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判時,陰陽始分際。西極昆侖山巔,有至陰之氣凝結如霜,受月華萬年滋養,漸化人形,自號太真。彼時天地無序,弱肉強食,女仙多受欺淩。太真發願立陰柔之道,護佑眾生,遂采玉山玄石,飲醴泉甘露,曆九千九百次月缺月圓。
這夜恰逢太陰星君巡天,月華如練垂照玉峰。太真於瑤台靜坐,忽見東方紫氣蒸騰,有青鸞銜玉冊而至。展卷觀之,乃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凝結的《太陰真經》。正參悟時,忽聞山下悲聲動地,垂目望去,但見相柳九頭妖魔肆虐人間,專食女子嬰孩。太真怒道:“陰陽本一體,豈容邪祟摧折坤元!”
遂取昆侖玄冰為骨,采三光神水為血,折琅玕仙樹枝為經脈,煉就一柄昆侖鏡。鏡成之時,西天萬霞齊放,百鳥朝賀。太真持鏡直下凡塵,與相柳戰於弱水之濱。妖魔九首噴吐毒焰,太真展鏡反射日月精華,鬥到酣處,忽見鏡中顯化周天星辰,竟映出相柳真靈所在——原是共工怒觸不周山時,濺入西海的一滴汙血所化。
太真口誦真言,鏡光如練鎖住九首。正要滅其元神時,忽聞天外仙樂縹緲,有老者乘玄鶴而來,言道:“天地有陰陽,善惡皆造化。不如鎮於昆侖山下,以鎮地脈。”太真頷首應諾,鏡光化作九道金鎖,將妖魔壓入地底。自此西土安寧,女仙得庇。
鴻鈞道人顯聖,冊封太真為“西華至妙昆侖太真九光龜台金母元君”,執掌陰靈之氣,庇佑天下女子。登位之日,瑤池萬蓮盛開,青鸞獻舞,素女奏樂,三界女仙齊聚蟠桃園。
然瑤池初立,綱常未定。金母首立女仙戒律七十二款,設姻緣、孕育、醫藥、紡織四部仙司,又命十二月花神司節令,三十六禽星掌造化。卻不想仙娥久居散漫,常有情劫難渡之事。
這年人間疫病橫行,女子多遭產難,嬰孩夭折無數。百姓向西叩拜,香煙繚繞直達瑤池。金母震怒,召痘疹娘娘問罪。娘娘伏地泣告:“非臣瀆職,實是瘟部天尊私改疫簿,將本該散於四時的瘟癀聚於一時爆發。”
金母命玄女查探,果見東海某城瘟神肆虐,而城隍正是瘟部天尊凡間甥婿。金母冷笑:“瑤池初開,便有人試探慈心。”即命九天玄女布下離焰陣,將瘟部天尊削去五百年道行,貶下凡間。又親執昆侖鏡,照徹疫簿本源:“生生之德,豈容私篡!”言畢口含天憲,敕令百花仙子即刻降下甘露。
但見十二花神現出萬丈法身,手提花籃灑落甘霖。藥王施針,醫聖配方,產婆神助產,乳母神哺嬰。頃刻間疫病消退,母子平安。產婦望西叩拜,感念聖恩。
此事方了,嫦娥來報:“月宮桂樹無故枯萎,恐是太陰失序。”金母親往察看,但見月桂落葉紛飛,蟾宮清冷。運慧眼觀之,竟見一絲若有若無的濁氣纏繞。遂召太陰星君共查,發現乃當年相柳殘存妖氣,附於月兔之身,欲壞太陰本源。
金母沉吟片刻,取瑤池蓮藕混合月華精魄,以三昧真火煆燒九九八十一日,煉成“淨月琉璃盞”。持盞繞桂樹三周,灑下清輝,妖氣儘消。月桂重煥生機,花開萬朵,香溢廣寒宮。
正值嫦娥誕辰,金母特開月光法會。四海龍女獻珠,湘妃鼓瑟,麻姑獻壽。卻見天蓬元帥醉酒調戲嫦娥,擾亂清境。金母本欲遣玄女擒拿,忽心有所感,歎道:“此人乃天河元帥,掌管八萬水軍,罰之恐亂陰陽平衡。”遂請老君施法貶下凡間,留待機緣重修。
