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醒世陰陽錄_古風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古風故事集 > 第206章 醒世陰陽錄

第206章 醒世陰陽錄(1 / 1)

詩雲:

燮理陰陽總在天,癡人何苦費疑猜。

玉堂金馬風中燭,利鎖名韁井底蛙。

浪子回頭金不換,閻羅索命孽難賒。

勸君早把心燈點,莫待無常到眼前。

話說大明嘉靖年間,山東濟南府有個秀才姓餘名守誠,表字明德。祖上原是簪纓世胄,傳至他父輩家道中落,雖薄有田產,終究不似從前光景。這餘明德生得眉目疏朗,自小兒聰穎過人,十五歲上進了學,鄉裡都道是神童再世。誰知時運不濟,連考三科皆名落孫山。妻子王氏乃同窗之妹,性情溫淑,常勸丈夫:“功名有定數,且安心教學,亦不失溫飽。”明德口中應諾,心下終是鬱鬱。

這年臘月,天降大雪。明德在學館歸來,見一老嫗僵臥道旁,氣息奄奄。急忙喚家僮扶回宅中,教王氏煨薑湯灌下。老嫗醒轉後泣道:“老身姓周,青州人氏,投親不遇流落至此。”明德見她衣衫襤褸,取出母親舊棉襖與之禦寒,又贈碎銀二兩。老嫗臨去時從懷中掏出一物:“恩人俠義,老身無以為報,此是家傳《勸善錄》,或可消閒。”言訖叩首而去。

明德夜翻此書,見都是因果報應之說。內有偈語雲:“陰司最重讀書人,字紙灰中辨假真。莫道幽冥無記性,功過簿上字如鱗。”不覺哂笑:“荒誕之談,豈是聖賢道理?”隨手擲於書架。

倏忽又到考期,明德辭妻赴省。途經臨沂地界,遇暴雨阻途,見山麓有破廟可避。簷下早有一白麵書生倚柱觀雨,二人敘禮通名。那人自稱杭州舉子胡文卿,言談間旁征博引,尤善揣摩考官喜好。明德大喜,遂結伴同行。

及至省城,二人同賃一屋。胡生出手闊綽,常邀明德飲宴。某夜酒酣,胡生低語:“弟有門路可得今科試題,兄可願共襄盛舉?”明德駭然:“科場舞弊乃滅門之罪!”胡生笑道:“考官是我舅父門生,天衣無縫。兄寒窗十載,甘願老死牖下否?”明德思及半生潦倒,不覺心動。

是夜輾轉難眠,忽憶《勸善錄》中“字紙灰中辨假真”之語。披衣欲焚書,卻見鼠齧蟲蛀,早已不知去向。當下自解:“鬼神之事本屬虛妄,大丈夫豈能困守窮經?”遂決意行險。

三場考畢,果然文章得意。放榜之日,餘明德高中第三名經魁,胡文卿亦在榜中。鹿鳴宴上,考官盛讚二人文章老成。明德麵熱汗淋,偷覷胡生,卻見他談笑自若。

榮歸故裡,知縣親來道賀。昔日冷落親戚紛紛登門,王氏卻見丈夫常對燈發怔。問之則曰:“操勞所致。”暗中卻將《勸善錄》殘頁儘焚。

次年春闈,二人聯袂進京。舟過揚州,胡生邀遊瘦西湖。畫舫中見鹽商趙某正斥責一老者,問知是老人失手打碎哥窯筆洗。胡生擲銀百兩:“此物我賠了,莫再為難。”老人叩謝而去。明德暗忖:“此倒有俠氣。”

及至京師,寓居報國寺。胡生終日不見蹤影,夜歸則酒氣熏天。某夜攜來一錦匣:“此乃今科策問題目,兄速作備之。”明德大驚:“鄉試僥幸已是罪過,怎敢再犯天條?”胡生冷笑:“兄當那些考官真是賞識文章?不過收了我三千雪花銀!”明德如遭雷擊,方知前番亦是用銀錢打通。

正當躊躇,寺外忽聞哭喊聲。推窗見一婦人披發赤足,悲呼:“蒼天!我夫冤死考場,留我孤兒寡母怎生是好!”明德問沙彌,答曰:“是個落第秀才娘子,道丈夫因見舞弊被害滅口。”明德汗出如漿,連夜作書與胡生絕交,自搬往他處。

三場考罷,明德自覺文章平乎。豈料放榜竟中二甲十八名,胡文卿反在孫山之外。瓊林宴上,同年皆來慶賀,獨不見胡生。吏部銓選,授了河南府推官。

赴任途中,宿於官驛。夜半聞叩戶聲,啟視竟見胡生布衣襤褸,泣拜於地:“弟因舞弊事發,今為逃犯。求兄念舊情,賜銀十兩。”明德驚疑交加,贈銀二十兩勸其改過。胡生泣謝而去,暗處卻冷笑:“偽君子!不是你告發,我何至如此?”

