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宮大殿內,秦始皇看完天幕中蒙氏三人的事跡,手指重重叩擊禦案,沉聲道:“蒙驁老將軍拓土開疆,蒙恬守北疆、築長城,蒙毅輔朝政、辨忠奸,蒙氏一門皆是大秦忠臣!”
身旁李斯躬身道:“陛下所言極是,蒙氏功績,當刻石記功,傳之後世。”秦始皇卻搖頭,目光落在蒙恬、蒙毅的結局上:“趙高……竟敢如此!朕若在世,必誅此奸佞,保蒙氏平安!”
隨即下令:“傳朕旨意,加封蒙恬為‘忠勇侯’,蒙毅為‘忠直侯’,蒙驁追贈‘武烈侯’,蒙氏子弟世襲爵位,永受大秦恩寵!”
戰國?秦,某一征戰時期。
蒙驁正率軍圍攻魏國高都城池,天幕中“攻取三晉七十餘城、開創蒙氏地位”的記載浮現。
他拄著長戟站在軍前,望著城牆上的魏軍,對身旁副將道:“我蒙氏本是齊人,入秦後能立足,靠的就是一場場勝仗!如今拿下高都,再取汲地,三晉的屏障就破了。”
待看到“子孫蒙恬、蒙毅成秦朝支柱”,他眼中閃過欣慰:“我這把老骨頭拚殺半生,不為自己,隻為家族能世代為秦儘忠,看來日後能如願。”
蒙恬鎮守北疆時期,蒙恬正立於長城烽火台上巡查,天幕中“北擊匈奴、修長城直道”的文字映入眼簾。
他撫摸著城牆上的青磚,沉聲道:“匈奴屢犯邊境,若不築長城、修直道,北疆永無寧日。”
當看到自己“被趙高誣陷、吞藥自儘”的結局,他猛地攥緊拳頭,眼中滿是悲憤與不甘:“我蒙氏世代忠秦,竟落得如此下場!胡亥昏庸,趙高奸佞,大秦怕是要毀在他們手中!”
身旁親兵欲言安慰,他卻擺手:“罷了,能保北疆十年安穩,我死而無憾,隻恨未能除儘奸佞。”
蒙毅輔佐秦始皇時期,蒙毅正於鹹陽宮為秦始皇草擬政令,天幕中“官至上卿、因得罪趙高被賜死”的記載浮現。
他手中的筆頓在竹簡上,墨汁暈開一片黑斑。想到此前審理趙高案時的堅決,他低聲自語:“趙高奸猾,我早該知他必記恨報複。隻是沒想到,沙丘之變竟來得如此快,連我與兄長都難逃毒手。”
抬頭望向秦始皇的寢宮方向,他眼中滿是憂慮:“陛下若能早除趙高,我蒙氏何至於此?大秦何至於此?”
天幕依舊播放著【戾太子劉據的一生】
【戾太子劉據是漢武帝劉徹嫡長子,母為衛皇後衛子夫,一生經曆從儲君到卷入巫蠱之禍、最終自殺的悲劇,是西漢中期政治動蕩的核心人物之一。
劉據生於公元前128年,因漢武帝此前多年無子,他的出生令武帝極為欣喜,次年便被立為皇太子。
武帝為其延請名師,如石慶、嚴青翟等擔任太子太傅、少傅,悉心培養其治國能力。】
【劉據性格仁厚、溫和,主張輕徭薄賦、與民休息,反對漢武帝長期推行的嚴刑峻法與對匈奴的連年征戰;而武帝晚年愈發崇尚強權與功利,父子間的政見分歧逐漸顯現,雖武帝曾安撫衛青“太子敦重好靜,必能安天下”,但朝中支持太子的“寬厚派”與迎合武帝的“酷吏派”矛盾已暗流湧動。
劉據的母族衛氏舅舅衛青、表哥霍去病)曾是其重要支撐,但衛青、霍去病先後去世後,衛氏勢力衰落,太子在朝中的“保護傘”逐漸消失,為後續危機埋下隱患。】
【公元前91年,丞相公孫賀太子姨夫)因兒子公孫敬聲貪腐案發,被酷吏江充牽連進“巫蠱案”,公孫賀父子被殺,衛皇後的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也被牽連處死,太子與衛氏的關聯勢力遭受重創。
