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梅又歎了口氣,悶悶道:“芳蕊姐姐讓我來取晚膳,還要些做點心的的食材,這下可好,回不去了,還得等她派人送傘來。”她瞅了瞅淩析,“小林哥,你剛才歎什麼氣啊?也怕滑倒?”
淩析被她逗樂了,她自然不能說實話,便信口胡謅:“我啊?我歎氣是心疼趙師傅那鍋剛吊好的高湯。”
“這天氣,鮮味怕是都要被這濕氣給壓下去了。”
“就是就是!”小梅深以為然地點點頭,“這種天氣,就該喝碗熱乎乎的薑湯驅驅寒。”
這話倒是提醒了淩析。
她見小梅凍得嘴唇都有些發白,便道:“你在這兒等著,我去灶上瞧瞧還有沒有剩下的薑湯。”
說著,她轉身鑽進尚有餘溫的廚房,果然在角落的炭爐上找到一壺溫著的薑湯。她倒了一大碗,端出來遞給小梅。
“快,趁熱喝了,暖暖身子。”
小梅又驚又喜,連忙接過碗,雙手捧著,小口小口地啜飲起來。滾燙的薑湯下肚,一股暖意散開,她舒服地眯起了眼,臉上終於恢複了點血色。
“謝謝小林哥!你真好!”
“客氣啥,舉手之勞。”淩析也靠著廊柱,看著連綿的雨絲,隨口閒聊,“你們長春宮這會兒也該熬上薑湯了吧?這種天氣,芳蕊姐姐肯定惦記著。”
“嗯!”小梅捧著碗,像隻抱著鬆果的小鬆鼠,“芳蕊姐姐一早就讓熬上了,還加了紅棗呢。”
“她最細心了,庫房裡那些怕潮怕凍的東西,早就收拾得妥妥當當。”她像是打開了話匣子,繼續絮叨,“就比如昨天,她還讓我幫著把庫房角落裡那個舊燉盅拿出來擦了擦,說是雖然不用了,但也不能讓蟲蛀了。”
“燉盅?什麼燉盅?”淩析心下微微一動,麵上卻不動聲色,依舊望著雨景,仿佛隻是隨口一問。
“就是一個白瓷的燉盅,樣子還挺好看的,就是蓋子上的小機關壞了,蓋不嚴實。”小梅咂咂嘴,被辣得呲牙,“芳蕊姐姐說,那盅子一燉湯就漏氣,噗噗響,白白浪費了火候,不如收起來。”
機關……漏氣?
淩析忽然愣住了,腦子裡劃過前幾日苦杏說的那句暗示。
她之前所有的思路都集中在“人”如何下毒上,卻從未深入想過“器皿”本身會不會就是關鍵!
那套備受重視的“特製紫檀螺鈿燉盅”,會不會也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機關”?
這個念頭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雖然輕,卻瞬間激起了淩析腦海中巨大的波瀾。
她感覺自己似乎摸到了那層一直隔在她與真相之間的薄紗的邊緣!
她強壓下心頭的激動,依舊用閒聊的語氣說:“是嘛?那倒是可惜了。不過芳蕊姐姐說得對,好東西收著也比壞了強。”她頓了頓,仿佛剛想起似的,“說起來,咱們禦膳房也有幾套挺金貴的燉盅,周總管看得跟眼珠子似的,也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嬌氣的毛病。”
小梅喝完最後一口薑湯,滿足地舒了口氣:“誰知道呢!反正我們那個是徹底退休啦!”
這時,雨幕中隱約出現一個打著傘的身影,是長春宮派來接小梅的人。
小梅連忙把碗還給淩析,道了謝,小跑著迎了上去。
淩析站在簷下,看著小梅的身影消失在雨霧中。
凍雨過後,連著兩日都是陰霾天氣,寒氣愈發刺骨。
淩析心中那點被小梅無心之言點燃的火苗,卻越燒越旺。
機會來得比預想中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