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塵緣了卻登紫府
昔者白蛇白素貞,為報許仙千載恩,西湖邂逅,情定斷橋。然人妖殊途,波折橫生。法海執念,以金缽鎮之雷峰塔下。幸得其所生子許仕林,寒窗苦讀,終得金榜題名,高中狀元。仕林孝感天地,上表陳情,痛訴母恩與冤屈。天子動容,敕令有司,於某年某月某日吉時,推倒雷峰塔,救出生母白素貞。
其時,塔崩磚裂,金光迸射。白娘子破困而出,雖鬢染微霜,然仙姿未改。許仙青衫依舊,於廢墟前相候,執手相看淚眼。法海禪師,曆經滄桑,亦悟因果,合十誦經,金缽自碎,化一道佛光融入西湖,消弭舊怨。觀音大士顯聖雲端,曰:“爾等塵緣已償,孽債儘銷,功德圓滿,當同登仙籙,位列仙班。”祥雲自九天垂落,仙樂縹緲,接引二人冉冉上升。許仕林攜妻跪拜於地,泣送雙親。白、許俯瞰人間,見愛子功成名就,家室美滿,西湖煙波依舊,終是了無牽掛,隨雲而去。此乃人間流傳之《白蛇傳》終章。
中卷:天階冷徹鎖雲心
白、許二人,初登天界。但見:
>天門嵯峨開混沌,玉階萬仞接鴻蒙。非金非玉凝清炁,足履生光步步蓮。瓊樓懸星鬥,璿宮隱霧綃。鸞鶴銜芝過,天香透骨遙。偶遇仙官執圭笏,威儀肅穆勝霜刀。塵心頓被雲濤洗,始知仙境迥凡囂。
白素貞因千年修行根基深厚,且曾受觀音點化,得授“雲錦司織”仙職,掌天界霞光雲霓,織就華美天衣雲錦,供諸天仙佛盛會所需。其宮闕名“素雲殿”,位於西天瑤池之畔,雖非顯赫,卻也清貴。
許仙雖蒙恩登仙,然根基淺薄,僅為凡胎得道,故授“瑤圃司藥童”之微職,隸屬太上老君丹元宮下,看守一隅栽種尋常仙草靈葩的園圃。其居所乃藥圃旁一簡陋雲廬,與素雲殿相隔九重雲海,七道星河。仙班森嚴,等級如鐵,非奉召不得擅越。
天規煌煌,首戒“情欲”。仙家講究太上忘情,大道無情。白、許雖為仙侶之名,然天庭律法嚴苛禁止仙官私相授受,尤忌兒女私情。彼等初登仙界,尚存僥幸,然數次於蟠桃園灑掃、天河巡值時偶遇,僅能目語片時,即被糾察靈官嗬斥驅散。更有司律仙官嚴詞告誡:“爾等既脫凡胎,當斬斷塵緣!仙家清靜地,豈容兒女情長汙濁?再有逾矩,定按天規嚴懲!”二人如遭冰水淋頭,始知這金光璀璨、祥雲繚繞之仙境,實乃黃金鑄就之牢籠。
白娘子於素雲殿內,玉指穿梭,織機軋軋。所織雲錦,流光溢彩,或化霓裳,或作幡幢。然每引一縷霞光入經緯,心湖便映出西湖煙雨、斷橋殘雪、保和堂內藥香彌漫、燈下許郎研磨草藥的側影……情絲如藕,雖斷猶連,抽刀難斷。更憂許仙位卑力薄,恐受欺淩。
許仙於瑤圃之中,侍弄芝草。仙葩靈光流轉,異香撲鼻,遠勝人間草木。然其心不在焉,常對一株凡間帶來的普通白芷發呆。此草乃當年保和堂所遺,登仙時私藏袖中。草葉枯黃,全賴其以微末仙元滋養,方能不腐。睹物思人,情難自抑。位卑言輕,常受上仙嗬斥、同僚排擠,心中鬱結,更念娘子溫言。
最是難熬“天時”異。天界一日,凡塵一年。二人登仙不過十數日天界時),瑤池蟠桃小會方畢。一日,白娘子於織機前心神不寧,掐指暗算天時,悚然一驚:天界十日,人間已是十載春秋!愛子許仕林,人間狀元,此刻應已過而立,膝下或有兒孫?念及此,心如刀絞,手中雲梭一滯,一縷霞光逸散,織錦頓生瑕疵。恰被巡視的“糾察靈官”覷見。
靈官麵如寒鐵,厲聲叱道:“白素貞!爾心念凡塵,神思不屬,致使禦用雲錦受損,該當何罪?更兼爾身列仙班,不思清修,私懷凡情,觸犯天規,罪加一等!”不由分說,命天兵將白娘子押至淩霄寶殿。
天帝高居九重,冕旒垂麵,不辨喜怒。聞奏,聲若金玉相擊,冰冷無情:“白蛇!爾本異類得道,蒙天恩收錄仙籍。不思感恩精進,反念念於凡俗情孽,懈怠職守,汙濁仙庭!昔日水漫金山,殺孽滔天,雖經劫數,然天心昭昭,豈容爾等逍遙?今數罪並罰,敕令:剝去‘雲錦司織’之職,打入‘織愆雲窟’,以自身真元為本,吐納九天罡風與極寒雲氣,織就‘補天玄錦’十萬匹!錦成之日,方是爾罪愆贖儘之時!此窟隔絕內外,非旨不得出,違者形神俱滅!”言畢,拂袖退朝。
白娘子麵色慘白,未及辯駁,已被天將押解,直投天西儘頭。但見此處:
>罡風如刀割玉骨,寒雲凝冰鎖孤窟。四壁空茫絕飛鳥,唯餘玄機矗幽獨。此機非木非金鑄,森然似獄噬魂哭。欲織玄錦贖前愆,須將心血化絲束!
