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那步投向深宮的暗棋,在沉寂了半月之後,終於泛起了微瀾。
那位收到食譜和醬油的高僧,法號慧明,雖非權貴,卻因精研佛法、品行高潔而深受老貴妃敬重。他初時並未在意這份來自宮外的“巧方”,但李薇附上的那瓶“龍鳳天香”原漿,開蓋後那股醇厚複合的鮮香,卻讓他這早已嘗遍天下齋飯的方外之人也微微動容。出於謹慎,他並未立刻將東西呈給老貴妃,而是先在自家清修的小院廚房裡,依照食譜悄悄試做了一次“八寶乾坤素齋”。
當那盤色澤清亮、香氣層次豐富的素齋呈於麵前時,慧明禪師嘗了一口,便閉目良久。齋飯之味,貴在清、淨、真,而此齋在保留了食材本味的基礎上,那股難以言喻的鮮香仿佛將各種山珍時蔬的精華徹底激發、融合,入口平和,回味悠長,竟有種讓心靈更趨寧靜的奇妙效果。這已不僅是口腹之欲的滿足,更近乎一種修行上的助益。
慧明禪師深知老貴妃近年來因口味寡淡而食欲不振,身體漸弱,尚膳監絞儘腦汁亦難令其開懷。此物或真是緣法。他不再猶豫,擇一吉日,在與老貴妃講經後,將此齋飯連同那瓶所剩不多的醬油,以“偶得民間善信供奉之方,其味清奇,或合娘娘脾胃”的名義,恭敬呈上。
老貴妃起初也隻是隨意嘗了一口,但就是這一口,她那久無波瀾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光亮。齋飯入口,沒有尋常素齋的寡淡或過分依賴香料調製的俗氣,隻有一種自然渾厚的鮮美,恰到好處地襯托出食材的清甜,咽下後唇齒留香,竟讓她不由自主地又用了些。
“此齋……甚好。”老貴妃難得地給出了讚許,語氣雖淡,卻讓身旁侍奉的宮女太監們心中一震。她細細問明了來曆,慧明禪師自是避重就輕,隻言是機緣所得,方子乾淨,用料尋常,唯調味之醬頗為獨特,乃古法釀造,不沾葷腥。
老貴妃信佛心誠,對這類“機緣”之事本就心存敬畏,加之這齋飯確實合她心意,便吩咐尚膳監,日後她的素齋,可酌情參考此方。但她並未直接索要那醬油,到了她這個位置,一舉一動都含義深遠,不會輕易表現出對某樣宮外之物的特彆偏愛。
然而,一句“酌情參考”,已足夠在尚膳監引起重視。能伺候老貴妃的皆是人精,他們立刻找來慧明禪師詢問細節,那瓶“龍鳳天香”醬油自然成了關注焦點。尚膳監的太監們試過之後,無不稱奇,這種鮮味遠超他們日常所用的普通醬清或菌菇高湯,且色澤清亮,用於精致齋宴或某些需提鮮卻忌顏色的菜品,簡直是天賜之物。
但宮規森嚴,禦用之物皆有定例。尚膳監不敢擅自大量采購宮外不明來曆的調味品。於是,負責老貴妃膳食的掌膳太監,通過內務府的采買渠道,以“尋訪優質齋飯配料”為名,隱晦地向宮外相熟的皇商打聽此物。這風聲,幾經周轉,終於傳到了與內務府有千絲萬縷聯係的同仁堂大管事耳中。
大管事心中驚詫,立刻意識到這必是李薇之前悄然布局的結果。他暗自佩服此女心思之巧、耐心之足,竟真讓她撬開了宮牆的一絲縫隙。他並未直接點破,而是順水推舟,向那皇商“推薦”了張氏工坊的“龍鳳天香”醬油,並以其同仁堂的信譽背書,保證此物純天然釀造,品質絕佳。
與此同時,李薇在京城的民間市場布局也開始顯現效果。“錦香”係列醬油以其優異的性價比,迅速在幾家合作酒樓打響了名氣,食客反響良好,訂單穩步增加。張氏工坊的根基愈發穩固。
這一日,李薇正在工坊內查看新一批醬油的發酵情況,同仁堂大管事派人悄悄送來口信,隻言:“宮中素齋,似有回響,謹慎以待。”
李薇接到消息,心中一塊石頭並未完全落地,反而提得更高。她知道,最關鍵的時刻即將到來。宮內的試探性需求,就像投入靜湖的一顆石子,漣漪正在擴散。百草堂的耳目絕非等閒,這股暗流遲早會被他們察覺。
她必須做好萬全準備:一方麵,要確保供應給宮內的醬油品質萬無一失,絕不能出任何紕漏;另一方麵,也要防備百草堂得知消息後的反撲。這步棋,走到了中盤,廝殺才真正開始。
她喚來老管家,低聲吩咐:“從今日起,工坊核心區域加強戒備,所有進出原料與成品,需經三重查驗。另外,讓我們在百草堂附近的人,眼睛放亮些。”
窗外,天色漸暗,烏雲悄然彙聚,似乎預示著一場新的風雨。李薇深吸一口氣,眼神卻愈發堅定。宮門將開未開,危機與機遇並存,她必須牢牢抓住這稍縱即逝的契機。
喜歡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請大家收藏:()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