明德到任後勤勉公務,斷案如神。某日審一奇案:有周姓寡婦狀告小叔奪產。那周寡婦卻似曾相識,原來正是當年所救老嫗之女。明德細查文契,判還田產。周氏攜子叩謝時道:“大人似我恩公。”明德恍然,更信因果不虛。

三年任滿,考績優等,升授南京刑部主事。甫到金陵,即接手一樁滅門慘案:富商趙某全家十三口夜半被殺,庫銀儘失。現場留一折扇,竟是明德舊物!回想方知是揚州舟中贈胡生之物,當下冷汗涔涔。

正當惶惑,有沙彌送來血書:“一彆三載,兄台冠戴堂皇,可知弟每日鑽穴逾牆?今夜子時,雞鳴寺塔頂相見。”明德知是胡生,單騎赴約。見胡生黑衣勁裝,腰佩短刃,哂道:“兄台高升,全賴弟當年試題。今分贓銀五千,便兩不相欠。”明德怒斥:“你竟做出滅門勾當!”胡生狂笑:“那趙某便是揚州鹽商!當年他逼死嶽丈,今又販私鹽害民,不該殺麼?”擲下一包銀子翩然離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德怔立良久,忽見塔下火把如龍。官兵高呼:“休放走胡文卿!”尚書大人親至,厲聲道:“餘主事與悍匪私會,拿下!”方知早入彀中。

刑部大堂上,折扇為物證,守庫兵士作人證:“那夜見餘大人入庫竊鑰。”明德百口莫辯。忽聞堂外喧嘩,周寡婦撞登聞鼓鳴冤,呈上血衣與賬冊:“民婦丈夫為趙某販私鹽賬房,因欲首告被害。此是趙某賄賂官員清單!”尚書大驚,見冊中自有其名。

案情逆轉,真凶胡文卿終落法網。秋決前夜,明德探監。胡生獰笑:“兄可知當年破廟相遇本是局?我嶽丈被你父參奏罷官,氣病而亡。本欲誘你舞弊問斬,誰知...”忽口吐黑血——早服毒藥。氣絕前喃喃道:“告訴小妹...我對她不住...”

明德如遭雷擊,歸家一病不起。朦朧見胡生索命:“我雖報仇心切,終究救你仕途。今在陰司獨受酷刑,爾卻逍遙!”又見無頭趙某嚎哭:“貪官枉法,吾輩方走邪路!”忽聞梵音陣陣,當年老嫗現形:“恩公莫怕,老身實是地府巡使。胡生夙怨已償,趙某孽債未消。爾陽壽未儘,當好自為之。”遞過一冊,正是《勸善錄》。

驚醒但見燭火搖曳,手中竟真持舊書。自此辭官歸隱,將曆險事詳錄成帙。又在祖宅設義學,專收貧寒子弟。常對生徒言:“舉頭三尺有神明,暗室虧心不可為。”

某日有少年投書,自稱胡生之妹。道兄長遺言贈金贖罪,明德卻之不受。少女泣曰:“家兄臨終醒悟,求先生將《勸善錄》刊布天下。”明德頷首,傾儘家財刻印萬冊。

是夜夢胡生枷鎖儘脫,揖道:“蒙君善舉,吾得轉生。妹乃賢淑,可續姻緣。”明德醒而異之,見案頭新墨未乾,錄得偈語一首:

欲海回舟彼岸通,孽緣儘處是慈航。

陰司簿記分明甚,燈火闌珊看九重。

後明德與胡妹結縭,偕老林泉。壽八十無疾而終,殮時異香滿室。葬日有丐婆酹酒,視之宛然周氏。子孫科第不絕,鹹雲祖德所庇。

此乃“一念善轉禍成福,十年冤冰消瓦解”的故事。有詩為證:

青衫乍換紫袍新,誰識風波暗裡頻。

鬼域雖能布羅網,蒼穹自有照妖鏡。

殘編可續三生約,血淚終銷萬古塵。

莫道陰陽殊途路,舉頭三尺是神明。

列位看官:這餘明德起初不信因果,幾遭奇禍;後來悔悟行善,轉禍為祥。可見人生世上,這“善惡”二字最是緊要。胡文卿為報私仇,設下連環毒計,固然聰明,卻不知天網恢恢,到底害人害己。那趙某為富不仁,買通官府,終至滅門,豈不是現世現報?至於周婆幻形點化,胡妹續緣補過,都是天道好還的明證。所以古人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些話不是欺人之談。詩雲:

禍福無門人所招,舉頭三尺有神曹。

公平造物豈輕饒,善惡到頭終有報。

隻爭來早與來遲,且看眼前這昭昭。

勸君莫作虧心事,古往今來放過誰?

這一首俚詩,說儘世情。再看官記取:陰司報應,從來不爽。陽世冤債,暗中勾銷。人有善念,天必從之;人懷惡毒,災禍隨之。這可不是迂談,大都見成名儘道讀書好,須信欺心枉自勞。無限朱門生餓殍,許多白屋出公卿。傳統現代空計較,五更清夢有誰爭?不如安分隨緣去,日日歡顏樂太平。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