窟門轟然關閉,萬籟俱寂,唯餘罡風呼嘯如鬼哭。白娘子獨立冰冷織機前,黯然神傷。非懼己身之苦,乃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織此十萬玄錦,縱使晝夜不息,耗損真元,亦需天界百餘日。人間便是百餘載!待得脫困,莫說許郎音訊難通,便是愛子仕林……恐早已化作黃土壟中枯骨!念及此,痛徹心扉,兩行清淚滑落,未及墜地,已成冰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卷:星河難隔赤子心
白娘子被困織愆雲窟,消息雖被封鎖,然許仙久不得見妻子,心中惶惑。多方打聽,耗儘其看守瑤圃積攢的微末仙丹賄賂低階仙侍,方知娘子因“懷凡情、損雲錦”之罪,被罰入那有死無生之絕地織錦贖罪!
許仙聞訊,如五雷轟頂,肝膽俱裂。素貞被困,人間愛子壽命有儘,雙重絕望如潮水將其淹沒。數日間,形容枯槁,神思恍惚。禍不單行,恰逢王母壽誕在即,需大量瑤圃仙葩裝點瑤池。許仙憂心如焚,竟在移植一株極其珍貴的“九心紫玉蘭”時,失手將其靈根損傷。此花關乎老君一爐重要丹藥。
值日糾察靈官本就對這對“凡情未斷”的仙侶頗為不屑,見此良機,豈肯放過?立時震怒,率天兵將許仙拿下,斥道:“卑賤藥童,玩忽職守,損毀仙葩,罪不容恕!更兼爾心念罪囚,觸犯天規,數罪並罰!”竟不待上稟,動用私刑,以“捆仙玄鐵鎖”縛了許仙,徑直押往織愆雲窟之外,罰其長跪窟前,目睹白素貞受刑之慘狀,以儆效尤!
許仙被強按跪於雲窟入口的極寒玄冰之上。窟門雖閉,然天帝為示懲戒,特允其能“觀”內中景象。透過一層水波般的禁製,許仙清晰看到窟內情形:
>素貞形容憔悴,遠勝雷峰塔底。青絲隱現霜痕,十指因日夜引動罡風寒雲,早已凍裂潰爛,鮮血滲出,染於玄錦之上,凝成點點刺目暗紅。其真元隨絲縷抽離,麵色蒼白如透明琉璃,身形搖搖欲墜,唯眼中一點堅韌之火未熄,全憑對許仙、對人間骨血的牽掛硬撐。
“娘子——!”許仙目眥儘裂,心如油煎,發出一聲淒厲至極的慘呼,卻被窟外罡風瞬間吞沒。捆仙鎖深勒入骨,仙元被封,動彈不得。眼見愛妻受此非人之苦,念及人間愛子壽元將儘而己身為仙父卻無能見其最後一麵,百年壓抑的悲憤、對冷酷天規的絕望、對自身無能的痛恨……如火山熔岩,轟然衝破理智!
他昂首向那無儘蒼穹,向那森嚴冰冷的淩霄寶殿,發出泣血椎心的咆哮:
>“天——道——至——公——?何——為——至——公——!”
>“情之所鐘,發於至性!不偷不搶,不害蒼生!何——罪——之——有——?”
>“強分仙凡,隔絕人倫!以律法之名,行戕心之實!此非酷律,何——為——酷——律——?!”
