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應天府
朱元璋坐在禦書房,身旁劉伯溫侍立。看到天幕中房玄齡“出身官宦、中進士入仕”,朱元璋冷哼一聲:“隋朝科舉雖有可取之處,但也難免滋生世家子弟壟斷官場之弊。我朝科舉取士,便是要打破門第,選拔真正寒門賢才。”
待讀到“參與玄武門之變”,他眼神一沉,對劉伯溫道:“皇子爭儲乃國之大忌,李世民雖有治國之才,但兄弟相殘終究非正道。我朝需早立儲君、嚴明禮製,絕不能重蹈唐朝覆轍。”
劉伯溫則補充道:“不過房相在貞觀年間定製度、選賢能,其治國之智仍值得借鑒,尤其是‘分權製衡’,可防權臣專權。”
秦末·關中
劉邦正與蕭何、張良在營帳中商議如何突破秦軍防線,天幕驟然亮起,房玄齡的生平緩緩展開。
看到“房玄齡出身官宦,卻棄隋投唐,輔佐李世民征戰天下”時,劉邦拍腿笑道:“這房玄齡倒有幾分眼光!曉得良禽擇木而棲,不像那秦二世身邊的奸臣,隻知諂媚誤國。”
蕭何則盯著“網羅人才,推薦杜如晦、張亮”的記載,捋須點頭:“治國先得聚才,這房相深諳此道。
咱們如今正缺能臣,往後也得學他這般,四處尋訪賢才,才能成大事。”
張良卻目光凝重地看向“參與策劃玄武門之變”,輕聲道:“兄弟相殘終究是憾事,往後若真能定天下,需早定禮製,避免這般血光。”
漢初·長安
漢文帝劉恒與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在宣室殿議事,見天幕浮現房玄齡事跡,皆停下交談。
讀到“完善三省六部製,重視吏治,為貞觀之治奠基”時,劉恒感歎道:“秦朝亡於苛政,我朝雖推行休養生息,但官製仍有疏漏。這房相‘分權製衡’的法子,倒能借鑒來規範朝堂,免得權臣專權。”
陳平則對“監修國史、編撰典籍”的內容頗為認同,躬身道:“史書可鑒古今,典籍能傳文脈。我朝也該組織人力整理前朝史書,讓後世知曉興衰得失,房相此舉,實乃遠見。”
周勃性格耿直,盯著“病重仍諫征高句麗”,沉聲讚道:“身為臣子,敢在病重時直言進諫,這份忠肝義膽,值得滿朝文武學習!”
天幕依舊繼續搞他那個隨機破畫麵,最終定格在了又一位老者身上【懟天懟地懟空氣,千古第一噴子!】
唐朝,李世民嘴角一抽,他好像知道說的是誰了,不由自主的悄悄看了一眼某人。
天幕也不賣關子,直接用蘿莉音介紹道“沒錯,他就是你們想的那個人,千古第一噴子,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是唐朝初年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以直言敢諫著稱,是唐太宗李世民統治時期“貞觀之治”的重要推動者。
曾先後向唐太宗進諫200餘次,內容涵蓋政治、經濟、軍事、民生等多個領域,即使觸怒皇帝也堅持己見,其諫言多被太宗采納,為貞觀年間的清明政治奠定基礎。】
【輔佐參與編撰《隋書》《群書治要》等重要典籍,主張“居安思危”“輕徭薄賦”“任人唯賢”,其政治理念成為唐太宗治國的重要指導思想。
唐太宗將其比作“鏡子”,曾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征去世後,太宗感歎“朕亡一鏡矣”。】
唐朝·長安太極宮
天幕蘿莉音落下時,禦座上的李世民先是一僵,隨即無奈地揉了揉眉心,眼角餘光瞥向階下侍立的魏征——這位剛因“諫阻封禪”與他爭辯半宿的大臣,此刻正垂著手,臉上竟無半分被稱作“噴子”的窘迫,反帶著幾分“所言非虛”的坦然。
魏征上前一步,躬身奏道:“陛下,天幕稱臣‘懟天懟地’,雖言辭戲謔,卻也點出臣進諫之本心。
臣所求非逞口舌之快,隻為陛下明得失、社稷固根基。若因直言能護貞觀太平,便是被稱作‘噴子’,臣亦無悔。”
站在一旁的房玄齡忍俊不禁,低聲對杜如晦道:“玄成兄這性子,倒真配得上這‘千古第一’的名號。也虧得陛下有容人之量,換作旁人,怕是早容不下這般直諫了。”
杜如晦頷首,目光掃過殿中百官:“正是陛下與魏大人這般‘君臣相得’,才有今日貞觀氣象,天幕此言,也算公允。”
明朝·應天府禦書房
朱元璋聽到“千古第一噴子”的名號,先是愣了愣,隨即拍案大笑:“好一個‘噴子’!這魏征倒真是個硬骨頭,敢跟皇帝叫板兩百多次,比我朝那些畏首畏尾的言官強多了!”
劉伯溫卻眉頭微蹙,上前道:“陛下,魏征之‘噴’,貴在有理有據,非為懟而懟。他諫言‘居安思危’‘輕徭薄賦’,恰與我朝‘休養生息’之策相合。若言官皆能如他這般,以國事為重,而非空發議論,便是社稷之福。”
朱元璋收斂笑意,沉吟道:“你說得在理。朕雖不喜臣子頂撞,但更怕沒人敢說真話。往後我朝言官,便該以魏征為榜樣——隻要說得對,哪怕逆著朕的心意,朕也容得!”{嗬嗬,我不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秦末·關中軍營
劉邦聽完天幕介紹,摸著下巴笑道:“這魏征有點意思!敢跟皇帝硬剛兩百多次,比樊噲還猛!要是咱手下有這麼個敢說真話的人,也能少走些彎路。”
蕭何放下手中竹簡,正色道:“沛公所言極是。魏征‘任人唯賢’‘輕徭薄賦’的主張,正是眼下咱們該學的。如今關中初定,百姓困苦,若能效仿其理念,安撫民心、廣納賢才,何愁天下不定?”
張良則望著天幕,輕聲歎道:“隻可惜,這般直臣需遇明主。唐太宗能容魏征,是其福氣;若遇昏君,怕是早已身首異處。往後沛公若得天下,需學太宗之量,方能留住這般賢才。”劉邦連連點頭:“子房說得對!咱要是當了皇帝,肯定不殺敢說真話的人!”
漢初·長安宣室殿
漢文帝劉恒聽完,輕輕撫著案上《道德經》,感歎道:“魏征‘居安思危’之言,正是朕當下該警醒的。如今天下初定,百姓雖漸富足,但絕不可懈怠。若能如他所言,常念百姓疾苦,方能保漢室長久。”
陳平躬身道:“陛下聖明。魏征不僅敢諫,更懂治國——他參與編撰典籍、總結曆史,與臣等提議整理前朝史書的想法不謀而合。以史為鑒,方能知興替,這正是魏征的遠見之處。”
周勃性子耿直,忍不住握拳讚道:“最難得的是他‘病重仍敢諫’!身為臣子,若都有這份忠肝義膽,何懼朝堂有弊、天下不穩?朕當令滿朝文武效仿魏征,以國事為重,莫要惜命避禍!”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