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三顧茅廬2_山河鑒:隋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山河鑒:隋鼎 > 第105章 三顧茅廬2

第105章 三顧茅廬2(1 / 1)

首次招攬受挫,高鑒並未氣餒,反而更加堅定了收服此人的決心。他並未急著再次登門,而是沉下心來,全力投入到魏縣的整頓與軍務之中。

數日之間,在高壓與懷柔並施的手段下,魏縣局勢迅速穩定下來。韓景龍執行的“疑兵之計”效果顯著,每日裡兵馬調動,塵土飛揚,讓城中殘餘的宵小與觀望勢力摸不清虛實,不敢輕舉妄動。開倉放賑的舉措,雖未能立刻儘收民心,卻也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底層百姓的恐慌與敵意。馬知安初步理清了魏縣的錢糧戶籍,雖不甚豐厚,但也暫時解了高鑒部的燃眉之急。葛亮的遊騎不斷傳回周邊情報,武陽郡方麵似乎因魏縣失陷過於突然,加之內部兵力空虛,尚未組織起有效的反撲,這給了高鑒寶貴的喘息之機。

這一夜,寒風凜冽,星月無光。高鑒處理完軍報,已是亥時三刻。他命人溫了一壺薄酒,備了幾樣簡單卻精致的小菜,再次隻身來到魏徵的廂房。

房內,魏徵依舊在燈下讀書,這次換成了《管子》。見高鑒深夜來訪,且提著酒食,他眼中訝色更濃,卻依舊平靜地起身相迎。

“深夜冒昧來訪,打擾先生清讀了。”高鑒將酒食放在案上,自顧自坐下,笑道,“連日忙碌,未曾好好與先生敘話。今夜天寒,特備薄酒,與先生驅寒夜談,不知先生可願賞光?”

魏徵看著高鑒,這位年輕的“賊帥”身上,似乎有一種與周遭亂世格格不入的沉穩與自信,更有一種求賢若渴的真誠,讓他難以生出惡感。他沉默片刻,終是在高鑒對麵坐下,淡淡道:“將軍盛情,征,卻之不恭。”

兩人對坐,斟酒對飲。酒是普通的村釀,菜是尋常的醃菜、豆脯,在這寒夜之中,卻彆有一番滋味。

幾杯溫酒下肚,氣氛不似初次那般拘謹。高鑒不再直接提及招攬之事,而是將話題引向了更廣闊的天地。

“玄成先生,依你之見,這大隋天下,何以在短短十餘年間,便糜爛至斯?楊帝即位之初,亦曾勵精圖治,開運河,修律法,頗有振作之象,為何轉眼便急轉直下,落得如今這烽煙四起、民不聊生的局麵?”

這個問題,直指帝國崩塌的核心,也是無數有識之士心中盤旋不去的疑問。

魏徵握著酒杯的手微微一頓,抬眼看向高鑒,見對方眼神清澈,神情認真,並非試探,而是真心求教。他沉吟良久,方才緩緩開口,聲音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隋室之敗,非一朝一夕之故,實乃積弊爆發,加之今上……操之過急,剛愎自用所致。”

他既然開了口,便不再保留,條分縷析,言辭犀利:“其一,根基不穩。文帝得國,雖結束南北紛爭,然關隴、山東、江南,地域隔閡未消,門閥世家勢力盤根錯節,中央權威本就有限。楊帝非但未能彌合裂痕,反而因營建東都、屢興大役,加劇了地域間的負擔不公與民怨積累。”

“其二,濫用民力,竭澤而漁。開運河雖有功於後世,然與征高麗、修長城、築宮室諸役並舉,征發無度,丁男儘充役夫,田疇多荒蕪,婦人亦需轉運。民力已疲,而科斂尤急,焉得不反?”

“其三,堵塞言路,親小人而遠賢臣。楊帝性好諛辭,惡聞過失。虞世基、裴蘊之輩,專事逢迎,隱瞞賊情,欺上罔下,致使朝廷耳目閉塞,不知民間之疾苦,不曉四方之危殆。忠貞之士,或黜或死,朝堂之上,唯餘阿諛之徒,國事如何不壞?”

“其四,戰略失誤,樹敵過多。三征高麗,耗空府庫,喪儘精銳,卻寸土未得,徒然結怨於遼東。對待突厥,時而卑躬屈膝,時而妄自尊大,致使邊患不絕,消耗國力。更兼四處巡遊,耀武揚威,耗費巨萬,而於安撫地方、鞏固根基之事,卻少有建樹。”

魏徵侃侃而談,分析深入肌理,將隋朝敗亡的深層原因剖析得淋漓儘致,聽得高鑒心中暗讚不已。這絕非一個尋常郡吏所能有的見識,其人對天下大勢、政治得失的把握,堪稱洞若觀火。

“先生所言,真乃金玉良言,振聾發聵!”高鑒由衷讚道,親自為魏徵斟滿酒杯,“既然如此,先生以為,當此亂世,欲平定天下,救民水火,當以何者為先?何者為要?”

