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開時,陰陽分際,清濁始判。至濁之氣沉於九地之下,聚於黃泉之眼,受地脈萬年滋養,漸化人形,自號鬱壘。彼時輪回未立,萬靈無歸,孤魂遊蕩於天地。鬱壘發大宏願,欲立幽冥秩序,乃踏九幽之地,曆三萬六千劫,每劫四萬八千年。
這日,鬱壘行至酆都山巔,見玄氣自地脈湧出,有玄龜負圖而至。展圖觀之,乃天地至濁之氣凝結的《幽冥法典》。正參悟時,忽聞陽世哭嚎動天,舉目望去,但見刑天舞乾戚,斬首後怨氣不散,化作萬丈凶靈吞噬生魂。鬱壘歎道:“陰陽有序,豈容凶頑亂序。”
遂取九幽玄鐵為骨,采黃泉真水為血,折冥河畔彼岸花為經脈,煉就一柄幽冥杖。杖成之時,十八層地獄齊震,萬鬼哀鳴。鬱壘持杖直上陽世,與刑天戰於常羊山下。凶靈雙乳化目,臍化口,噴吐怨火,鬱壘展幽冥杖引動九幽之氣,鬥到激烈處,忽見鬱壘頭頂現出玄色慶雲,其中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竟是勘破了幽冥道果。
刑天見勢不妙,欲遁入歸墟,卻被幽冥杖定住元神。正當要滅其根本時,東方忽現青光,有道人乘青牛而來,言道:“怨氣本為天道一環,不如鎮於枉死城中,以全因果。”鬱壘稽首應諾,自此奠定陰陽秩序。
鴻鈞道人顯聖,冊封鬱壘為“九幽拔罪天尊陰曹地府至尊陰天子”,統轄幽冥,執掌輪回。登基之日,十八層地獄鐘鼓齊鳴,十殿閻羅獻生死簿,地藏王呈業鏡,三界鬼神齊聚森羅殿。
然地府初立,百廢待興。陰天子首頒陰律四百九十款,設孽鏡、鐵圍、寒冰、蒸籠等十八獄,又立牛頭馬麵勾魂,黑白無常索命。卻不想鬼卒久居散漫,常有徇私之事。
這年陽世戰亂,枉死之魂充塞黃泉路,奈何橋頭怨氣衝天。冤魂哭號直達森羅殿。陰天子震怒,召十殿閻羅問罪。秦廣王伏地請罪:“非臣等瀆職,實是輪回司判官私改生死簿,將陽壽未儘的戰將提前勾魂。”
陰天子命孽鏡台照察,果見某朝大將年僅三十暴斃,而判官正是其前世仇家。陰天子冷笑:“朕初掌幽冥,便有人試探天威。”即命鐘馗布下天羅地網,將輪回司判官削去頂上三花,打入畜生道。又親執幽冥杖,將私改的生死簿一劈為二:“陰陽有法,豈容徇私!”言畢口含天憲,敕令十殿閻羅即刻重審冤魂。
但見十殿閻羅現出萬丈法身,孽鏡台照徹前世今生。崔判官執筆,陸判官錄案,孟婆奉湯,鬼差引路。頃刻間冤魂得償,怨氣消散。亡魂望殿叩拜,感念聖恩。
此事方了,地藏王來報:“十八層地獄刑具損壞,恐是怨氣侵蝕。”陰天子親往察看,但見刀山崩裂,油鍋冷卻。運慧眼觀之,竟見一絲若有若無的魔氣纏繞。遂召太乙救苦天尊共查,發現乃當年刑天殘存怨念,附於刑具之上,欲壞地府根基。
陰天子沉吟片刻,取黃泉真水混合三昧真火,以九幽玄冰淬煉七七四十九日,煉成“鎮獄玄鐵”。重鑄十八層地獄刑具,魔氣儘消。地獄重歸肅穆,刑具煥然一新。
正值中元鬼節,陰天子特開孟蘭盆會。十殿鬼王獻藝,鐘馗舞劍,判官題詩。卻見黑山老妖率萬鬼衝擊鬼門關,擾亂法會。陰天子本欲遣陰兵擒拿,忽心有所感,歎道:“此妖乃古戰場怨氣所化,與朕同源而生,滅之可惜。”遂請地藏王施法點化,鎮於枉死城下,留待日後超度。
