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從京城到璦琿城,這短短的三千裡路,卻需要依靠雪橇、馬匹和駱駝等交通工具,曆經艱辛才能抵達。
相比之下,大清對璦琿城的補給難度,簡直比廣東難了一萬倍!
明珠在一旁迅速地寫完了聖旨,然後呈遞給康熙。
康熙仔細檢查了一遍,確認無誤後,明珠立刻帶著聖旨匆匆離去,去執行康熙交給他的任務。
康熙獨自一人留在乾清宮裡,心情愈發沉重。
他知道,現在還不是調查這件事情的時候,但他心中已經有了一個大致的判斷——這次出這麼大的紕漏,肯定是有人在中間貪汙了。
康熙心裡很清楚,這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一條漫長而精密的鏈條。
他不禁想起了那些負責運輸補給的官員們,他們是否也牽涉其中呢?想到這裡,康熙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為了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康熙決定召見李光地。
李光地是康熙的親信大臣,為人正直,對朝廷的事務也頗為了解。
如今朝堂上敢說話的,康熙最信任的也就是李光地和高士奇等人了。
因此召李光地來,想聽一聽他的見解。
“臣李光地參見皇上。”
“起來吧......”
康熙將彭春的奏折遞給李光地,李光地看完之後,也是詫異萬分。
康熙說道:“李光地,能瞧出來什麼問題嗎?”
“皇上.......”
“貪腐......必定是貪腐所致!”康熙氣的怒拍桌子。
李光地點了點頭:“皇上,臣料想,也是貪腐......貪腐的問題。”
康熙直接問道:“光地,這次的貪腐案,朕一定會嚴查到底。你說說看,你覺得貪腐的問題出在哪裡?”
李光地猴精,他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聖明,微臣也隻能給您說個大概情況,這裡麵有很多地方都存在貪汙的可能性啊。”
康熙皇帝聽後,眉頭微皺,追問道:“哦?那你倒是給朕說說看……”
李光地見狀,趕忙詳細分析起來:“皇上,微臣認為主要有三個環節容易滋生貪汙現象。”
康熙皇帝微微頷首,表示認同,並示意李光地繼續講下去。
“其一,京城乃是這一切的源頭所在,也是弊端叢生之處。”
李光地說道此處,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解釋道,
“戶部掌管著國庫,這裡是銀兩和糧食出庫的第一站。
就拿那二百萬兩白銀來說,從它們離開國庫的那一刻起,賬目上是否就已經被人動了手腳呢?
出庫的銀錠,其成色是否真的如賬麵所記載的那樣足夠呢?
還有那重量,是否會被人暗中‘漂沒’一部分呢?
再看通州官倉的糧食,當它們出倉的時候,會不會有人以次充好,甚至故意混入沙土、石子等雜質來增加重量呢?
而負責監督這一切的倉場侍郎和戶部司官們,他們又是否收受了他人的好處,從而對這些問題視而不見呢?”
喜歡康熙正史請大家收藏:()康熙正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