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自己也端起茶杯,輕輕放在鼻前嗅了嗅,接著微微抿上一口,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
“三十年前,平西伯因兵力不足,出關乞求多爾袞出兵,將闖賊趕出京城,隨後清軍占領京城,鼎定天下,天下人都能諒解。”
聽到這話,吳三桂的思緒,也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三十年前。
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天下大亂,李自成的闖軍勢如破竹,直逼京城。
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明朝覆滅。
而他吳三桂,作為平西伯,手握重兵,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一邊是李自成的招降,一邊是關外清軍的虎視眈眈。
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他選擇了出關乞求多爾袞出兵。
那一天,他站在關外的寒風中,望著遠方,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自己這一步棋,將會改變無數人的命運,也將會改變整個天下的走向。
當清軍與他的軍隊一同擊敗闖軍,進入京城的那一刻,他看著那繁華的京城,心中既有勝利的喜悅,又有一絲迷茫和不安。
他不知道,自己的這個決定,到底是對是錯……
“是啊......當年若多爾袞不發兵,我等或許都被闖賊誅殺......”吳三桂微微仰起頭,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悵惘,輕輕感歎一聲。
“王爺借兵剿賊,天經地義!清軍韃子背信棄義,與王爺的名節無關!”方光琛連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言辭懇切地說道。
他的眼神中滿是對吳三桂的維護,似乎想要將那籠罩在吳三桂身上的陰霾輕輕拂去。
在這亂世之中,每一個決定都充滿了無奈與掙紮,吳三桂借清兵之力對抗闖賊,本也是為了挽救大明的危局,隻是那清軍狼子野心,背信棄義,打破了最初的約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吳三桂緩緩地點點頭,目光望向遠方,仿佛透過那重重的山巒,看到了當年的烽火硝煙,喃喃自語道:
“是啊......當年他們若遵從老夫的約定,劃江而治,北歸大清,南為大明,何至於此啊!”
吳三桂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遺憾與不甘,那曾經的約定,就像一場美好的幻夢,在清軍的鐵蹄下破碎得無影無蹤。
若真能劃江而治,或許大明的社稷還能延續,自己也能成為那中興之臣,留名青史。
“王爺,事已至此,多說無益,然而......”方光琛偷偷地瞄了吳三桂一眼,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
他心中明白,接下來要說的話,猶如一把鋒利的匕首,會刺痛吳三桂那本就脆弱的內心。
但為了大計,他不得不將這殘酷的現實說出口。
吳三桂察覺到了方光琛的猶豫,做了個請的手勢,眼神中帶著一絲堅定,示意方光琛繼續說下去。
“然而明朝永曆皇帝逃到緬甸,是王爺您奮起窮追猛打,故緬甸國王不得不將永曆皇帝獻上,而您又在篦子坡親自勒死了永曆皇帝和皇後。”
方光琛深吸一口氣,一字一頓地說道,每一個字都仿佛重錘一般,敲在吳三桂的心上。
“單單憑這一點,天下的明朝舊將百姓,已經恨透了王爺,王爺也斷斷難以讓天下人原諒。”
他的聲音越來越低,但那話語中的分量卻越來越重。
此時,吳三桂的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身體微微顫抖。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