>“吾悔!悔不該登此無情仙闕!寧碎此仙骨,墮入無間輪回,永為凡塵螻蟻,亦——不——願——見——賢——妻——受——此——無——涯——之——苦——!亦——不——甘——永——絕——人——倫——天——倫——!”
其聲悲愴,蘊藏著一個丈夫、一個父親最深的絕望與憤怒,竟引動體內殘存的一絲源自白娘子渡給他的本源妖力與人間至情,形成無形衝擊!捆仙玄鐵鎖嗡嗡震顫,周身罡風為之凝滯一瞬!悲憤之氣,直衝霄漢,隱隱撼動三十三天!
此等“咆哮天闕、詆毀天規”的大逆之舉,瞬息驚動諸天!
緣起西天·法海悟禪
西天靈山,大雷音寺側,一清淨蓮台。法海禪師,昔因降伏白蛇、衛護金山之功,證得“伏魔羅漢”果位。然其金身雖塑,禪心深處,卻總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滯礙。昔日金山寺前白蛇那絕望淒厲的眼神,雷峰塔下沉寂的怨氣,乃至最後金缽自碎時那解脫的佛光……常於定中浮現。
恰在許仙悲號響徹天界邊緣之際,法海於禪定中靈台劇震!他“看”到了織愆雲窟內形容枯槁、十指染血的白素貞,“看”到了窟外被鎖跪地、仰天泣血的許仙,更“聽”到了那字字泣血的控訴!同時,人間景象亦如走馬燈般掠過:狀元許仕林,已垂垂老矣,子孫滿堂,正於西湖之畔雷峰塔舊址今建“報恩祠”)主持其百卅五歲壽辰,四代同堂,其樂融融。然老者目光常凝望天際,喃喃低語:“父親、母親……不孝兒……恐今生難見矣……”壽宴喜慶之下,深藏無儘孺慕之思與生離死彆之憾。
天上地下,兩幕慘景,同時衝擊法海靈台!
刹那間,因果貫通!法海如遭雷擊,猛地睜開雙眼,羅漢金身光芒明滅不定: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昔日金山執杵,自詡衛道,實乃我執深重,嗔心熾盛!以雷霆手段,行偏頗之事,鑄下重重冤孽!”
>“白蛇水漫金山,生靈塗炭,固有罪愆,然究其本源,皆因老衲強拆姻緣、步步相逼所致!此乃老衲之‘因’!”
>“今觀彼等,位列仙班亦不得解脫,受困於更甚於雷峰塔之天規牢籠!父子仙凡永隔,夫妻咫尺天涯!此等‘仙罰’,豈非比老衲當日所為更酷烈百倍?此皆由老衲昔日種下之惡‘因’,綿延至今結出之苦‘果’!報應不爽,誠哉斯言!”
>“我佛慈悲,普度眾生。然老衲一生,以‘伏魔’為名,所行卻多生執障,阻斷情緣,實乃背離佛之本懷!此身此位,受之有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徹大悟,悲憫之心如海潮洶湧。法海禪師麵容肅穆,眼中再無半分伏魔煞氣,唯有深深懺悔與決絕: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昔日冤孽由我起,今日當由我終!”
>“願以此身,化渡厄之舟!舍此金身,消爾等劫數!補我罪愆!”
話音落,法海禪師周身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璀璨佛光!非是金剛怒目之威,而是大慈大悲、大懺悔、大勇猛之柔光!他竟自毀數百年苦修而成的羅漢金身,將畢生功果與精純佛力,化作兩道溫暖浩瀚的金色洪流!
一道佛光,如天河倒瀉,穿透重重雲海,精準注入織愆雲窟!白娘子頓覺一股溫和浩瀚之力湧入體內,疲憊如潮水退去,凍裂的手指快速愈合,損耗的真元迅速恢複。那冰冷刺骨的罡風寒雲,亦被佛光中和,變得溫順柔和。織機運轉,效率倍增,玄錦光華內蘊,隱現慈悲符文。
另一道佛光,則如甘霖普降,籠罩住窟外跪地的許仙!捆仙玄鐵鎖在至純佛力下,如春陽融雪,寸寸斷裂、消融!許仙頓覺束縛儘去,渾身暖流湧動,那咆哮帶來的反噬之傷瞬間痊愈。
“南無阿彌陀佛——!”一聲悠長深遠的佛號響徹三界,帶著無儘的解脫與祝福。法海禪師的身影在佛光中漸漸淡去,最終化作點點金色光塵,散於無量虛空,唯餘一縷精純佛念,直墜凡塵西湖。
天帝震怒·仙骨墜凡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