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警世通言:銀針誤_古風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古風故事集 > 第102章 警世通言:銀針誤

第102章 警世通言:銀針誤(1 / 1)

昔有賣油郎獨占花魁,今有針灸郎巧治心病。世事如棋,局局新,然人心古今同。餘聞金陵城北一奇事,足可為世警,遂援筆錄之。

話說萬曆三十三年,應天府有醫者姓秦名鶴齡,字鬆雲。其祖傳針灸之術,七代不輟。至鶴齡父輩,因治好了魏國公頭風,禦賜“金針秦”匾額。鶴齡年方十九,已得家學真傳,尤擅治婦人症。每日辰時坐堂,未時出診,酉時閉戶讀《靈樞經》,生活極有法度。

這年三月春寒,秦家對門搬來一戶人家。主人是位寡居的夫人,姓杜,帶著獨女玉娥並老仆三人。那玉娥年方十五,卻得了一樁怪病:每逢月圓之夜便心悸盜汗,四肢冰冷。杜夫人請遍金陵名醫,皆言脈象平和,無藥可施。

這日鶴齡出診歸來,見對門老仆攔轎求救:“我家小姐厥過去了!”鶴齡忙提藥箱往診。至繡閣,見玉娥麵如金紙,唇若覆霜。指下搭脈,但覺六脈沉細似有還無。忽瞥見妝台上一幅未繡完的鴛鴦戲水圖,針法精奇卻線色暗沉。鶴齡心念電轉,開言道:“小姐此症非尋常藥石能醫,須用祖傳‘燒山火’針法。”

杜夫人急道:“但求先生施救!”鶴齡取金針三枚,於百會、湧泉、勞宮三穴施針。不過半柱香功夫,玉娥嚶嚀轉醒,見陌生男子在榻前,羞得扯被掩麵。鶴齡退至外間寫方子,卻是“合歡皮三錢,夜交藤五錢,蘇合香一分”,又附一行小字:“切忌憂思過度。”

原來鶴齡看出這病根在心結。次日使小童打聽,方知杜家本是蘇州織造府管事,因貢品失竊案被抄家。杜老爺獄中自儘,母女變賣家產才脫罪籍。那玉娥原許配給指腹為婚的張家,如今張家翻臉退親,才致鬱結成疾。

鶴齡心生憐憫,自此常借診脈開導玉娥。有時帶些金陵小吃,有時贈本《王摩詰詩集》。玉娥漸展笑顏,偶也回贈些繡帕香囊。某日針罷,玉娥忽道:“聞說秦先生家藏‘銅人腧穴圖’,可能一觀?”鶴齡愕然:“此乃祖傳秘寶,向不示人。”玉娥垂首:“妾妄求了。”神色淒楚欲泣。

鶴齡不忍,終允她隔簾觀圖。誰知次日清晨,秦家遭賊!秘藏金針與銅人圖儘失,唯留地上一方繡著玉娥小字的羅帕。鶴齡如遭雷擊,躊躇終日,終敲響對門。杜夫人冷麵道:“小女昨夜舊疾複發,何曾出門?”玉娥隔簾啜泣:“先生莫非疑妾?”

正僵持間,忽聞馬蹄聲急。應天府差役破門而入,高呼:“杜氏母女接旨!”原來蘇州織造局新獲盜犯,招出當年貢品實係杜老爺監守自盜。今聖旨下,追沒剩餘家產,女眷沒入教坊司!

鶴齡眼睜睜見玉娥被鎖鏈拖走,鬢間還插著他贈的竹節簪。回館發現藥箱底塞著封信,墨跡斑駁:“君見此書時,妾已陷縲絏。銅人圖實父遺物,當年被秦家購得。今取回歸宗,非為背叛。蓬門未掃身先汙,來世再報金針情。”

鶴齡頹坐終日,忽拍案而起:“吾豈能見死不救!”乃傾儘家財,托關係往教坊司打點。掌事嬤嬤冷笑:“罪官之女,須得紋銀三百兩贖身。”鶴齡咬牙典當祖傳藥鋪,湊足銀兩那日,卻聞玉娥已被揚州鹽商重金買去!

原來教坊司使詐,一麵收鶴齡錢財,一麵將玉娥高價賣與他處。鶴齡憤而告官,反被杖責三十,斥為“刁醫誣告”。養傷期間,杜夫人懸梁自儘,臨終留血書:“玉娥實非吾生,乃蘇州名妓阮倩娘之女。阮氏被杜老爺始亂終棄,投河前托孤於吾...”

