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光琛見狀,連忙拱手說道:“周王,如今清軍勢力強大,如日中天,若我們不采取一些果斷的措施,恐怕很難扭轉當前這不利的局勢啊!稱帝不僅可以使我們的周軍名正言順,還能吸引更多的英雄豪傑前來歸附,同時也能讓士兵們為了新朝而拚死奮戰啊!”
吳三桂聽了方光琛的這番話後,心中不禁一動。
他想起自己多年來南征北戰,曆經無數艱難險阻,如今卻落到如此田地,若再不放手一搏,恐怕真的會前功儘棄啊!
然而,吳三桂心中還是有些猶豫不決。
他深知稱帝一事非同小可,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軒然大波。
就在他沉思之際,方光琛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於是繼續勸說道:“周王,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啊!若此時不稱帝,更待何時呢?”
吳三桂聽後,沉默了片刻,還是拒絕了。
方光琛等人一連上書三次,均被吳三桂拒絕。
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三清三讓”。
第四次,方光琛帶領著文武重臣們,再一次上奏請求吳三桂稱帝。
吳三桂終於同意了他們的請求,於是定都衡州改為定天府,改元昭武、國號大周,並冊封吳應熊的庶子吳世潘為皇太孫,郭壯圖為大學士,設雲南五軍府兵馬司。
改留守為六曹六部,晉胡國柱、吳應麒、吳國貴、吳世琮、馬寶等為大將軍,封王屏藩為東寧侯,造新曆,晉升胡國柱、吳應麒、吳國貴和馬寶為大將軍,封王屏藩為東寧侯,賜予尚方寶劍......舉行雲南鄉試,中武舉人七十二名,用來擴大政治影響。
吳三桂從長沙遷往衡州,築壇於衡山腳下,暫以衡州府署為行宮。殿瓦來不及更換黃色,就塗上黃色的漆,另外,趕築廬舍萬間作為朝房。
康熙十七年三月初五,黎明時分,原本陰沉的天空突然放晴,彩雲如絢麗的錦緞般在空中顯現。
這一奇異的景象仿佛是上天對這一天的特彆眷顧。
吳三桂,此時正率領著他的隨從們,如疾風般奔向南嶽之麓。
到達目的地後,吳三桂登上了祭壇。
他身著華麗的帝服,頭戴璀璨的皇冠,威嚴而莊重。
在他的麵前,是一片莊嚴肅穆的景象,祭告天地的儀式即將開始。
隨著司儀的高喊,祭告天地的禮儀正式開始。
吳三桂虔誠地跪拜在祭壇前,他的心中充滿了對上天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期許。
當最後一道儀式完成,吳三桂緩緩起身,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無法言喻的滿足和成就感。
隨後,吳三桂乘車回到了他的皇宮。
在宮殿的大殿中,文武重臣們早已列隊等候,他們身著朝服,神情肅穆。
當吳三桂步入大殿時,百官們紛紛下跪,齊聲高呼:“參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