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海自毀金身、乾預天罰之舉,與許仙咆哮天闕、白素貞受佛力加持之象,瞬間驚動淩霄寶殿!
天帝震怒,萬仙悚栗!殿中祥雲翻湧,雷霆隱隱:
>“反了!反了!白蛇、許仙,觸犯天規,不思悔改!許仙咆哮天闕,詆毀律法,其心可誅!白蛇受罪妖僧天帝視法海此舉為妖)邪力加持,瀆職之身竟得喘息,置天威於何地?更兼那法海,自毀金身,擾亂天序,其行可鄙!此三者,皆乃藐視天庭、動搖天基之大逆!”
>“傳朕旨意:白素貞、許仙,孽根深種,屢犯天條,更兼引動佛門孽僧自毀金身,擾亂三界秩序,罪無可赦!即刻褫奪仙籍,剔去仙骨,打落凡塵!永世不得再入仙班!其名,自仙籍玉冊永除!”
旨意如雷霆,不容置辯。天將如狼似虎,押解白、許至南天門外“墮仙台”。行刑仙官麵無表情,手持“剔骨戮仙刃”,寒光一閃!
劇痛!非血肉之痛,乃生命本源被剝離之痛!仙光自二人體內被強行抽離,化作點點星屑消散。仙肌玉骨褪去,靈台慧光蒙塵。曾經移山倒海、點石成金的仙家神通,儘數化為烏有。唯剩最本源的一點靈識與那刻骨銘心的記憶情感未滅。
“許郎!”“娘子!”二人於劇痛中緊握雙手,十指相扣,眼中無懼,隻有解脫與相守的決然。
“寧為凡塵連理枝,不做雲端陌路仙!”白素貞朗聲長吟,聲蕩九霄。許仙亦大笑:“好!娘子!我們回家!回西湖去!”
天將冷酷一推,兩道失去仙光護體的身影,如流星隕落,直墜向那蒼茫大地、浩渺人間!
終卷:情絲織就補天錦
仙骨既剔,凡軀脆弱。自九霄雲外急墜而下,罡風如刀,足以將尋常肉身撕成碎片,魂飛魄散!
千鈞一發之際,二人墜落之軌跡正下方——西湖湖心深處,異變陡生!
百年前,法海自毀金缽,碎片飛濺入湖。其中最大一片,沉於湖底淤泥。此缽本為佛門至寶,雖碎,然一點精純佛性不滅。又經西湖千年水脈靈韻滋養,更承法海自毀金身時,那縷蘊含大懺悔、大慈悲的精純佛念跨越時空融入,竟於湖底悄然生根發芽,長成一片奇異茶樹!其葉青翠欲滴,隱現金色脈絡,散發清冽異香,蘊含佛性與靈性。
此刻,感知舊日“因果”之主白、許之劫因法海起,佛念亦因解其劫而來)危在旦夕,更感白、許二人墜落時那至死不渝的深情與不屈意誌,湖底佛性茶樹驟然光華大盛!萬頃碧波之下,無數青翠茶葉自行脫落,化作億萬點碧綠光星,裹挾著清涼溫潤的佛力與西湖千年靈韻,如逆流銀河般衝天而起!
碧光後發先至,於萬丈高空穩穩托住下墜的白、許二人!茶葉聚散,柔韌綿長,層層卸去下墜萬鈞之力。二人如墜入無邊荷葉之中,隻覺清涼氣息包裹周身,傷痛儘消,安然無恙。佛光碧葉托著二人,緩緩降於西湖煙波之上,足踏清波,如履平地。
劫後餘生,立足湖心。四顧唯水天一色,三潭印月、雷峰塔新修之塔)遙遙在望。前塵往事,天上人間,百載滄桑天界百餘日,人間百餘年),如夢如幻。白素貞凝視許仙,雖仙骨已失,容顏稍染風霜,然眼中情意更勝往昔。許仙亦回望妻子,劫波度儘,唯餘慶幸。
白素貞忽心有所感,抬首望天。雖為凡軀,然那“雲錦司織”的職司烙印,以及對雲霞氣機的本能領悟猶存。她素手輕揚,無需仙力催動,竟引動西湖之上氤氳水汽與落日餘暉,絲絲縷縷的雲霞之氣自然彙聚於指尖,輕盈靈動,雖無仙家磅礴,卻柔韌綿長,生機盎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許仙福至心靈,俯身掬起一捧湖水,水中正漂浮著數片那佛性茶樹所化的青翠茶葉。茶葉入手溫潤,隱透金光,一股清涼安神的佛力與西湖靈韻透掌而入。他心念一動,將茶葉輕輕一灑。
奇妙之事發生!白娘子引來的雲霞之氣為“經”,許仙揮灑的佛性茶葉為“緯”,二人目光交彙,情意相通,心意相合。無需言語,四手翻飛,竟在這湖光山色之間,以情為引,以念為梭,憑空“織”動起來!
雲霞之柔,茶光之韌,情意之堅,三力交融。頃刻間,一幅非錦非帛、非雲非霧、非光非影的奇妙“織物”自二人手中流淌而出。它遇風則長,遇水則融,輕盈縹緲,瞬息彌漫覆蓋了整個西湖及其周邊山巒!
西湖靈境·情動三界
奇景,現矣!