江充因與太子有舊怨,擔心武帝去世後被太子清算,便借“查巫蠱”之機,帶人闖入太子宮中,偽造“桐木人”作為太子行巫蠱的“證據”。
太子無法自證清白,又無法聯係上遠在甘泉宮的武帝,在老師石德“矯詔平叛”的建議下,被迫起兵。】
【太子起兵後,一度控製長安部分區域,但武帝誤信“太子謀反”的傳言,派丞相劉屈氂率軍鎮壓。
雙方在長安激戰五日,太子兵力不敵潰敗,衛皇後自殺,太子帶著兩個兒子逃亡,最終在湖縣被官府圍捕,自縊而死,兩個兒子也一同遇害。
巫蠱之禍後,武帝逐漸察覺真相,得知太子是因被構陷而被迫起兵,遂下令誅殺江充家族,建造“思子宮”與“歸來望思之台”悼念太子。】
【漢宣帝劉詢太子之孫)繼位後,為祖父平反,追諡太子為“戾太子”“戾”在此處非貶義,取“蒙冤受屈”之意),恢複其名譽。
劉據的悲劇是漢武帝晚年政治失誤的集中體現,也反映了西漢儲君製度與皇權矛盾的複雜性。
他的仁厚形象與治國理念,與漢武帝的強權統治形成對比,成為後世評價西漢中期政治的重要參照;其遭遇也警示了“酷吏政治”與“皇權猜忌”對統治穩定的破壞。】
漢朝,武帝時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漢武帝正居於甘泉宮,天幕中關於戾太子劉據的事跡如畫卷般展開。
當看到“巫蠱之禍太子自縊、兩個皇孫遇害”的記載時,他手中的玉杯“哐當”落地,酒液四濺,眼中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喉間發出嘶啞的低吼:“江充!竟敢構陷太子!朕……朕竟信了他的鬼話!”
待看到自己“建造思子宮與歸來望思之台”,他踉蹌著扶住案幾,老淚縱橫:“太子仁厚,本是安天下的良主,是朕晚年昏聵,猜忌心重,才讓他落得如此下場!”
身旁宦官欲上前攙扶,卻被他揮手喝退。他望著天幕中太子“輕徭薄賦、與民休息”的治國主張,長歎道:
“若早聽太子之言,停止征戰、寬待百姓,何至於此……朕對不起太子,更對不起衛皇後!”
隨即下令:“傳朕旨意,即刻徹查江充黨羽,凡參與構陷太子者,一律族誅!再命人前往湖縣,厚葬太子與皇孫,追封太子為‘仁孝太子’!”
儲君時期,劉據正於東宮與太傅石慶商議民生政策,天幕中“主張輕徭薄賦、反對嚴刑峻法”的記載浮現。
他放下手中的《尚書》,對石慶道:“父皇連年征戰,百姓早已困苦不堪,若再用酷吏苛政,恐生民怨。我若他日繼位,必以安民為本。”
待看到“衛青、霍去病去世後衛氏勢力衰落”,他眉頭微蹙,眼中閃過憂慮:“舅舅與表哥在時,尚有重臣為我說話,如今他們不在了,朝中酷吏當道,怕是日後會有麻煩。”
巫蠱之禍爆發時,劉據正被江充逼得走投無路,天幕中“江充偽造證據、太子無法自證”的文字恰好顯現。
他緊握佩劍,指節泛白,對石德道:“江充這奸賊,分明是要置我於死地!父皇遠在甘泉宮,我連辯解的機會都沒有!”
當瞥見後續“起兵潰敗、自縊而死”的結局,他臉色慘白,眼中滿是絕望與不甘:“我本無反心,奈何被逼到絕境!若有來生,我絕不再生在帝王家!”
喜歡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天幕:盤點古人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