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寶緩緩地抬起頭,目光與吳三桂交彙。
他也同樣注視著吳三桂,心中感慨萬千。
當年起兵時的吳三桂,英姿颯爽,意氣風發,絲毫看不出他已經年過花甲。
然而,時光如白駒過隙,如今的吳三桂,和馬寶一樣,都已被歲月摧殘得不成樣子,早已不再是那個雄心勃勃的中年人,而是一個麵容憔悴、精神萎靡的糟老頭子。
“周王……”馬寶看著眼前的吳三桂,聲音略微有些哽咽,眼眶漸漸濕潤,淚水順著他那滿是皺紋的臉頰滑落下來。
吳三桂默默地看著馬寶,心中一陣酸楚。
他想起了他們曾經一起並肩作戰的日子,那些風風雨雨、刀光劍影的歲月。然而,如今物是人非,兩人都已老去,歲月的滄桑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
兩人相對無言,隻是默默地歎息著。
他們都沒有想到,僅僅兩三年的時間,彼此竟然都被歲月折磨得如此不堪。
馬寶如今已無職權,回到昆明後,雖然名義上負責城防,但實際上已無實權可言。
馬寶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仿佛那信封裡裝著無比珍貴的寶物一般。
他雙手捧著信封,走到吳三桂麵前,將其輕輕地遞了過去。
吳三桂接過信封,當他看到信封上熟悉的筆跡時,眼眶瞬間濕潤了,淚水像決堤的洪水一般湧出。他顫抖著聲音問道:“這……這是玄初給本王的信?”
馬寶重重地點了點頭,答道:“正是,玄初病逝前一天,親手將此信交給微臣,囑咐微臣一定要儘快送到王爺手中。所以微臣不敢有絲毫耽擱,立刻騎上快馬,日夜兼程地趕到了嶽州城。”
吳三桂凝視著那封信,隻見信封的封漆完好無損,上麵的印章也清晰可見,正是劉玄初的私人印章。
他心中感慨萬千,這封信就如同劉玄初本人一樣,雖然已經離去,但卻留下了最後的遺言和牽掛。
吳三桂緩緩地打開信封,取出裡麵的信紙。
他展開信紙,一行行熟悉的字跡映入眼簾。
讀完信後,吳三桂的眼睛突然一亮,他不禁連呼三聲:“好!好!好啊!”
原來,劉玄初在信中依然惦記著吳三桂,不僅對他表示了深深的關切,還給他提出了許多寶貴的建議。
劉玄初深知吳三桂的野心和抱負,但他卻苦口婆心地勸告吳三桂,不要輕易稱帝,以免引起天下人的反感和抵觸。
劉玄初建議吳三桂以反清複明為口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尤其是那些大明的遺老遺少。
他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和擁護,從而實現反清複明的大業。
不僅如此,劉玄初還進一步勸吳三桂立刻立下大明藩王的子孫後代為帝,重新對天下人發起反清複明的號召。
隻有舉起反清複明的大旗,老百姓們才能支持自己。
吳三桂讀完這封信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