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純陽真人傳_古風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古風故事集 > 第183章 純陽真人傳

第183章 純陽真人傳(1 / 1)

夫天地氤氳,化生群品;玄元浩渺,誕育真靈。有唐貞元間,寰宇清泰,河嶽鐘靈,乃有呂祖洞賓應運而降。其先世河東望族,祖諱渭,官至禮部侍郎,父諱讓,為海州刺史。母王夫人夢白鶴入懷而有娠,貞元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巳時,異香滿室,天樂浮空,遂誕真人於宦邸。

真人初名紹先,姿容俊逸,目有重瞳,幼時即顯異稟。七歲能屬文,出口成章,長老驚為天人。年二十,娶劉氏女為妻,雖處宦門,常懷方外之思。每於月夜獨坐庭中,仰觀星鬥,俯察龜紋,慨然歎曰:“浮生若夢,光陰如電,富貴雲煙,何足道哉!”

長慶二年,赴長安應舉。時春闈方畢,寓居酒肆,遇雲房先生鐘離權。其人虯髯皓首,形貌瑰異,烹黃粱於灶間。真人困倦假寐,忽見己身狀元及第,官至台輔,子孫滿堂。五十載顯赫,忽獲重罪,籍沒家產,流放嶺表。風雪途中方自悲泣,豁然而醒,灶間黃粱未熟。雲房笑曰:“人世榮枯,亦猶是耳。”真人頓悟,拜求度世之術。

雲房十試其心:一試貨殖損耗無慍色,二試耕鋤得金不納,三試丐者索施欣然予之,四試猛虎當前神色不變,五試豔女夜誘坐懷不亂,六試盜劫儘取反謝其恩,七試鬻器見銅不為所惑,八試瘋道誣罵怡然承受,九試洪濤泛舟危坐不驚,十試獄囚索命引頸就戮。十試皆過,雲房乃授以金丹大道、靈劍法要。

真人遂棄儒冠,更名岩,字洞賓,號純陽子。隨師隱終南山,修煉九載。初習吐納導引,能七日不食;次修胎息內觀,可百日不眠;終煉龍虎金丹,得三花聚頂。雲房臨去謂曰:“子功行將滿,當遊曆人間,積三千功、八百德,方證仙品。”

真人乃負青蛇劍,攜葫蘆酒,雲遊天下。首至洞庭湖,見蛟怪為患,波浪滔天。真人仗劍作法,書符投水,須臾風雷大作,斬青蛟於君山。湖民感德,建祠以祀。複往金陵,遇疫癘流行,真人取丹砂化水,灑雨救民,活者萬計。

至嵩山,會諸仙於石室,論道七日。西王母遣使贈蟠桃,東方朔竊酒戲仙,真人作詩雲:“朝遊北海暮蒼梧,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嶽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眾仙稱善。

過洛陽,度韓湘子。其乃韓愈之侄,本有仙緣。真人幻化老圃,種梨頃刻結實,湘子驚異求法。遂引至嵩山,授以水火既濟之術。後湘子亦證仙道,為八仙之一。

遊巴陵,三醉嶽陽樓。或顯形為乞丐,或化身為商賈,點化眾人。有酒保趙氏,侍奉殷勤,真人授以釀法,其酒遂名“洞賓春”,香溢楚湘。又度柳樹精,教其棄妖修玄,後為柳仙。

至江州,見孤苦女子白牡丹,本為瑤池芍藥仙謫凡。真人憐之,授以素女經,教其采補之法以自保。然外界訛傳為豔跡,實乃點化女真之妙道也。

元和中,遇火龍真人於廬山。得授天遁劍法,共煉雌雄二劍。雄曰降魔,雌曰斬妖,能飛取首級於千裡。真人持劍誅五毒,斬三屍,除儘天下妖魅。

嘗過羅浮山,與葛洪遺蛻論丹道;登蓬萊島,同麻姑切磋長生術。遇寒山、拾得,共參禪機;訪陳摶老祖,對弈華山。縱橫唐、宋兩朝,顯跡四百餘載。

會昌年間,武宗滅佛,真人護持僧眾,隱高僧於洞府。嘗化牧童,指引黃檗禪師;變漁翁,渡脫臨濟義玄。雖崇道教,不廢他門,顯三教合一之旨。

光啟初,江淮大旱,真人現身揚州。召雷部諸神,降甘霖三日。又於市井賣桃,病者食之即愈。有貪吏欲奪其桃,真人擲桃化石,砸毀官轎,至今揚州存“擲桃石”。

昭宗時,朱溫篡唐,真人悲憫蒼生,作《勸世歌》百篇。遊曆蜀中,度何仙姑於荷花池;至終南,引曹國舅入仙班。八仙之數漸備,常聚蓬萊共醉。

五代亂世,真人隱顯無常。嘗見之市井,負劍賣藥;或逢之戰場,度化亡魂。後晉年間,度劉海蟾,授以金蟾秘法。漢時遇鐘離,共遊華山,雲房曰:“子功行圓滿,當朝元都。”

真人乃朝覲玉帝,敕封“妙通天人”,掌群仙籍錄。然仍願下降塵寰,廣度有緣。

宋初,現身汴京,觀太祖杯酒釋兵權,笑曰:“此亦解脫法也。”太宗時,宰相呂蒙正困頓,真人贈以墨金,助其苦讀。後蒙正三居相位,建“贈金亭”以念。

真宗慕道,真人化羽士獻計,書“敕封泰山”四字,飄然而去。帝異之,遂東封岱嶽。遇牧童笛吹《華胥引》,乃真人所化,點醒真宗浮華之夢。

仁宗朝,京都疫起,真人賣藥天街,價取一文。有沈姓書生疑而不購,真人歎曰:“疑心不除,難逃劫數。”是夜書生染疫亡。包拯斷案,察異象,書“真仙顯化”榜文四門。

熙寧間,蘇軾謫黃州,真人伴遊赤壁,暗授《水調歌頭》之靈思。又度黃庭堅,教以書法真諦,山穀道人由此得道。

南渡後,顯聖臨安。孝宗妃病危,真人化醫者獻丹,妃服之立愈。求姓名,但題詩壁間:“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凡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蓋警奢靡之風也。

元世祖時,全真教盛,丘處機西行歸來,真人夜訪長春子,論道三晝夜。賜《純陽心要》,囑曰:“道脈雖興,勿忘濟世。”後全真弟子皆奉呂祖為祖師。

明嘉靖年,現身武當山,助張三豐完善太極拳法。又至青城山,點撥張天師雷法。曆朝曆代,顯化事跡不可勝紀。

其著述宏富,有《呂祖全書》《指玄篇》《黃鶴賦》傳世。詩詞歌訣千餘首,皆暗藏玄機。勸善戒惡,醫病救災,無論貴賤賢愚,有求多應。

太史公曰:觀呂祖之行跡,始以黃粱覺夢,終以紫府登真。雖遊仙籍,不忘塵世,劍度眾生,酒醒癡愚。昔如來不舍地獄,老君屢降凡間,蓋聖賢之心,皆同此惻隱也。世人或執其顯化之跡,而忘其濟世之本,豈不謬哉?若夫丹道玄妙,劍術通神,乃餘事耳。惟其悲願宏深,曆劫度人,方見真仙胸懷。今江淮猶存劍跡,嶽麓尚留詩碑,豈虛言哉!

讚曰:純陽真人,道冠群真。黃粱夢覺,紫府功成。劍光射鬥,詩氣淩雲。洞庭波靜,嶽樓月明。雖遊仙闕,常憫蒼生。千秋萬祀,永仰芳塵。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