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內憂外患_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4章 內憂外患(1 / 1)

劉理事的覆滅如同砍倒了一棵盤踞已久的大樹,陽光驟然灑入叢林,張氏工坊得以蓬勃生長,但樹下盤根錯節的陰影,以及周圍虎視眈眈的新生林木,也同時暴露無遺。

工坊規模急劇擴張,人員構成日趨複雜,李薇早期賴以成功的家族式、情感維係的管理模式開始顯現疲態。首先發難的,是淮安分坊。

淮安分坊的主事,是李薇一手提拔起來的年輕乾將趙管事,能力出眾,野心也不小。他見江南市場穩定,便想進一步擴大分坊自主權,包括獨立采購部分非核心原料、自行決定部分中低端產品的價格浮動。這無疑觸動了京城總坊的集中管控模式,引起了負責總坊運營、資格更老的孫管事的不滿。兩人在書信往來中針鋒相對,矛盾逐漸公開化。

與此同時,工坊內一些早年跟隨李薇的老師傅,麵對新晉提拔的、更擅長管理和算術的年輕管事,心中也頗有微詞,認為“匠人之心”被“錙銖必較”所侵蝕,傳統的師徒傳承受到挑戰。一股“老人”與“新人”、“技術”與“管理”之間的無形隔閡正在形成。

外部環境更是波譎雲詭。

首先是以“潘鑫隆”為首的江南醬園殘餘勢力。他們雖在李薇南下時受挫,但根基猶在。見張氏工坊如今重心似乎偏向北方和內部整合,便聯合起來,推出了一款模仿“龍鳳天香”口感、但價格低廉近三成的“金玉醬”,憑借其本地優勢和價格戰,迅速搶占了不少中低端市場,對淮安分坊和沈記的銷售造成了直接衝擊。

更棘手的是來自官方的壓力。都察院在查辦劉理事案件時,順藤摸瓜,牽扯出了幾位與百草堂過往甚密的官員。雖然李薇在此事上是“功臣”,但其龐大的產業規模和與漕幫、邊軍的密切聯係,也引起了某些禦史的注意。一道奏折悄然遞上禦前,雖未直指李薇,卻泛泛談及“商賈勢大,恐非國福”,建議朝廷對“某些與軍需、漕運關聯過密的特大商號”加強“關注”與“引導”,以防“尾大不掉”。

這道奏折如同懸在李薇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皇帝未必會立刻采取行動,但這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她必須更加謹慎,平衡發展與“低調”之間的關係。

而在整合百草堂遺留的海外貿易線索時,李薇發現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蛛絲馬跡。劉理事此前似乎與一個來自東南沿海、被稱為“海鷂子”的神秘商團有過接觸,交易內容並非普通藥材,而是一些稀有的、甚至堪稱違禁的海外香料和奇異礦石,資金流向也十分隱秘。這個“海鷂子”商團背景成謎,行事狠辣,劉理事的覆滅似乎並未影響他們的活動,反而像斷線的風箏,失去了掌控。

李薇本能地感覺到,這個隱藏在更深處的勢力,可能比劉理事更加危險。

麵對這內外交困的局麵,李薇沒有慌亂。她深知,這是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必然麵臨的陣痛與挑戰。

她首先快刀斬亂麻處理內部矛盾:親自南下淮安,召集趙、孫兩位管事,明確劃分了總坊與分坊的權責界限,既給予分坊一定的靈活空間,又牢牢掌控核心技術與財務命脈。同時,她設立了“匠作委員會”,由德高望重的老師傅和精通管理的年輕管事共同組成,定期議事,溝通技術與管理的需求,彌合內部裂痕。

對外,她針對潘鑫隆的價格戰,並未盲目跟降,而是推出了定位更精準的“江南雅韻”係列,強調其工藝更精、選料更優,並聯合沈記舉辦“醬料品鑒雅集”,邀請江南名士點評,牢牢守住高端市場的基本盤。對於中低端市場的流失,她暫避鋒芒,轉而加大在北方和北疆市場的滲透,開辟新藍海。

對於官方的警惕,她則主動示弱,以“女子力薄,恐負皇恩”為由,上書懇請朝廷指派“賬房先生”入駐工坊“協助核算”實為監督),並主動提高了相關稅賦,以示忠誠與透明。

然而,對於那神秘的“海鷂子”商團,李薇卻感到一絲無力。敵暗我明,無從下手。她隻能暗中吩咐蕭掌櫃,利用北疆和漕幫的人脈,留意任何與“海鷂子”或異常海外交易相關的信息。

工坊在李薇的運籌下,再次度過了危機,但她也清晰地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愈發沉重。她不再僅僅是一個追求技藝的匠人,或是一個精明的商人,她必須成為一個合格的政治家、一個平衡多方利益的舵手。

夜色深沉,李薇獨自在書房審視著巨大的疆域圖,上麵標注著張氏工坊的產業脈絡。版圖遼闊,但每一處都暗藏危機。她知道,真正的挑戰,或許才剛剛開始。那個隱藏在“海鷂子”背後的謎團,如同海平麵下的冰山,終有一日,會與她迎麵撞擊。她必須在此之前,讓自己和工坊,變得更加強大。

喜歡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請大家收藏:()兒媳揭開婆婆的秘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 文娛:北電攝影係大導演 射雕之我為仙帝,當鎮壓此世 混沌奪天訣 葬神之夜 鎏金歲月:妯娌大戰 嬌軟女配被困瘋批修羅場強製掠奪 七零軍婚換嫁高冷軍官後兩胎六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