至此鶴齡方知玉娥取銅人圖,是為生母報仇——當年杜老爺正是用此圖穴位知識,偽造阮倩娘自儘現場。而鶴齡祖父購得銅人圖時,確曾記錄“嘉靖四十年購自杜府”。

傷愈後鶴齡散儘家財,隻身往揚州尋人。輾轉得知買走玉娥的鹽商姓鄭,早將她轉贈給淮安知府作妾。鶴齡追至淮安,卻逢知府丁憂歸鄉,攜家眷回浙江原籍。盤纏用儘,隻得在運河碼頭擺攤行醫。

這日診治個中暑的老艄公,老人感其恩,透露樁秘密:“鄭鹽商常借送美妾行賄官員,其實暗設‘美人局’敲詐。聽聞新近有個蘇州姑娘不肯就範,被關在城西彆院...”鶴齡連夜探訪,果見高牆內有人唱蘇州謠曲:“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正是玉娥聲口!

鶴齡假扮郎中混進彆院,見玉娥被鎖在柴房,手腕俱是勒痕。二人抱頭痛哭,玉娥道:“彼逼妾毒殺知府原配,妾寧死不從...”正欲相救,忽聞門外喧嘩。鄭鹽商帶家丁圍屋,獰笑:“早知你這郎中可疑!”混亂中鶴齡護著玉娥翻牆而逃,背後中箭重傷。

幸得老艄公相助,藏身漕船離淮。玉娥沿途采藥救治,鶴齡高熱中反複囈語:“針要斜刺三分...銅人圖左腋下...”玉娥心如刀絞,取出貼身收藏的銅人圖——她始終未曾變賣。依著圖中秘法施針,竟真退去鶴齡高熱。

船至蘇州,玉娥忽跪下泣告:“妾戴罪之身,累君至此。今當自首,換君清白。”鶴齡強撐病體:“吾誓與卿同生共死。”二人相擁而泣時,官差破門而入。原來鄭鹽商勾結應天府,全國海捕文書早已下達。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公堂上,按察使驚堂木拍響:“秦鶴齡,你可知劫奪官妓該當何罪?”鶴齡昂首:“大人明鑒,杜玉娥實乃杜家養女,按律不在沒官之列。”取出杜夫人血書呈上。正當爭執,忽聞鼓聲大作。蘇州織造局提督太監親臨,笑曰:“此案可結了!”

原來鶴齡途中曾治好了微服私訪的提督宿疾。更巧的是,新帝登基重查舊案,蘇州織造局冤案已然平反。堂下鄭鹽商忽暴起撲向玉娥:“賤人毀我大事!”鶴齡銀針疾射,正中其昏穴。差役從其袖中搜出與淮安知府往來密信,竟涉漕糧貪汙大案!

至此雲開月明,玉娥得複良籍。鶴齡卻婉拒提督舉薦,攜玉娥返金陵重開醫館。成婚那日,新人共捧銅人圖祭告先祖。玉娥忽指圖中暗格:“此處似有機關?”鶴齡依祖傳口訣叩擊,圖中忽彈出一卷帛書!

展帛觀之,竟是當年阮倩娘絕筆。詳述杜老爺如何用針灸手法製造假中風症狀,盜取貢品栽贓同僚。末附一首血詩:“銀針本可濟世人,奈何郎心似鐵沉。願得金針度情癡,莫使醫道蒙塵灰。”

鶴齡歎道:“原來祖父購此圖時,早知杜家冤情。”遂將帛書呈交官府,徹底洗刷杜氏冤屈。次年開設“金針堂”,專收貧苦子弟習醫。玉娥主持女科,尤擅針灸治心疾。夫婦共撰《銀針啟秘》三卷,序言道:“醫者仁心,金針度人。今公開祖傳秘法,惟願天下無不可醫之疾,無不可救之心。”

後人有詩讚曰:一枚銀針定死生,半卷帛書雪冤情。莫道風月隻誤人,金針度處鬼神驚。

尾聲

餘訪金陵金針堂,見壁上懸聯“欲下金針須洗手,要看玉臂莫藏奸”。秦公夫婦俱已古稀,猶坐堂問診。玉娥婆婆笑指銅人圖:“此物輾轉七代,終成公器。”乃知世傳“銀針誤”實為“銀針悟”也。今錄此篇,惟願世人莫被私心誤了慧眼耳。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成親夜換嫁後,將軍的白月光殺瘋了 HP:沒有選擇 快穿:誰要當炮灰?女配她不乾了 八零旺夫:搞廠帶娃雙開掛 穿成霸總文裡的惡毒女配後我擺爛 星海移民計劃 大唐狄仁傑之裂國 詭異複蘇從精神崩壞開始變強 渣夫讓我守空房,我嫁太子顯懷了 父子另娶我另嫁,短命夫君長命百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