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初略作思索,拱手進言道:
“王爺,依微臣之見,眼下不妨暫且再拖延一段時間。待到康熙那邊將許諾的銀兩如數送達之後,咱們再來權衡利弊,做出最後的決斷!”
話音剛落,便瞧見吳三桂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嗯,所言甚是。既有白花花的銀子,又有江南的糧草,老夫自然是沒有理由拒絕這番好意啊。”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緊接著一名侍衛匆匆而入,單膝跪地稟報:
“啟稟王爺,雲南提督張國柱大人求見!”
吳三桂聞言不禁眉頭一皺,心中暗自詫異道:“怪哉,張國柱此刻理應身在大理戍守才對,怎會如此突兀地現身於昆明呢?”
就在不久之前,張國柱受朝廷之命前往大理一帶進行巡查視察之事,而吳三桂對此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的。
然而,正當吳三桂尚未理清思緒之際,卻突然瞧見張國柱神色驚惶、腳步匆忙地徑直闖入了他正在商議要事的廳堂之中。
隻見張國柱滿臉皆是焦灼之色,口中不停高呼著:“王爺……王爺……不得了啦……出天大的事了……”
吳三桂見狀,不禁眉頭微皺,沒好氣兒地白了張國柱一眼,斥責道:“身為堂堂雲南提督,怎能如此這般驚慌失措、不成體統!成何體統!”
聽到吳三桂這番責備之言,張國柱卻是無奈地歎了口氣,苦著臉說道:
“哎!王爺,您這話可就有些不對了呀。微臣如今已然不再擔任雲南提督一職嘍。”
說著,他還將雙手一攤,做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模樣來。
吳三桂聞聽此言,頓時麵露驚愕之色,心中暗自思忖:我何時下旨撤掉了張國柱這雲南提督之職?況且此事我從未提及過半句啊!
於是,他連忙追問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怎會無緣無故被免去此職?”
張國柱見吳三桂追問得急切,便趕忙伸手入懷,小心翼翼地取出一道明黃色的聖旨,然後畢恭畢敬地遞到了吳三桂麵前,並緩聲說道:“王爺,您還是親自看看吧……”
吳三桂滿心狐疑地接過那道聖旨,緩緩展開一看,隻見上麵赫然寫著:因張國柱任職期間政績不佳,特令其卸任雲南提督一職,改由陝西提督桑峨接任,即日起趕赴雲南上任。至於張國柱,則調任錦州,出任錦州提督。
落款處蓋有皇帝玉璽大印,顯然是一道貨真價實的聖旨。
這雲南提督一職,可是非同小可啊!
其乃是掌控整個雲南省軍事大權的關鍵人物。
毫不誇張地講,這一職位甚至比雲南巡撫還要更為重要。
想當年,吳三桂死死抓住雲南提督的位置不肯鬆手,其中緣由便是他深知隻要牢牢握住雲南的兵權,便能在這片土地上呼風喚雨、稱霸一方。
倘若此位被康熙皇帝輕而易舉地奪去,那不就如同在吳三桂的眼皮子底下,硬生生塞進了一根尖銳無比的釘子嘛!這讓吳三桂如何能忍得了這般屈辱?
隻聽“砰”的一聲巨響,吳三桂怒不可遏地猛拍一下桌子,震得桌上的杯盞都險些翻倒在地。
一旁的方光琛猝不及防之下,被嚇得渾身一抖,差點從椅子上跌坐下去。
“哼……康熙那個乳臭未乾的黃口小兒,竟然敢如此欺壓於我!簡直是欺人太甚!”吳三桂咬牙切齒地怒吼道,滿臉都是憤恨之色。
就在此時,一直默默無語、仿若局外人般的劉玄初,見到眼前這劍拔弩張的氣氛,心中一緊,連忙開口勸道:
“王爺請息怒呀!當下局勢已然十分危急,倘若雲南提督當真被康熙所掌控,那麼其帶來的嚴重後果簡直難以想象啊!隻是,關於這雲貴總督之位嘛……”
說到這裡,劉玄初不知為何突然止住了話語,就好似喉嚨裡卡了魚刺似的,讓人摸不著頭腦。
吳三桂聽到此處,眉頭微皺,一雙銳利如鷹隼的眼眸迅速地斜睨過去,緊緊盯著劉玄初,急切地追問道:“玄初,此話何意?”
劉玄初被吳三桂這麼一看,不禁心頭一顫,稍稍穩了穩心神之後,才又緩緩開口說道:
“王爺,您仔細想一想,假如甘文焜那邊稍有風吹草動,必然會給咱們這邊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啊!”
話畢,他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副深思熟慮的神情。
一旁的張國柱聽到劉玄初這番言論後,嘴巴微張,似乎想要插上幾句話,但最終還是猶豫了一下沒有出聲。
過了片刻,隻見他強打精神,上前一步對著吳三桂拱手說道:“王爺,屬下還有一事要稟報,聽聞康熙最近又新任命了一位雲南總督。”
吳三桂一聽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冷冷地從牙縫裡擠出一個字:“誰?”
張國柱麵色凝重地開口道:“給下官送聖旨的人說了,康熙已然下旨,將那陝西總督鄂善調任至咱們雲南擔任總督一職,至於原本的雲貴總督甘文焜嘛,從今往後隻需專心處理貴州的政務即可。”
他一邊說著,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吳三桂的反應。
聽到這個消息,吳三桂不禁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之色,脫口而出:“什麼?竟要讓陝西總督鄂善來做我們雲南的總督?”
顯然,這個突如其來的人事變動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要知道,這鄂善不僅是滿族人氏,更是深得康熙皇帝信賴的一方封疆大吏啊!
此次將其調任至此,明眼人都能瞧得出來,康熙此舉分明是有意讓鄂善接替吳三桂,全麵掌管雲南地區的軍政事務。
而且,自從滿清入關之後,雲貴兩地向來都是合二為一,通常隻會派遣一名總督前來統轄治理,民間俗稱其為“雲貴總督”。
可如今,康熙卻單獨派出一人來出任雲南總督,如此反常之舉,無疑暗示著後續還將會有一係列的重大舉措接踵而至。
想到這裡,吳三桂的臉色愈發陰沉起來。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