三界稍定,金母忽感心緒不寧,知是塵緣未了。原來當年化形時,曾得一凡間織女贈以天衣殘片。如今織女轉世九次,今生投在蜀地為繡娘,正值困頓。金母乃化做貧婦,降臨凡間。
但見蜀錦失色,繡娘麵黃肌瘦。打聽方知,此地遭了“絕針”之厄——繡花針觸絲即斷,戶戶絕收。金母夜宿蠶神廟,運神通探查,見一黑氣盤踞織女祠。原是當地官府勾結妖道,在神像下埋了斷腸咒,欲逼百姓獻少女祭祠。
金母假意應征祠祝,被引至密室。見妖道正煉七煞陣,供桌上擺著七枚血針。金母現出真身,喝曰:“朕掌坤元,豈容邪祟害女!”妖道大驚,化黑煙而逃。金母拔下玉簪,化作萬丈青光追出五千裡,將妖道釘在峨眉山金頂。又取三光神水灑向桑田,蠶寶寶重吐彩絲,繡娘得續生計。
繡娘感念,欲為貧婦立長生牌位。金母笑而不受,踏雲而去時,空中飄落玉簡一枚,上書《天工織譜》。百姓方知遇王母臨凡,望西叩拜不已。
返回瑤池途中,忽見南海濁浪滔天。巡海夜叉來報:“龍女遭鮫人圍困,珊瑚宮危在旦夕。”金母蹙眉:“朕已敕封四海龍女,何妖敢犯瑤池?”親臨南海,見鮫人現千丈妖身,手持分水刺興風作浪。原來竟是上古女醜遺族,欲奪龍珠修煉邪功。
金母解下九霞披帛,現出太陰法體。頭頂現出月輪寶光,其中玉兔跳躍,蟾蜍吐納。也不用法寶,隻將左手一指,喝聲:“靜!”萬裡波濤頓作琉璃,千丈海溝平如鏡麵。鮫人噴吐本命玄冰,金母張口一吹,竟將玄冰儘數化為溫泉,運太陰真水煉成一顆冰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汝本海中靈族,何故自棄大道?”金母歎道,將冰珠擲還。鮫人被自家寒氣所傷,現出原形——竟是顓頊絕地天通時,失落人間的一支水族。金母取八寶琉璃瓶,將其收服置於南海之眼,令其守護龍宮。
龍女感激涕零,獻上定海神珠。金母笑道:“此物合該鎮守南海。”命龍女好生保管,永鎮水族。
剛回瑤池,忽感心弦震動。掐指一算,原是當年鎮壓相柳時,其一絲殘魂附在昆侖鏡上,潛入仙宮。此刻正蠱惑執掌姻緣的月老,欲亂紅線姻緣。
金母急赴姻緣殿,見月老雙目迷離,正在篡改姻緣簿。原來妖魂欲亂三界情緣,使人間夫妻反目,母子成仇,從根本上動搖瑤池氣運。
“道友癡了。”金母輕歎,頭頂現出月精輪,照定月老元神。那妖魂尖嘯欲逃,被金母一袖罩住。卻不料妖魂竟自爆本源,汙了七十二道姻緣線。金母不惜損耗本命元氣,口吐真言,字字化成銀色符篆,將錯亂紅線逐一修正。
忽見一道紅線崩斷,化作流光墜向凡間。金母分神追趕,見那流光投生在一漁家女腹中。來年此女降生,取名孟婆,日後將成為熬製忘情湯的使者,補全輪回法度——此乃後話。
修正紅線畢,金母元氣大傷,閉關七七四十九日。出關時忽見三界怨女哭嚎,原是人間帝王選美,強拆姻緣。金母欲降天罰,九天玄女諫曰:“坤道自然,人道自擇。若事事乾預,反失造化之機。”
金母頷首:“善。”乃命嫦娥降世,傳授女紅技藝;遣織女下凡,教導桑麻之道;又讓十二月花神節製花期,使暴君之地百花凋零。不過三載,女子得揚眉吐氣,人間重煥生機。
這日巡視天河,見織女坐望凡塵,麵有憂色。問之,乃思凡間牛郎。金母感其真情,特準每年七月七日鵲橋相會。卻不想開此先例,引得瑤池仙女皆動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