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魚入大海,龍困淺灘_山河鑒:隋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山河鑒:隋鼎 > 第85章 魚入大海,龍困淺灘

第85章 魚入大海,龍困淺灘(1 / 1)

大業十一年,歲在乙亥,對於匍匐在大隋王朝最後的餘暉下的億萬黎庶而言,是浸透了血淚與絕望的一年。連年的征伐、無休止的徭役、層疊不窮的苛捐雜稅,早已榨乾了民間的最後一絲膏血。戶口逃亡者十之五六,荒野白骨累累,而嘯聚山林的“盜賊”則如雨後的蝗蟲,剿之不儘,撲之複起。麵對這糜爛至極、幾乎失控的局勢,深居九重的隋帝楊廣,非但沒有反思綏靖,反而下達了一道堪稱荒謬的詔令:強製百姓儘數遷入城內居住,田地就近分配,並要求自郡縣以至驛亭、村塢,皆需修築城堡,試圖以這種堅壁清野、畫地為牢的方式,來禁錮已然沸騰的民怨,維係那搖搖欲墜的統治。這道詔令如同最後一根稻草,壓垮了無數本就艱難求生的家庭,流離失所者不計其數,烽火反而在更為廣闊的土地上蔓延開來。

上穀,賊帥王須拔悍然自稱“漫天王”,立國號“燕”,公然與隋室分庭抗禮;魏刀兒則號“曆山飛”,部眾擁十餘萬,北連突厥以為奧援,南寇燕趙之地,鐵蹄所至,州縣震恐。盧明月再度聚攏十萬之眾,寇掠陳、汝,聲勢複熾。而在城父,一個名叫朱粲的小小縣佐史,因罪亡命,竟也聚眾起事,自稱“迦樓羅王”,其部眾號“可達寒賊”,凶殘暴虐尤甚,轉掠荊、沔及山南諸郡縣,所過之處,竟行屠滅之策,雞犬不留,唯餘白地,其行徑令人發指。大隋的版圖之上,已是千瘡百孔,烽煙四起。

然而,對於誌得意滿、仍沉浸在“四夷賓服”幻夢中的楊廣而言,大業十一年,更是其帝王尊嚴被踐踏得體無完膚的一年。

八月,楊廣不顧國內糜爛,再次巡遊北塞,意圖向突厥展示天朝威儀。初八,行駕正逶迤於塞外雄渾而蒼涼的山川之間,一場巨大的危機驟然降臨,突厥始畢可汗親率騎兵數十萬,如草原上驟起的風暴,意圖突襲天子車駕!幸得嫁與突厥的隋室宗女義成公主,心向故國,冒險搶先遣使告變。

十二日,驚惶失措的車駕如同喪家之犬,倉皇馳入雁門郡城。十三日,突厥鐵騎便如烏雲壓城,將雁門圍得水泄不通。城中君臣上下,惶怖不可終日,匆忙間拆毀民屋以充守禦之具。雁門城中兵民十五萬,存糧僅能支撐二十日。更可怕的是,雁門郡所屬四十一座城池,在突厥疾風驟雨般的攻勢下,竟被接連攻陷三十九座,唯餘雁門、崞縣由齊王楊暕率後軍駐守)苦苦支撐。

突厥集中兵力,對雁門發起一波猛似一波的急攻,流矢甚至射到了楊廣的禦座之前!這位平素威嚴莫測、剛愎自用的帝王,此刻竟嚇得魂飛魄散,抱著幼子趙王楊杲失聲痛哭,雙目儘腫,哪還有半分天子氣度?

危難之際,群臣意見紛紜。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勸皇帝挑選數千精銳騎兵,冒險潰圍而出;納言蘇威則堅決反對:“據城堅守,我方尚有餘力;輕騎突圍,正是突厥所長。陛下乃萬乘之尊,豈可輕蹈險地!”民部尚書樊子蓋也泣血勸諫:“陛下若乘危僥幸,一旦狼狽失據,追悔何及!不如據堅城以挫其銳氣,同時坐鎮征調四方兵馬入援。陛下若能親撫將士,明告不再征討高麗,並厚懸賞格,必能人人自奮,何愁危局不解!”