三潭印月:清波如鏡,不僅映月,更清晰倒映出雲端瓊樓玉宇、仙鶴翩躚之影,天上人間,虛實相生,界限模糊。
斷橋殘雪:橋麵積雪之上,瑞氣升騰,霞光流轉,隱約凝成白蛇、許仙攜手踏雪而行之幻影,情意綿綿,曆劫不磨。
蘇堤春曉:桃紅柳綠間,點點如碎星的金光灑落,細觀之,竟是天界瑤草瓊葩的微縮光影,隨風搖曳,暗香浮動。
雷峰新塔報恩祠):塔身祠宇)籠罩在柔和霞光中,隱有梵唱低回,非佛非道,乃情之頌歌。祠內許仕林所立父母牌位,竟生溫潤玉澤。
龍井茶田:受此靈雲霞靄滋養,茶樹枝葉愈發青翠,新芽勃發,葉脈隱現金絲。衝泡後,茶湯澄碧,香氛獨特,入口甘醇,細品竟有雲霞之幻、佛性之寧、情意之暖,滌煩忘憂,世人驚為神品,謂之“情天雲霧茶”。
此異象,非徒具其表。靈雲蘊藏之力,溫和浩大:
>染疾者沐其氣息,沉屙漸消;
>修行者吸其靈韻,瓶頸鬆動,心魔退散;
>草木沾溉,生機勃發;
>凡人處此境中,心緒寧和,煩惱暫消,更覺情之珍貴。
祥瑞之氣,沛然莫禦,上衝霄漢,彌漫六合,驚動三界神佛!
人間·百歲人瑞慶奇緣
異象生時,西湖畔“報恩祠”內,正舉行一場罕見盛典。今日乃前朝狀元、官至太師、德高望重的許仕林一百三十五歲壽辰!仕林一生顯赫,子孫繁衍,五世同堂,門生故舊遍天下。皇帝感其德壽,特賜“人瑞”匾額。此刻祠內,壽幛如雲,賀客如潮。
然鶴發童顏的老壽星許仕林,雖端坐主位,接受兒孫叩拜,目光卻常飄向祠外西湖煙波,眼底深處藏著難以言喻的落寞與期盼。百載光陰,雙親音容笑貌從未淡忘。他深信父母位列仙班,然仙凡永隔,此生再難相見,實為最大憾事。
忽有家人狂奔入祠,語無倫次:“太……太公!湖……湖上!神仙!神仙顯靈了!”滿堂皆驚。許仕林心念一動,在子孫攙扶下,疾步至祠外臨湖高台。
但見湖上霞光萬道,雲蒸霞蔚,前所未見之奇景鋪陳眼前。更於那絢爛雲靄深處,清晰地浮現出兩道人影:男子青衫磊落,溫文爾雅;女子白衣勝雪,仙姿綽約——正是其魂牽夢縈的父母形容!雖隔百年,容顏與記憶中彆無二致!
許仕林渾身劇震,如遭電掣!百歲人瑞,此刻竟如孩童般,老淚縱橫,掙脫攙扶,朝著湖心方向,推金山倒玉柱般拜伏於地,用儘畢生氣力,發出泣血般的呼喊:
>“父——親——!母——親——!不——孝——兒——仕——林——在——此——拜——見——雙——親——啊——!”
呼聲蒼涼悲愴,穿透重重雲靄,直抵湖心。
白素貞與許仙,正沉浸於共織“情天雲錦”的奇妙境界,聞得這穿越百年光陰、飽含無儘思念的呼喚,如遭雷擊!猛地轉頭望向聲音來處——報恩祠高台上,那白發蒼蒼、伏地痛哭的老者!
血脈相連的悸動,瞬間貫通!無需辨認,那眉宇間的文秀,那眼神中的孺慕,正是他們當年繈褓中離彆、而今已成百歲人瑞的愛子——許仕林!
“仕林吾兒!”白素貞與許仙同時驚呼,熱淚奪眶而出!百載仙凡相隔,骨肉分離之痛,重逢之喜,儘在此一望之中!雖因靈雲阻隔,暫不能相擁,然那彌漫天地的“情天雲錦”,正是連接彼此最堅韌的橋梁!情之所至,仙規天塹亦化通途!
白素貞緊緊握住許仙之手,望向高台上泣拜的愛子,又環視這因他們之情而煥發絕世靈韻的西湖山水,眼中含淚,唇邊卻綻開如釋重負、無比欣慰的笑容,清聲長吟,響徹湖山:
>“吾道成矣!情之所至,金石為開!此心光明,何須仙籍為憑?此湖靈韻,便是我等不朽之碑!此情此景,即是永恒!”
自此,西子湖畔常年靈雲繚繞,非雨非霧,乃情絲織就,融仙意、佛性、人間至情三界真味。遊人至此,沐其清風,心曠神怡;病者至此,身心康泰。龍井“情天雲霧茶”,名動天下,奉為至寶。許仙、白娘子定居湖畔,雖為凡人,然精神矍鑠,與百歲人瑞之子許仕林隔雲相望,親情融融,傳為千古奇談。法海禪師舍身成仁之德,亦被西湖百姓銘記,於湖畔建“舍利慈光亭”以誌紀念。
而“情能補天”之傳說,亦隨湖上清風,代代流轉。訴說著:縱使仙規如鐵,天塹難越,然至情至性,發於本心,堅如磐石,亦可撼動九天,織就屬於自己的不朽傳奇。雲水蒼茫間,情天終自補,西湖煙波,萬古長存此情不滅之回響。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