魏徵飲儘杯中酒,目光透過窗欞,仿佛望向那漆黑無邊的夜空,沉聲道:“亂極思治,此乃人心所向。然欲平定天下,非僅恃武力可成。首要者,在於立‘信’。對內,法令嚴明,賞罰公正,使軍民知所趨避;對外,言出必行,不輕易背盟,使四方豪傑願來歸附。其次,在於固‘本’。擇一根基之地,精兵簡政,勸課農桑,積蓄糧秣,安撫流亡,使境內倉廩實,武備修,民心安。根基既固,進可攻,退可守,方能立於不敗之地。其三,在於明‘勢’。洞察天下英雄之強弱,分析各方勢力之利弊,結交遠鄰,打擊近敵,利用矛盾,分化瓦解,逐步壯大自身。其四,在於行‘仁’。雖亂世用重典,然不可濫殺,尤需善待士人,爭取民心。得民心者,雖弱必強;失民心者,雖強易弱。如高士達之輩,縱能逞雄一時,然不修內政,不恤民力,終是曇花一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總結道:“總而言之,便是‘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廣納賢才,慎擇時機’十六字而已。”

這一番宏論,如同在高鑒眼前展開了一幅清晰的戰略藍圖,與他腦海中來自後世的某些理念不謀而合,甚至更為係統、更具可操作性。高鑒心中激蕩,幾乎要擊節讚歎。他強壓下心頭的興奮,目光灼灼地看向魏徵,再次發出了邀請,這一次,他的語氣更加懇切,姿態放得更低:

“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高鑒茅塞頓開!如今我等僥幸得此魏縣,正欲以此為基礎,踐行先生所言‘立信、固本、明勢、行仁’之策。然鑒才疏學淺,麾下多是衝鋒陷陣之勇夫,於這理政安民、規劃戰略之事,實是力有不逮。先生大才,胸藏錦繡,腹有良謀,豈忍見明珠暗投,寶劍蒙塵?鑒,再次懇請先生出山,助我整頓內政,規劃方略!鑒,願以師禮事之,軍政大事,皆願聆聽先生教誨!”

說著,高鑒竟站起身來,對著魏徵,鄭重地長揖一禮。

這一禮,可謂極重。以高鑒如今一軍主帥、魏縣實際控製者的身份,對一個階下囚般的文士行此大禮,足見其誠意。

魏徵見狀,慌忙起身避讓,臉上首次露出了動容之色。他看著保持作揖姿勢的高鑒,眼神複雜變幻,有感動,有猶豫,更有深深的掙紮。他沉默了很久,寒風從窗縫鑽入,吹得燈焰搖曳不定,一如他此刻的心緒。

最終,他長長歎了口氣,上前虛扶起高鑒,聲音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將軍……何必如此。征,何德何能,敢受將軍如此大禮?將軍雄才大略,禮賢下士,征非鐵石,豈能無動於衷?隻是……隻是……”

他連說兩個“隻是”,卻難以繼續。

高鑒直起身,目光緊盯著他:“先生尚有疑慮?但講無妨。”

魏徵避開高鑒的目光,低聲道:“非是疑慮將軍之誠。隻是……隻是征,心中尚有掛礙。一來,元郡丞雖非明主,然對征有擢拔之恩,如今郡中情況未明,征若驟然改投將軍,於心難安。二來……將軍雖據魏縣,然強敵環伺,根基未穩,前途……前途猶在未定之天。征,不敢以一身一家,輕率相托。還望將軍……體諒。”

這話說得委婉,但意思明確:一是不願背棄舊主至少是名義上的),二是對高鑒集團的前景仍有擔憂,不願輕易下注。

高鑒聽明白了。他知道,對於魏徵這樣性格剛直、注重名節又有自己政治理想的人,強逼是沒用的,必須讓他心甘情願。他能理解魏徵的顧慮,畢竟自己現在看起來,確實像一股剛剛遭遇重創、前途未卜的流寇。

“先生顧慮,鑒明白了。”高鑒神色不變,依舊誠懇道,“不強求先生立刻答複。先生可在此安心住下,靜觀我等行事。若他日覺得鑒,尚是可輔之材,魏縣尚有可為之地,再行決定不遲。若始終覺得非是良木,鑒,也絕不為難先生,屆時自當奉上盤纏,禮送先生離去。”

說罷,高鑒再次拱手:“夜已深,先生早些安歇,鑒,告辭。”

這一次,高鑒離開得依舊從容,但背影在魏徵眼中,卻似乎多了幾分沉重。

魏徵獨立燈下,望著那扇重新關上的房門,久久無言。

喜歡山河鑒:隋鼎請大家收藏:()山河鑒:隋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輩分最高!年代團寵帶全村奔小康 錯撥一個號,我被陰濕大佬纏上了 玄幻:徒弟給力,為師打爆仙帝! 劍主諸天 中超整活王:我的球員全員梗帝! 盜墓:青龍十七 遊戲三國之逆流天下 三國:開局強搶甄氏五姐妹 春秋風雲,我乃華夏第一謀士 都市冥帝:玄針逆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