魏大人喜愛,分彆是李光地、郭琇以及陳夢雷。”
話音未落,隻聽得李之芳突然失聲驚叫起來:“哎呀……”聲音之大,令人猝不及防。
王清見狀,滿臉狐疑地望著李之芳,關切地問道:“怎麼了,李大哥?為何如此驚慌失措?”
李之芳深深歎息一聲,無奈地解釋道:“那名叫郭琇和陳夢雷的兩人,便是前些日子在刑場之上滋事生非之人。此等行為惡劣之徒,豈能擔當庶吉士這一重任啊!”
說到此處,他的神情愈發憤慨,仿佛對二人的所作所為深惡痛絕。
王清聞聽此言,也是驚愕萬分,連忙回應道:“竟是這般情況?此事我倒未曾耳聞。”顯然,對於這一消息,他亦是始料未及。
李之芳此時刻意放低音量,輕聲言道:“此前我曾涉足山東之地,對於那位名叫即墨郭繡之人,也略有所聞,但依我之見,此人實在難以擔當如此重任啊!”
聽聞此言,王清不禁微微皺眉,麵露疑惑之色道:“李大哥,儘管直言不諱便是。”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