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時期
愛新覺羅·玄燁放下奏折,身體微微前傾,目光專注地掃過天幕文字,讀到“房謀杜斷,共掌朝政”時,頷首讚道:“治國需得良相搭檔,房玄齡善謀、杜如晦善斷,二人互補,方能讓政令通暢、決策得當,這便是‘君臣相得、同僚相助’的道理。”
看到“完善三省製度”“設置十道監察地方”,他提筆在紙上記下幾筆,對身旁侍衛道:“把這段記載抄下來,給六部大臣看看,我大清的官製雖與唐不同,但‘分權製衡’‘加強監察’的思路,值得借鑒,尤其是地方治理,需防微杜漸。”
待讀到“遭英年病逝”,他語氣帶著惋惜:“如此大才卻早逝,實為可惜。不過他能在有限的時間裡定製度、選人才,也算是儘忠職守。朕當以史為鑒,既要重用能臣,也要護佑忠良,不讓他們因勞碌或構陷而折損。”
天幕繼續在不同文臣的臉上切換,最終定格在一位老者身上【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群星璀璨大唐篇】
【天幕也解開了老者的身份,貞觀名相,與杜如晦和稱的“房謀杜斷”的房玄齡】
唐,杜如晦看著旁邊的房玄齡道“沒想到這天幕盤點完我緊接著就是你,和我才的一模一樣。”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今山東省淄博市)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房玄齡出生於世代官宦之家,其父房彥謙為隋朝涇陽令,飽學之士。房玄齡自幼聰敏,博覽經史,工草隸,善屬文。18歲時中進士,授羽騎尉,後任隰城縣尉,因漢王楊諒造反受牽連被貶。
617年,李淵在太原起兵,房玄齡前往渭北拜見李世民,被署為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後任秦王府記室參軍,封臨淄侯。
他隨李世民征戰天下,為其出謀劃策,網羅人才,如推薦杜如晦、張亮等,使秦王府人才濟濟。】
【秦王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矛盾激化,房玄齡私下向長孫無忌建議李世民效仿周公誅殺兄弟,以安天下。626年,他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助李世民誅殺李建成和李元吉,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被授為中書令,晉封邗國公。
貞觀三年629年),房玄齡任尚書左仆射,行宰相之職,後兼任太子少師、司空等職,長期執掌朝政。
他知人善用,按才乾安排職務,與杜如晦並稱“房謀杜斷”,還主持修訂律令、監修國史,如《高祖實錄》《晉書》等。】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房玄齡病重,仍抗表上諫征伐高句麗的得失,不久病逝,享年70歲,諡號文昭,追贈太尉,陪葬昭陵。
房玄齡長期擔任宰相,悉心輔佐唐太宗,參與製定了一係列政治製度,如完善三省六部製等,使唐朝政治製度更加健全。
他還重視吏治,選拔賢能,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政治基礎。
房玄齡監修了多部史書,如《高祖實錄》《今上實錄》《晉書》等,還參與編撰了《大唐儀禮》《文思博要》等典籍,對唐朝文化的發展和傳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貞觀年間
杜如晦拍了拍房玄齡的手背,眼中滿是認同:“玄齡兄,你我共事多年,你善謀全局、細究利弊,我才好決斷推行,這‘房謀杜斷’的評價,真是半點不假。”
說罷又看向天幕上“病重仍諫征高句麗”的記載,語氣沉了幾分,“你啊,總是把朝政安危放在前頭,往後可得多顧著些自己的身子。”
房玄齡望著天幕上自己的生平,先是溫和一笑,待看到“完善三省六部製”“選拔賢能”的記述時,卻微微蹙眉對身旁官員道:“這些功績非我一人之力,若不是陛下信任、同僚相助,哪能成此大事?倒是‘因漢王楊諒案被貶’這段舊事,倒讓我想起當年為官需謹守本心的道理,往後諸位也當以此為戒。”
唐太宗李世民站在太極殿中,身旁長孫無忌侍立。看到天幕中房玄齡“網羅人才”“策劃玄武門之變”的內容,李世民撫掌道:“玄齡從渭北相投,便知他是棟梁之才。
他不僅為朕舉薦賢能,更在關鍵時刻定計安邦,貞觀之治能有今日,玄齡功不可沒!”待讀到“享年七十病逝”,他眼中閃過一絲悵然,對長孫無忌道:“往後需更體恤朝中老臣,莫讓他們因勞碌傷了身子。”
宋朝·開封府
包拯正與範仲淹議事,見天幕切換到房玄齡生平,放下手中卷宗。
看到“完善官製、加強監察”時,包拯撫須道:“房相此法實乃治國良策!我朝雖有台諫製度,但地方監察仍有疏漏,若能借鑒其‘防微杜漸’之思路,定能減少貪腐之事。”
範仲淹則盯著“房謀杜斷”的評價,感歎道:“為政者需有搭檔互補,玄齡善謀、如晦善斷,方能政令通暢。我朝官員若能如此同心協力,何愁天下不治?隻可惜房相晚年仍憂心國事,這般儘忠職守,真乃後世臣子之楷模。”
清朝·乾隆年間
乾隆帝正與和珅、劉墉在禦花園賞景,見天幕再現房玄齡事跡,停下腳步。看到康熙讚“分權製衡、加強監察”,乾隆笑道:“皇祖父眼光獨到!我大清軍機處雖與唐朝三省六部不同,但‘分權以固皇權’的思路如出一轍。房玄齡能在亂世中定製度,可見良相對王朝安穩的重要性。”
劉墉則指著“監修史書、編撰典籍”的內容,躬身道:“房相重視文化傳承,實乃遠見。我朝正在編撰《四庫全書》,正是要效仿此法,整理典籍、留存文脈,讓後世知曉我朝文化之盛。”
和珅也連忙附和:“劉大人所言極是,房相‘知人善用’之能也值得學習,如今朝堂之上,也需選拔像房相這般忠君體國之人。”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