三界稍定,陰天子忽感道心波動,知是塵緣未了。原來當年曆劫時,曾有一世為陽間書生,與賣豆腐的老翁有半師之誼。如今老翁轉世七次,今生投在江南為獄卒,正值困頓。陰天子乃化做遊方道士,降臨凡間。
但見牢獄陰森,囚犯麵無人色。打聽方知,此地遭了“冤獄”之災——清白之人無故入獄,惡徒反而逍遙。陰天子夜宿城隍廟,運神通探查,見一黑氣盤踞縣衙。原是當地縣令勾結妖道,在公堂下埋了迷心符,欲逼百姓獻金銀贖人。
陰天子假意應征師爺,被引至密室。見妖道正煉邪法,供桌上擺著七盞魂燈。陰天子現出真身,喝曰:“朕掌陰陽,豈容邪祟害民!”妖道大驚,化黑風而逃。陰天子屈指一彈,幽冥杖分身追出三千裡,將妖道釘在泰山絕壁。又取三光神水灑向牢獄,冤屈得雪,囚犯重見天日。
百姓感念,欲為道士立生祠。陰天子笑而不受,踏雲而去時,空中飄落鐵卷一枚,上書《洗冤錄》。百姓方知遇陰天子臨凡,望空叩拜不已。
返回地府途中,忽見忘川河逆流。巡河夜叉來報:“奈何橋被怨靈衝垮,輪回中斷。”陰天子蹙眉:“朕已敕封忘川河神,何鬼敢亂輪回?”親臨忘川,見萬千怨靈現出猙獰麵目,竟是古戰場未超度之魂作亂。
陰天子脫去九章法服,現出幽冥道體。頭頂現出玄色慶雲,其中三花旋轉,五氣結成華蓋。也不用法寶,隻將右手一指,喝聲:“定!”忘川河水頓止逆流,萬丈波濤平如鏡麵。怨靈噴吐本命怨火,陰天子張口一吸,竟將怨火儘數吞入腹中,運九幽真火煉成一顆怨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汝等含冤而死,然亂序害人,罪加一等。”陰天子歎道,將怨珠擲還。怨靈被自家怨火所傷,現出原形——竟是蚩尤戰敗時,陣亡將士的執念所化。陰天子取八景宮燈,將其超度於北陰山,永世不得出。
河神感激涕零,獻上定河神針。陰天子笑道:“此物合該另遇明主。”命河神好生保管,日後自有緣法。
剛回森羅殿,忽感心潮湧動。掐指一算,原是當年鎮壓刑天時,其一絲殘魂附在幽冥杖上,潛入地府。此刻正蠱惑執掌生死簿的判官,欲篡改輪回法則。
陰天子急赴孽鏡台,見判官雙目赤紅,正在篡改功過簿。原來魔魂欲亂三界輪回,使善人惡報,惡人善終,從根本上動搖地府氣運。
“道友迷了。”陰天子輕歎,頭頂現出混沌珠,照定判官元神。那魔魂尖嘯欲逃,被陰天子一掌罩住。卻不料魔魂竟自爆本源,汙了三百條陰律。陰天子不惜損耗本命元氣,口吐真言,字字化成黑色符篆,將破損陰律逐一修補。
忽見一道陰律崩裂,化作流光墜向凡間。陰天子分神追趕,見那流光投生在一書生之妻腹中。來年此子降生,取名包拯,日後將成為鐵麵無私的判官,補全人間法度——此乃後話。
修補陰律畢,陰天子元氣大傷,閉關九九八十一日。出關時忽見三界怨氣升騰,原是人間帝王失德,冤獄四起。陰天子欲降天罰,地藏王諫曰:“天道無為,人道自強。若事事乾預,反失造化之機。”
陰天子頷首:“善。”乃命鐘馗降世,斬妖除魔;遣判官下凡,明斷冤獄;又讓十殿閻羅節製生死,使惡人之地疫病橫行。不過三年,民心歸附有德之君,天下重歸太平。
這日巡視奈何橋,見孟婆坐望陽世,麵有憂色。問之,乃思凡間親人。陰天子感其真情,特準每年清明鬼門大開。卻不想開此先例,引得地府鬼差皆動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