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寶篆奇緣_古風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古風故事集 > 第125章 寶篆奇緣

第125章 寶篆奇緣(1 / 1)

詩雲:

紫府玄文隱翠微,塵寰誰解個中機?

莫道精誠金石透,從來造化最稀奇。

話說永樂七年,蘇州府吳江縣有個書生姓陶名允明,表字昭文。祖上原是洪武朝翰林學士,傳下滿架藏書並一方古硯。這允明年方十九,生得玉山朗朗,目若明星,隻是時運不濟,父母早亡,守著城外三畝薄田、半架殘書度日。

這年清明,允明祭掃歸來,見雨打桃花落滿徑,正自嗟歎,忽見青石縫中透出金光。撥開看時,卻是個鎏金銅盒,刻著蝌蚪符文。盒中藏有羊皮卷,上書《太乙寶篆》四字古篆,內中圖文皆用朱砂繪就,雲霞明滅間似有靈光流動。

允明知是異寶,連夜秉燭研讀。原來此卷乃漢末左慈所傳,載有呼風喚雨、點石成金諸般法術。末頁朱筆警告:“修此法者,非大德行不得善終。”允明笑道:“子不語怪力亂神。”便將寶篆供於案頭,依舊苦讀詩書。

豈料三日後怪事頻生:先是灶台米甕無端盈滿,繼而殘破窗紙自補如新。這夜允明抄書困倦,伏案小憩,朦朧間見寶篆騰空展開,朱文化作紅衣童子揖道:“小奴乃書靈雲篆,感君正氣,願供驅策。”允明驚覺,竟是南柯一夢。

次日有媒婆上門,說是城中沈員外欲招西席。這沈萬金原是徽州鹽商,捐得員外郎銜,宅邸連雲,仆婢成群。獨生女名喚瓊英,年方二八,精通詩畫,隻是體弱多病。允明正愁生計,便應了館約。

誰想進了沈府才知端倪:那瓊英小姐居所竟有武師把守,繡樓門窗皆鑲鐵板。老仆悄言:“小姐去歲中秋墜樓,醒來便得離魂症,時常夜半作男子聲叱吒。”允明教書時,見瓊英果然目滯神呆,唯談及丹青時眸中偶現靈光。

這夜允明批課業至三更,忽聞西園哭聲淒切。循聲見瓊獨立於枯井邊,作揖道:“陶先生救我!我本揚州舉子張子衡,去年赴考途中被沈萬金謀財害命,拋屍此井。冤魂附於小姐之身,求先生申冤!”言畢昏厥在地。

允明驚駭欲逃,卻見寶篆自袖中飛出,朱文照徹井底——果有白骨森然!正猶豫間,聞得腳步聲響,急忙背起小姐躲入假山。來者正是沈萬金與管家,持刀查看井口:“方才明明聽見人聲...”

允明待其離去,忽覺掌心灼熱。展看寶篆,現出新文:“速往縣衙擊鼓,自有神助。”當下咬牙背起瓊英,逾牆而出。才至衙前,恰逢按察使微服夜巡,當即接下狀紙。

卻說沈萬金見事敗露,重金賄賂知縣,反誣允明妖術惑眾。公堂上劍拔弩張時,忽聞雷聲大作,寶篆自允明懷中飛出,當空展現血書:“永樂六年八月十五,沈萬金劫我紋銀三百兩,斷喉於枯井!”字跡正是張子衡筆跡。

滿堂駭然間,井中白骨竟自行飛至公堂,頸骨刀痕宛然。沈萬金癱軟伏罪,秋後問斬。瓊英小姐蘇醒後全不記前事,隻道:“恍惚見金甲神人喂我紅丸。”沈夫人感念恩德,欲將瓊英許配允明。

新婚夜,允明揭蓋頭時驚見瓊英眸中異光:“陶郎莫怕,我乃寶篆書靈。張子衡冤魂已超生,特借小姐身軀報恩。”言罷取出金盒:“此乃左慈遺寶‘五雷印’,可鎮妖邪。然三年後必有大劫,須往龍虎山求張天師化解。”