內史侍郎蕭瑀皇後蕭氏之弟)更是獻上關鍵之策:“突厥習俗,可賀敦可汗之妻,此處指義成公主)可參與軍謀。義成公主既以帝女身份和親,必依仗大國為援。若遣一使者告知困境,即便無益,也無大損。再者,將士們此刻最擔憂的,是陛下脫困之後,又會重啟遼東之役。若陛下能明發詔書,宣告赦免高麗、專討突厥,則眾心安定,必能人自為戰!”

虞世基也趁機勸說加重賞格,並下詔停止遼東之役。走投無路的楊廣,不得不一一采納。他親巡城防將士,許下重諾:“努力擊賊!若能保全,凡在行陣者,勿憂富貴,朕必不使有司弄刀筆克扣爾等勳勞!”隨即下令:“守城有功者,無官直接授予六品官,賜帛百段;有官者依次超級進階!”使者往來慰勞,相望於道。一時間,守軍士氣大振,晝夜拒戰,死傷雖眾,卻頂住了突厥的猛烈攻勢。

二十四日,詔令天下募兵,守令競相赴難。在這紛至遝來的援軍中,有一個年僅十六歲的少年,他就是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李世民。他應募隸屬屯衛將軍雲定興麾下,敏銳地洞察到敵我形勢,向雲定興獻策:“始畢敢舉兵圍天子,必是斷定我倉促間無法組織大軍救援。我軍應晝則廣布旌旗數十裡不絕,夜則鉦鼓相應,製造疑兵,使虜寇誤判我救兵大至,必望風遁去。否則,彼眾我寡,若其全軍來戰,我軍必不能支。”雲定興采納其議。同時,楊廣也秘密遣使向義成公主求救。公主得訊,依計遣使告始畢可汗“北邊有急”。恰在此時,東都及諸郡援軍也已抵達忻口。

九月,十五日,在各種因素作用下,始畢可汗終於解圍而去。楊廣派人偵察,見山穀空曠,已無胡馬,這才驚魂稍定,遣兩千騎兵追擊,至馬邑,俘獲突厥老弱二千餘人而還。一場險些顛覆帝國中樞的巨大危機,總算僥幸度過。但經此雁門之圍,楊廣的帝王威嚴掃地,內心的恐懼與猜忌也愈發深重。

與楊廣的“龍困淺灘”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淵的“魚入大海”。

此前,李淵被任命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承製黜陟選補郡縣文武官,並負責征發河東兵討捕群盜。這一任命,如同將猛虎放歸山林,賦予了李淵在山西、河東地區極大的軍政權力。他行至龍門,便遇賊帥母端兒來犯,李淵沉著應戰,親自射殺數十人,一舉破敵,展現出不俗的軍事才能,初露鋒芒。

而在十二月,民部尚書樊子蓋受命征討絳郡賊帥敬盤陀等人。樊子蓋手段酷烈,不分善惡,自汾水以北,將村塢儘數焚毀,對投降的賊眾也一律坑殺。如此暴行,非但未能平息匪患,反而激得百姓怨憤滔天,更加緊密地聚攏為盜,局勢愈發不可收拾。

楊廣見狀,隻得下詔以李淵替代樊子蓋。李淵一改樊子蓋的酷烈作風,對來降者,皆引置左右,推誠以待。由是賊眾聞風,紛紛歸降,前後達數萬人。其餘黨羽則散入他郡。李淵此舉,不僅迅速穩定了河東局勢,更在無形中收攬了人心,積蓄了力量,為他日後晉陽起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困一興,一天子一臣子,在這大業十一年的歲末,命運的軌跡已悄然分野。北方的突厥之患暫解,但帝國根基的崩塌聲,已愈發清晰可聞。

喜歡山河鑒:隋鼎請大家收藏:()山河鑒:隋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錯良緣 沉夢攻略:反派救贖計劃 兒媳拔我氧氣管,重生後我當潑婦 末日重生:我爺爺是係統本體! 無心詭燈 今晚,乾了高俅 現代都市:開局破解連環碎屍案 甜蜜獻祭 民國茶聖:從零開始建商業帝國 人生巔峰之重生先知,向邪惡亮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