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冬,清晨的宮道覆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呼吸間帶出縷縷白氣。
兩條人影一前一後,沉默地行走在一條極少有人使用的、通往皇宮西北角偏僻庫房的宮道上。
前麵的是刑部侍郎邢司業,官袍外罩著厚實的墨色鬥篷,步伐沉穩;後麵半步跟著作小太監打扮的淩析,低眉順眼,但一雙眼睛卻不著痕跡地掃視著周圍荒涼寂靜的景象。
“這次勞動你告假出來,可有為難?”邢司業開口打破了沉默,聲音在空曠的宮道裡顯得有些低沉,“謝前將你傳出的消息報與我知,禦膳房內線索難尋,常規路子怕是走不通了。”
淩析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卻平和:“大人不必擔心,我的本事您還不知道?況且……”她頓了頓,臉上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屬於“小林子”的憨實笑容,“進宮這些天,彆的不說,禦膳房的夥食是真不錯,吸溜……絕了!”
邢司業聞言,側頭看了她一眼,嚴肅的臉上難得地掠過一絲極淡的笑意,搖了搖頭:“你倒是心寬。不過,口腹之欲暫且放一放,說正事。依你這幾日觀察,嫌疑指向何方?”
淩析神色一正,低聲道:“回大人,屬下仔細盤桓過。禦膳房內部人員,下手的機會其實不大。”
“食材采購、清洗、切配、烹製、試菜,環環相扣,且有周德安這等精明之人坐鎮,眾目睽睽之下,很難做手腳而不被發現。即便有內應,也多半是提供便利,而非直接下手。”
“因此,屬下推測,問題更可能出在外部介入,或者是在食材成品之後、呈遞之前的某個環節被動了手腳。”
她略作沉吟,繼續分析:“案發當日,除禦膳房本身人員外,明確到過禦膳房或有合理借口接近關鍵區域的,據目前所知,主要是長春宮的芳蕊和鄭貴妃宮中的映雪。這兩方皆有條件接觸到目標。”
邢司業微微頷首,目光看向遠處灰蒙蒙的宮牆:“嗯,與我所想相近。”
“長春宮李淑媛,乃小官之女,數年前曾因容貌清麗、性情溫婉而得陛下青睞,有過一段風光。可惜後來因一件小事不慎開罪了鄭貴妃,被尋了由頭罰了禁足,之後便一直體弱多病,深居簡出,恩寵日漸淡薄。”
“至於鄭貴妃……出身國公府,與陛下是青梅竹馬的情分,入宮後盛寵不衰,育有兩位皇子一位公主,地位穩固。”
“在畫舫那樁案子裡……”他話到此處,微微一頓,沒有細說,隻是淡淡道,“……最後也不了了之了。”
就連那鬼臉蘭,如今也照舊種在鄭氏的彆院中。
淩析心中了然。邢司業雖未明說,但意思很清楚:鄭貴妃背景深厚,聖眷正濃,其勢力盤根錯節,即便牽扯案件,也往往能被壓下。畫舫舊案恐怕就是前車之鑒。
“所以,此案棘手之處就在於此。”邢司業歎了口氣,“牽一發而動全身。陛下將此事密查,亦是有所顧慮。你查驗時,需格外謹慎,證據務必確鑿。”
“屬下明白。”淩析鄭重應下。
兩人說話間,已走到一處孤零零的、看起來像是廢棄庫房的院落前。
院門緊閉,守著兩名麵無表情、眼神銳利的帶刀侍衛,顯然是皇帝親信。驗過邢司業的手令後,侍衛才無聲地打開沉重的鐵鎖,推開門。
一股混合著食物腐敗酸餿和灰塵的怪異氣味撲麵而來。
屋內沒有窗戶,光線昏暗,隻在角落點著一盞氣死風燈,映出裡麵堆積如山的景象——正是幾天前那場驚心動魄的盛宴上,在小祿子暴斃後,被緊急撤下、封存於此的所有菜品。
儘管時值初冬,氣溫較低,但四五天過去,這些曾經精致絕倫的珍饈美饌,大多也已變質。
湯汁凝固,菜肴變色,散發出令人不快的酸腐氣。
原本栩栩如生的麵點雕花塌陷變形,烤禽失去了光澤,燉品表麵結了一層灰白的油膜。
極致的繁華與眼前的腐敗形成刺目的對比。
淩析目光掃過這片“盛宴的廢墟”,輕輕咂了咂嘴,低聲嘀咕了一句:“嘖嘖,真是……禦膳餿了,那也是泔水啊。”
邢司業在一旁聽得清楚,嘴角微不可查地抽動了一下,沒說話。
淩析深吸一口氣,摒除雜念,從隨身攜帶的一個不起眼的布包裡取出工具。
她先拿起一根細長的銀針,走向那些保存相對完好的、尤其是各類湯羹燉品。
她一邊小心翼翼地用銀針探入菜品,一邊對邢司業解釋道:“大人,銀針驗毒,古已有之,此法對砒霜類毒物較為有效,但局限性很大。”
銀針驗毒的原理是銀與某些含硫的毒物如砒霜,即三氧化二砷)接觸,會生成黑色的硫化銀。
一邊說著,她拔出銀針,針尖光亮如初:“您看,毫無反應。這意味著,如果小祿子所中之毒是砒霜,那麼毒並非均勻混在食物中,或者劑量極低未達反應閾值。”
“但更可能的是——凶手使用的,根本就不是砒霜這類能與銀反應的毒物。”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她連續試了幾樣重點懷疑的菜品,包括那盅備受關注的“金絲燕盞”,銀針皆無變化。
這個結果,其實已經在淩析的意料之中,畢竟如果能如此輕易驗出毒物,交給她的案情梳理裡應當早就有了,不會還需要她親自跑一趟。
邢司業的眉頭漸漸鎖緊:“如此說來,銀針驗不出,豈非線索又斷了?”
“那也未必。”淩析神色不變,眼中反而閃過一絲銳光,“銀針驗不出的毒物多了去了,比如某些植物毒素如烏頭、斷腸草)、礦物毒如鉛汞)、甚至一些特殊的合成毒物。”
“凶手選擇用銀針驗不出的毒,或許本身就是一種精心策劃,也不出奇。”
說著,她收起了銀針,從布包中取出另一個更小巧的瓷瓶和一隻白瓷碟。
她打開瓷瓶,倒出一些乳白色的、帶有濃烈蒜香的粘稠液體——這卻是她根據古籍記載和自己琢磨改良的“銀蒜試劑”。
“此試劑乃用獨頭蒜汁混合蛋清及少許秘製藥粉配製而成。”淩析一邊解釋,一邊用銀匙舀取了一點點“金絲燕盞”的湯汁殘渣,滴在白瓷碟中,然後小心翼翼地滴入兩滴“銀蒜試劑”。
在邢司業專注的目光下,隻見那乳白色的試劑與湯汁接觸後,迅速發生了變化!
湯汁邊緣開始泛起一種不祥的黃綠色泡沫,並且原本澄清的試劑部分,漸漸析出了一些極細微的、肉眼幾乎難以察覺的灰白色絮狀沉澱!
喜歡刑部打工:卷死怨種同僚請大家收藏:()刑部打工:卷死怨種同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