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高雞泊主營,遠勝昔日規模,旌旗招展,人聲鼎沸。然而,在這看似重整旗鼓的表象之下,暗流洶湧,裂痕已生。
高鑒與孫雷等老牌頭領之間的矛盾,並未因共同的敵人暫時退卻而消弭,反而在權力重新洗牌、資源爭奪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愈演愈烈。特彆是孫雷與高鑒之間的矛盾,每每見到高鑒或其部下,孫雷及其親信總是麵露不善,言語間夾槍帶棒,衝突的火花在軍營各處時有迸濺。一次糧秣分配時,孫雷部下故意刁難高鑒所部領取物資的士卒,險些再次引發械鬥;有一次劃定駐防區域,孫雷更是公然指責高鑒“擁兵自重,不服調遣”。
高士達高居主位,麵對這些日益頻繁的摩擦,態度卻顯得曖昧而無奈。他的調解往往流於表麵,各打五十大板,試圖維持著脆弱的平衡。這種和稀泥的態度,反而讓雙方積怨更深。
高鑒冷眼旁觀,心知這主營已非久留之地。與其在此處日日提防暗箭,消耗精力於內鬥,不如另辟蹊徑。於是,他索性以“舊營寨位置關鍵,需精銳駐守以防官軍反複”為由,在主營修建完畢後,依舊將主力駐紮在舊營寨,隻定期前往主營議事。此舉看似退讓,實則為他贏得了寶貴的獨立空間。
好處立竿見影。地理上的隔絕,有效控製了自己麾下士卒與主營其他部隊的接觸,大大減少了摩擦的機會。更重要的是,那批精心掩埋、數量遠超上報的明光鎧的秘密,得以繼續隱藏。韓景龍的親兵營如同鐵桶般牢牢掌控著舊營寨的內外防務,任何不熟悉麵孔的窺探都會引起警覺。那些在月光下閃爍著幽光的頂級甲胄,是高鑒預備在關鍵時刻扭轉乾坤的底牌,絕不容許過早暴露,引來不必要的覬覦和禍端。
駐守舊營,高鑒也有了更多時間潛心整訓部隊。他深知在這亂世之中,兵貴精不貴多。他時常對韓景龍、劉蒼邪等核心將領言道:“昔日項羽八千江東子弟,便可破釜沉舟,橫掃天下;劉秀不足2萬綠林軍擊潰王莽42萬大軍!”他心中閃過的是李世民三千玄甲軍大破竇建德十萬大軍,未來虎牢關下那驚世一戰)。“烏合之眾,數量再多,不過是待宰的羔羊。唯有令行禁止、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精銳,方能在這屍山血海中殺出一條生路!”
基於此念,加之確實麵臨甲胄,尤其是優質鐵甲數量不足的製約,以及沒有穩定稅賦來源,全憑繳獲和有限屯田來維持軍需的現實困境,高鑒並未盲目擴軍。他嚴格將麾下戰兵數量控製在一千五百人左右,寧缺毋濫。他將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千餘人的裝備更新、夥食改善和嚴酷訓練中。淘汰下來的老舊兵器、破損皮甲則用於武裝輔助的守備和屯田兵。他要打造的,是一支關鍵時刻能頂上去、能打硬仗的核心力量。
就在高雞泊內部暗流湧動、高鑒默默錘煉爪牙之際,整個大隋天下,已然如同被投入鼎鑊的沸水,達到了沸騰的頂點。各地反抗的烽火,此起彼伏,競相燃燒,映紅了帝國的黃昏。
十一月,離石郡今山西離石)。久受壓迫的胡人劉苗王振臂一呼,聚眾造反,其勢迅猛,竟敢自稱天子,部眾迅速膨脹至數萬人,震動河東。隋將潘長文率兵討伐,卻在這股新生的、充滿野性的力量麵前碰得頭破血流,铩羽而歸,更助長了反抗者的氣焰。
同月,汲郡今河南衛輝)。賊帥王德仁擁眾數萬,憑借林慮山今河南林州西)險峻地勢,結寨為盜,扼守要道,劫掠四方,成為插在中原腹地的一顆釘子。
十二月,東海郡治在今江蘇連雲港西南)。賊帥彭孝才活躍異常,輾轉搶掠沂水流域,攪得地方不寧。彭城留守董純雖為宿將,率兵征討,並成功擒獲彭孝才,展現了一定的軍事能力。然而,令人絕望的是,他這邊剛剛撲滅一處火焰,那邊卻又冒出十處烽煙。“盜賊”越剿越多,剿不勝剿。朝廷不察其艱,反有讒言誣告董純作戰怯懦,養寇自重。剛愎自用的楊廣聞之大怒,不分青紅皂白,竟下令將這位屢立戰功的老將鎖拿至東都洛陽處死!如此自毀長城的行徑,令天下將士為之齒寒。
與此同時,幾股規模巨大的起義軍也在官軍的反擊下遭受重創,但也消耗著帝國最後的氣力:
長白山今山東鄒平南)起家的孟讓,勢力一度擴張,擁眾十萬,寇掠諸郡,向南一直流竄至盱眙今江蘇盱眙)。然而,他在此地遭遇了時任江都郡丞的王世充。王世充狡詐善戰,設計大破孟讓軍,十萬之眾一朝崩散,孟讓僅率數十騎狼狽遁走,但其潰兵卻進一步加劇了江淮地區的混亂。
齊郡賊帥左孝才同樣擁眾十萬,氣勢洶洶,卻在齊郡郡丞張須陀的淩厲攻勢下難以支撐,最終被迫投降。張須陀,這位大隋最後的柱石名將之一,以其非凡的勇略和治軍才能,再次展現出強大的威懾力。
而最令人矚目的,當屬涿郡賊帥盧明月。他率十萬部眾屯兵於祝阿縣今山東濟南西),聲勢浩大。張須陀再次臨危受命,率精兵迎戰。經過一番激戰,張須陀再度以少勝多,大破盧明月軍,盧明月僅率數百騎兵僥幸逃脫。此戰之後,張須陀“威震東夏”,成為起義軍談之色變的可怕對手。
天下大勢,已然分明。楊廣的暴政與猜忌,如同不斷添加的乾柴,讓反抗的烈焰越燒越旺。儘管有如張須陀、王世充這樣的將領在局部奮力撲救,卻無法扭轉整個帝國土崩瓦解的大勢。高鑒在舊營寨中,密切關注著來自四方的消息,他深知,高雞泊絕非世外桃源,這場席卷天下的巨浪,很快就會以更猛烈的方式,拍打到他的麵前。他必須讓這一千五百把刀,磨得更快些,更利些。
喜歡山河鑒:隋鼎請大家收藏:()山河鑒:隋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