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的吳三桂已然站起身來,雙手背於身後,在寬敞的書房裡來回踱步。
他眉頭緊鎖,步伐顯得有些沉重,似乎每一步都承載著內心的糾結與思量。
邊走邊喃喃自語:“吳應熊這封書信到底意欲何為?難道我真要聽從他所言,上書懇請撤藩不成?”
待到劉玄初仔仔細細地讀完了整封書信之後,不禁連連搖頭,急切地對吳三桂進言道:
“王爺啊!萬萬不可上書請求撤藩啊!如今這小皇帝可是鐵了心要削除藩鎮勢力,倘若咱們主動示弱,豈不正好落入康熙老兒的圈套之中?”
然而,吳三桂聽聞此言卻隻是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回應道:
“玄初啊,你還是把本王看得太簡單嘍。想那尚可喜和耿精忠不過各自擁兵數萬而已,朝廷既然膽敢對他們動手,未必就有膽量輕易招惹老夫我所統領的大軍呐。”說罷,他眼中閃過一絲自信與驕傲之色。
“王爺……”隻見劉玄初麵露憂色,欲言又止地看著吳三桂。
而此時,吳三桂卻大手一揮,朗聲道:
“世子所言極是,老夫定要主動上書請求撤藩。哼,那小皇帝和太皇太後定然不敢應允此事。如此一來,也算是讓他們吃顆定心丸,好叫他們知曉老夫並無二心。”
語罷,他輕撫著下巴處那幾縷胡須,臉上不禁浮現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然而,站在一旁的劉玄初見狀卻是心急如焚,趕忙上前一步勸阻道:
“王爺,此舉萬萬不可啊!常言道,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若是您貿然提出撤藩之請,萬一那小皇帝順水推舟應下了,屆時可如何是好?
依我之見,隻要咱們按兵不動,不主動撤藩,那小皇帝便找不到任何撤藩的借口與理由。
這樣一來,主動權便能穩穩地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啊!”
正當兩人僵持不下之時,忽聞門外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便聽到一名侍衛高聲稟報:“啟稟王爺,方光琛大人回來了。”
吳三桂聽聞此言,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連忙吩咐道:“快快有請!”
不多時,隻見一人邁著大步走進書房。
此人正是方光琛,隻見他滿臉笑容,一進門便朝著吳三桂拱手作揖,施禮道:“哈哈……多日不見,王爺風采依舊,依舊是紅光滿麵、精神矍鑠啊!”
吳三桂亦是笑著迎上前去,回禮道:“方先生謬讚了,多日不見,您也是意氣風發、容光煥發呀!”
時光匆匆流逝,吳三桂竟已有兩三月未曾與方光琛謀麵了。
這段時間裡,方光琛一直跟隨著吳應麒,馬不停蹄地奔走於雲南各地的駐軍之處。
曆經一番巡查後,他終於歸來,並迫不及待地向吳三桂稟報所見所聞。
"王爺,此次巡查之行,方某親眼目睹雲南各地的駐軍狀況,實乃令人欣喜!他們吃得飽、喝得足,日常訓練更是井井有條,軍容之整齊,當真讓人讚歎不已啊!"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