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忽然浮現出幾行小字,像是在注解“現代”的模樣:“無刀兵之亂,有機器之巧,眾人各司其職,憑能謀生。”
各朝君臣看得愈發糊塗,劉邦卻眼睛一亮:“機器?那是什麼物件?莫非比項羽的霸王槍還厲害?”
漢,長安未央宮
韓信忽然道:“陛下,若‘現代’無戰事,霸王的兵法或許無用,但他那股悍勇,倒能派上彆的用場。臣聽說南方有種叫‘舉重’的競技,比誰能舉起更重的東西,項羽力能扛鼎,去那賽場定能奪魁。”
呂雉點頭:“這倒比屠宰場體麵些。若能憑本事贏取名聲,也不算辱沒了他。”劉邦撇撇嘴,卻沒再反駁——畢竟“奪魁”總比“剁豬肉”好聽些。
唐,長安大明宮
李靖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見,項羽若肯學些新東西,未必不能成事。‘現代’既有機器,想必也有需要蠻力的活計,比如搬運重物?隻是他那性子,怕是耐不住日複一日的重複勞作。”
李世民笑道:“你是說,讓楚霸王去搬箱子?他若知道了,怕是要氣得提劍來砍你。”殿內眾人皆笑,唯有尉遲恭還在琢磨:“耍馬戲怎麼就不體麵了?當年俺在太原賣藝,不也練出一身本事?”
宋,開封皇宮
包拯盯著天幕,忽然道:“陛下,項羽之勇,在於威懾。若‘現代’有維持秩序的差事,比如街市巡邏,他往那一站,宵小之輩自會退避。隻是他須得守規矩,不能動輒拔劍。”
趙光義道:“包卿說得是。可那項羽連楚懷王都敢不放在眼裡,又怎會聽‘現代’的規矩?依我看,他最好去當個獨行俠,比如護送商隊——既能施展本事,又不用聽人管束。”
三國,許昌丞相府
郭嘉忽然拍手:“丞相,臣想到了!‘現代’既然有角鬥場,定然也有說書先生。項羽烏江自刎的故事何等壯烈,他若親自去說這段往事,保管座無虛席!隻是……”他話鋒一轉,“得讓他改改那口楚地鄉音,不然聽眾怕是聽不懂。”
曹操撫掌大笑:“奉孝這主意妙!讓霸王自己說自己的故事,倒比戲文裡精彩百倍。
隻是他若說起鴻門宴,怕是要把劉邦罵得狗血淋頭。”曹丕在旁聽著,悄悄鬆了絞著衣袖的手——原來英雄到了末路,連講故事都能算個營生。
明,南京紫禁城
徐達忽然道:“陛下,項羽善騎射,若‘現代’有馬場,讓他當馴馬師再好不過。烈馬見了他,保管服服帖帖。”
朱元璋哼道:“馴馬?他當年坑殺降卒,性子忒狠,彆把馬給馴死了!依我看,還是讓他去開礦,深山老林裡沒人管著,他愛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隻要能挖出礦石來就行。”
朱標輕聲道:“父皇,或許‘現代’真有適合他的位置。比如那什麼‘武打戲’的演員?既能施展武藝,又能揚名,倒也兩全。”
朱棣在旁暗暗點頭——若真有這差事,他倒想看看項羽演敗走烏江時,會不會真動怒。
楚,彭城舊宮虛擬場景)
項羽聽著各朝議論,臉色時青時白。待聽到“馴馬師”“開礦”時,猛地拔劍出鞘,劍刃映著他的怒容:“一群鼠輩!竟敢如此輕辱某!某便是死,也不會做這些苟且之事!”
虞姬連忙按住他的手臂,柔聲道:“大王息怒。他們不知大王之誌,隨口說說罷了。若‘現代’真無征戰,您便教些後生武藝,讓他們知道何為霸王之勇,也好過在此動氣。”
項羽望著她,劍緩緩入鞘,卻仍憤憤道:“教武藝可以,但若敢有人對某指手畫腳,休怪某劍下無情!”
【李存勖】
天幕上的字跡剛顯,便似有金戈鐵馬之聲隱隱傳來,將“項羽穿越”的輕鬆氣氛衝得一乾二淨。各朝君臣望著這三個字,有人皺眉沉思,有人恍然點頭——那可是五代十國裡,最會打仗也最會“敗家”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