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的世孫吳世霖,吳應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溫和的笑容。
他輕聲說道:“孩子,彆怕,父親會一直陪伴著你們。哪怕是到了那陰森恐怖的陰曹地府,父親也會像生前一樣守護著你們。”
吳應熊的聲音平靜而堅定,仿佛早已看透了生死。
他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反抗或掙紮,甚至沒有提出要麵見康熙的要求。
在刑部大牢的這段日子裡,他已經深思熟慮過了。
吳三桂起兵造反,他深知自己難逃一死,所以早已抱定了必死的決心。
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天竟然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
吳應熊的首級被砍下,三個孩子也被處以絞刑,這一連串的噩耗如同一道晴天霹靂,狠狠地劈在了建寧公主的心頭。
四人的死訊像一陣狂風席卷了整個京城,城中的旗人們聽聞後,無不歡呼雀躍,拍手稱快。
對於這些旗人來說,吳三桂是叛逆,是亂臣賊子,他的死是罪有應得。
而建寧公主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如遭雷擊,直接病倒在了床上。
她與吳應熊夫妻多年,育有三子,如今卻在一夕之間痛失至親,這種打擊對她來說無疑是毀滅性的。
康熙在退朝之後,心情也異常沉重和鬱悶。
處死吳應熊這樣的大事,他無法隱瞞太皇太後,於是他手持吳三桂的奏折,步履沉重地走向了慈寧宮。
其實文武重臣們對於吳三桂所上的奏折內容可謂是一無所知,他們隻能從康熙看完奏折後的反應來推測其中的端倪。
然而,即使是足智多謀的高士奇,也無法猜透吳三桂到底在奏折中寫了些什麼。
且說康熙匆匆來到慈寧宮,隻見太皇太後依舊如往常一般,正虔誠地念經誦佛。
康熙靜靜地站在一旁,耐心等待著太皇太後結束這一儀式。
大約過了兩刻鐘的時間,太皇太後終於緩緩睜開雙眼,然後慢慢地站起身來。
“皇祖母……”康熙輕聲呼喚道,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憂慮。
太皇太後定睛一看,立刻察覺到康熙的臉色有些陰沉,顯然心情不佳。
她微微一笑,嗔怪道:“你呀,總是這麼沉不住氣,有點什麼事情都寫在臉上。”
康熙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說道:“皇祖母,朕……朕殺了吳應熊……”
康熙的語氣沉重,仿佛這個決定讓他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太皇太後聞言,稍微一愣,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