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急縱筋鬥雲走脫,那包兒卻將唐僧三人並白馬行李儘收去了。行者半空中正自躊躇,忽見四大金剛迎麵的來。行者叫道:“來得好!下方有妖精假扮如來,快助我降妖!”金剛笑道:“我等正為此來。”即與行者回落。
至寺前,金剛擊鼓鳴鐘。黃眉怪率群妖出迎,見真金剛,心下著慌。行者舉棒便打,黃眉怪取槌相迎。戰經五十合,妖怪解搭包欲罩。亢金龍忙現法身,角鑽入包內撐住。行者趁機打入,救出師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黃眉怪見事不諧,化風欲走。被彌勒佛迎麵擋住:“孽障!偷我金鐃、人種袋,在此為惡!”那怪見本主,骨軟筋麻。彌勒揭去金鐃,收服黃眉。原來此怪是彌勒司磬黃眉童兒下界。
彌勒佛攜童兒而去。三藏心驚膽戰:“如何處處是妖?”行者道:“師父莫怕,西方路上,魔障雖多,終有破解。”師徒整頓行李,繼續西行。
行不數日,又遇一河,黑水滔天。岸石碑書“黑水河”。八戒丟石試水,沉底無聲。正愁渡間,忽見上遊撐來一舟。梢公喚道:“各位長老,可要渡河?”三藏大喜。登船方至中流,那梢公忽現本相:乃是一個鼉龍,翻浪覆舟,將唐僧撈去。
行者與八戒、沙僧踏水尋妖,至一水府。門前匾額“衡陽峪黑水河神府”。行者叫戰,鼉龍持鞭出迎。鬥經二十合,妖怪不支,逃入府中閉門不出。行者使逼水法,遣八戒、沙僧打入後門。
正鬨處,忽聽半空有人叫:“大聖莫惱,吾神來也。”但見一位金甲神人,手持銅錘,腰懸令牌。行者問:“何方神隻?”神人道:“我乃衡陽峪黑水河神。此妖是涇河龍王第九子,強占我府邸。今蒙大聖至此,乞為報仇。”行者大喜,即與河神叫陣。
鼉龍出迎,見原主,心驚膽戰。被行者一棒打翻,河神急止:“大聖饒命!此子雖惡,亦是龍種。”遂縛了鼉龍,送還西海龍王處置。河神重掌水府,興風作浪,送師徒過河。
過黑水河,又逢嚴冬。但見:彤雲密布,朔風凜凜。冷氣颼颼,大雪飄飄。師徒冒雪行路,至一山莊求宿。一老者迎入,備齋款待。忽聞內室哭聲,三藏問故。老者垂淚:“此是我女。三日前被一妖風攝去,送還後便昏睡不醒。有道人說需聖僧心肝作藥引…”言未畢,忽變臉喝叫:“動手!”
四下湧出數十莊客,各持刀杖。行者早有所備,吹毫毛變繩索,儘數捆翻。那老者現出原形:乃是個蒼狼精,躍窗而逃。行者追出,不及而返。解了定身法,莊客俱是山下百姓,被妖脅迫。
行者尋至後山妖洞,那蒼狼精正與一白狐精計議:“若得唐僧肉,延壽千年。”行者怒起,打殺群妖。二妖駕風逃竄,撞遇昴日星官巡天。星官啼鳴一聲,二妖骨軟筋麻,跌落雲頭。行者趕上,俱皆打死。
原來此處名隱霧山,折嶽連環洞。行者救出被囚百姓,焚毀妖洞。回莊報信,合家歡悅,厚贈齋糧。
師徒離莊西行,漸覺風和日暖。前方現一座大城,祥光籠罩。三藏道:“此城瑞靄千重,定是佛地。”行者道:“師父,前番教訓,不可輕入。”正說間,城頭鼓樂喧天,旌旗招展。一隊官員迎出:“西天靈山佛旨,迎請東土聖僧!”
三藏大喜,便要前行。行者細觀,見那官員腳下無影,風中帶腥。急扯住三藏:“去不得!又是假的!”話音未落,城池俱無,原是一片荒郊。半空現出一位菩薩,喝道:“孫悟空,你屢破我法,今日定要拿你!”擲下金箍兒,套住行者頭顱。
那菩薩現出原形:乃是文殊座騎青獅精。此前烏雞國曾遭行者挫辱,今特來複仇。金箍兒念動緊咒,行者頭痛欲裂。八戒、沙僧搶攻,被群妖圍住。
正當危急,西方彩雲繚繞,真文殊菩薩到來。收伏青獅,解了金箍兒。原來此怪偷下凡間,假扮菩薩。文殊致歉,攜獅奴而去。
三藏心驚肉跳:“似此多磨,何日得至靈山?”行者道:“師父差矣。正是魔障越多,功行愈深。”師徒繼續前行。
曆過多少山水,不覺又是春光明媚。前方一道大水,波濤洶湧。岸碑刻“通天河”三字。闊不見邊,深不見底。忽見水中現一老黿:“長老莫愁,我願渡你。”行者認得是當年駝渡之黿,喜道:“好,好!有勞了。”
老黿馱負師徒,平穩過河。至中流,忽問:“當年托問佛祖之事如何?”三藏愕然——當年老黿曾托問壽數,三藏竟忘得一乾二淨。老黿知未問,怒沉水底。師徒落水,經包儘濕。
慌忙上岸曬經,石上粘破數卷。三藏懊悔不已。行者道:“師父莫惱,天地尚不全,經文豈能無缺?正是應不全之奧妙。”三藏頓悟。
此後又曆數國:金平府遇犀牛精,天竺國收玉兔精,銅台府解冤獄……九九之難將滿,終至靈山。佛祖賜真經,功成行滿。
師徒駕雲東返,過通天河。老黿再至:“賀聖僧功成。”馱渡之中,忽現金光萬道——原當年落水,經文浸濕,日光映照,字字顯金。老黿得沾佛光,竟脫殼化龍,飛升而去。此是後話。
詩曰:
災星脫難曆重重,苦儘甘來大道成。
九九歸真行滿日,三三曆劫功果盈。
經傳東土開愚昧,法演西方度眾生。
聖僧曆難書難儘,留與後人作傳名。
總評:
魔障千般總是空,心猿意馬自西東。
若非一點真如性,怎破萬重妖霧籠?
取經路險非關怪,修道心誠自有功。
看到靈山仙境處,方知儘在寸心中。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