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6章 姚啟聖寫給施琅的信_康熙正史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康熙正史 > 第1126章 姚啟聖寫給施琅的信

第1126章 姚啟聖寫給施琅的信(2 / 2)

台灣自古即為中華之版圖,此乃無可辯駁之史實。

遠在隋唐,便有我中原之人渡海墾殖;宋元設澎湖巡檢司,正式納入管轄;及至前明,顏思齊、鄭芝龍輩經營於此,漢民日多,早已成一片膏腴之地。

雖一度為荷蘭紅毛夷所竊據,然鄭成功公將其收複,亦是光複舊土之舉。

今我大清承天命,撫有四海,前明之疆土,即我大清之疆土。

我朝曆經三代雄主,始有今日之盛。

聖上親政以來,平三藩,定朔漠,如今又克台灣,四海之內,已無一寸非王土。

若在此一統之盛世,反將已入版圖之疆土無故棄之,豈非自剪羽翼,示弱於天下?

倘若棄之,則國史之上將如何記載?

後世子孫將如何看待我等?

是謂我大清國力不逮,無力治理海外之地,還是謂我君臣鼠目寸光,不知海疆之要?

此不僅是寸土之得失,更是國體之尊嚴,祖宗之基業,萬萬不可輕言放棄。

台灣之形勢與國防——不可棄之東南藩籬

或有朝臣以為,台灣遠在海外,守之不易,耗費巨大。

此誠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之論。

啟聖以為,台灣非但不是朝廷之負累,反而是東南沿海安危之關鍵所在,乃我大清東南之天然藩籬。

其一,台灣是沿海諸省之外護。

請將軍試想,福建、浙江、廣東、江南,乃我朝財賦之重地,人口之淵藪。

若無台灣為屏障,則此萬裡海疆將直麵汪洋,無險可守。

風信一變,海寇、倭夷、乃至西洋諸國之艦船,皆可朝發夕至,襲擾沿海。

屆時,我朝不僅要處處設防,疲於奔命,沿海百姓亦將永無寧日。

當年倭寇之患,殷鑒不遠。

而若有台灣在手,我朝便可設立水師,前出防禦。

台灣如一扇門,我軍據之,則可拒敵於國門之外;若棄之,則是門戶洞開,引狼入室。

守台灣一地之費,遠少於守沿海萬裡之費,此中利害,稍有智識者皆能明辨。

台灣沃野千裡,物產豐饒,足以養兵十萬。

鄭氏父子孫三代,憑借此地,與朝廷抗衡數十年,屢次進犯內地,使東南糜爛。

此地若為我朝所有,善加治理,則為產糧產糖之寶地;若為他人所有,則必為心腹大患。

今日我軍將鄭氏之根基儘數拔除,若不趁此機會永固其地,一旦撤兵棄守,不出十年,必有新的梟雄或海寇嘯聚其中,甚至鄭氏餘孽亦可能死灰複燃。

屆時朝廷欲再平之,所費之人力、物力、財力,恐十倍於今日。

更何況,荷蘭、西班牙等紅毛夷,對我台灣之地覬覦已久,我軍前腳剛走,彼輩後腳必至。

一旦台灣落入此輩之手,彼等挾堅船利炮,盤踞於此,不僅襲擾我商旅,斷我海路,更可以此為基,蠶食我沿海州縣。

到那時,台灣將從“東南藩籬”變為一把直插我大清胸腹之利刃,悔之晚矣!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閃婚娛樂圈大佬後我火了 重生成學神,美女老師淪陷了 鑒寶重生,我隻懂鑒寶 血月之後,這個修羅實在太凶了 仙尊歸來扭轉乾坤 華娛之兔子先吃窩邊草 戰爭與惡魔 無職轉生:銀光之劍 修仙界擺爛後,卷王們都瘋了 天雪童戰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