允明依言收藏法印,夫妻恩愛日甚。次年瓊英誕下雙胞胎,取名陶玄、陶素。恰逢永樂帝征召方士,有番僧獻“移山填海”之術。允明仗義執言,以五雷印破其幻術,被薦入京任欽天監博士。

豈料番僧懷恨,暗將詛咒符籙埋於陶宅地基。一夜雷電交加,瓊英突然披發跣足,取剪刺向嬰孩!允明急祭五雷印,見妻子眼中紅光掙紮:“妾身被妖僧咒力所控,快用寶篆鎮我元神!”允明淚如雨下,不得已施法將瓊英魂魄封入古硯。

次日番僧率東廠緹騎拿人,誣允明以妖術害妻。詔獄之中,允明忽見硯台滲血,浮現瓊英血書:“妾魂暫寄硯中,夫速攜兒南逃。三年後重陽,錢塘江口有舟相接。”當下獄牆無故崩塌,允明負雙子逃出京師。

輾轉至杭州時,玄素二子染疫。允明典當衣衫買藥,昏倒斷橋邊。蒙漁家女阮氏相救,延醫診治。阮氏名喚阿蘅,原是放鷺舟人家女兒,雖布衣荊釵,卻通曉岐黃之術。精心調治半月,二子漸愈。

允明感其恩德,幫襯漁市記賬。這日清算魚稅,忽見市舶司文書中有“番僧貢禮”字樣,細查竟是那妖僧奉旨出海求仙!夜觀天象,見妖星犯帝座,急修血書托驛卒送京。誰知驛卒竟是東廠暗探,當即引來追兵。

倉皇逃竄間,允明負子跳入錢塘江。恍惚見瓊英踏浪而來,拋下珍珠傘:“妾已求得太乙真人說情,許借東海龍宮暫避!”但見波濤分道,蝦兵蟹將迎入水晶宮。龍王笑道:“張天師早傳法旨,留君教養龍子三年。”

宮中無日月,允明教二子讀書,兼修寶篆道法。忽一日蝦將來報:“妖僧蠱惑聖駕東征,船隊已至琉球!”允明掐指一算,急求龍王:“明日午時必有海嘯,願借分水犀救駕。”龍王歎道:“此乃天劫,然念君仁義,可遣贔屭負君往。”

但見巨龜劈浪而行,恰遇龍卷風摧折寶船。允明祭五雷印鎮住風浪,妖僧作法引來巨鯨。正危急時,懷中寶篆飛化金網,罩住妖僧。忽聞仙樂悠揚,瓊英乘丹鶴而至:“天師法旨:妖僧本蓬萊守鶴童子,私逃人間,今押返受審。”

永樂帝驚魂甫定,見允明救駕有功,赦免前罪。忽有禦史呈上密卷:原是番僧詛咒案真相大白,東廠督主亦牽連下獄。帝欲加封允明,卻見夫妻相攜拜辭:“臣願辭官歸隱,守護寶篆。”

歸途過吳江,見沈夫人已出家為尼。夜宿老宅時,古硯忽然開裂,瓊英魂魄嫋嫋而出:“妾塵緣已儘,當返瑤池複命。雙兒自有阮阿蘅撫育...”言畢化作虹霓消散。允明悲慟間,聞得叩門聲,竟是阿蘅攜醫書來訪:“夢見姐姐囑我送藥。”

後允明娶阿蘅為續弦,二子狀元及第,寶篆供奉於朝天宮。百年後有人見允明騎鶴升仙,留下偈語:

玄文寶篆隱天機,滄海桑田幾度移。

但存一點精誠在,白雲深處是瑤池。

至今吳江有座“寶篆橋”,每逢雨霽,橋孔現七彩光暈。老輩人言:那是陶真人與夫人跨鶴歸來,點數人間善惡哩!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