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硯池恩仇錄_古風故事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社會文學 > 古風故事集 > 第216章 硯池恩仇錄

第216章 硯池恩仇錄(1 / 1)

康熙三年,滁州清流鎮上有一破落戶,姓杜名遷,祖上原是洪武年間做過一任知府的,傳到這代隻餘城西老宅一處,院中荒草沒膝,梁柱蠹蝕。杜遷年過三十,尚未娶親,平日靠在市集代寫書信度日,衣衫雖破舊卻漿洗得乾淨,鎮上人都喚他“杜先生”。

這日清明,杜遷祭掃歸來,見鄰舍張屠戶家門首圍著一群人,內有婦人啼哭之聲。杜遷本不欲多事,卻聽得張屠戶暴喝如雷:“今日不將這賤人發賣,俺誓不為人!”杜遷蹙眉踟躕,終是分開人群進去。但見張屠戶掄著殺豬刀,其妻王氏披發跪地,臉上掌印縱橫。地上碎著一隻青瓷酒壺,酒液滲入土中,泛著渾濁泡沫。

杜遷拱手道:“張兄且息怒,何事動此雷霆?”張屠戶見是杜遷,略收斂些,指著王氏罵道:“這敗家娘們!俺昨日賒了趙員外家半扇豬,今日特備酒菜請趙管家來吃酒,指望寬限幾日。這蠢婦竟失手打碎祖傳青瓷壺!”王氏泣道:“實是趙管家他...他伸手來摸...”話未說完,張屠戶又一腳踹去:“放屁!趙管家是體麵人,豈會瞧上你這黃臉婆!”

杜遷細看那趙管家,腆著肚子站在一旁,嘴角噙著冷笑,心下便明白幾分。遂對張屠戶道:“不過一隻酒壺,何必傷和氣?小弟家中倒有一把成化年製的執壺,明日取來與張兄使用。”張屠戶聞言一愣,甕聲道:“杜先生莫說笑,你哪來的...”杜遷截住話頭:“祖上所遺,留在小弟處也是蒙塵。”又轉向趙管家作揖:“還請管家看在下薄麵,寬限張兄幾日。”趙管家斜睨杜遷,嗤笑道:“窮酸措大,倒會充闊綽。”甩袖去了。

入夜,杜遷果然捧來一錦盒,內盛青瓷執壺一把,胎薄釉潤,暗紋如絲。張屠戶雖不識貨,也知不是凡品,搓手道:“這如何使得...”杜遷歎道:“器物本是為人用的,張兄且收著。隻是尊夫人...”張屠戶漲紅了臉:“俺是個粗人,今日多虧先生了。”自此,張屠戶常送些豬下水與杜遷,兩家遂有往來。

誰知半月後,鎮上忽傳杜遷那執壺竟是前朝官窯,值百兩白銀。這風聲傳到當鋪劉掌櫃耳中,這劉掌櫃名守財,生得獐頭鼠目,最是奸猾。當日便尋到杜遷,掏出十兩紋銀:“杜先生窮困,不如將執壺典與老夫。”杜遷搖頭:“此物已贈張兄,豈有索回之理?”劉守財冷笑道:“那張屠戶欠著趙家債務,遲早要拿來抵債,不如便宜老夫。”

果然隔日,趙管家領著幾個豪奴到張屠戶家,硬說債務到期,要拿執壺抵償。張屠戶掄起屠刀堵在門前:“誰敢進來!”正鬨得不可開交,忽聽鑼聲大作,裡長喘籲籲跑來:“快收拾收拾,縣尊大老爺來鎮巡察,已到鎮口了!”

眾人忙整衣冠迎駕,隻見兩排衙役開道,一頂青呢官轎落地。轎中走出個四十餘歲的官員,麵皮白淨,三綹長須,正是知縣周文炳。周知縣瞥見張屠戶門前紛亂,蹙眉問:“何事喧嘩?”趙管家忙搶上前稟報,說張屠戶欠債不還雲雲。

杜遷忽從人叢中走出,躬身道:“老父母明鑒,此事彆有隱情。”遂將當日之事細細道來,卻隱去趙管家調戲王氏一節——到底保全婦人名節。周知縣聽罷,問張屠戶:“杜先生所言可真?”張屠戶撲通跪倒:“句句屬實!這壺是杜先生贈俺的,俺就是砸了也不給趙家!”周知縣又喚王氏來問,王氏戰戰兢兢說了實情,卻不敢提非禮之事。

周知縣沉吟片刻,忽指那執壺問杜遷:“此物真是成化窯?”杜遷道:“確是祖傳。”知縣笑道:“本官頗好金石,你且說來曆。”杜遷侃侃而談:“成化窯以青花為貴,此壺胎骨輕薄,釉水瑩澈,底有‘大明成化年製’雙圈款。最妙在畫片乃蘇東坡夜遊承天寺,筆意疏落,非尋常畫工所能...”周知縣聽得入神,拊掌道:“不料鄉野間亦有知音!”轉頭對趙管家嗬斥:“刁奴欺主,念爾初犯,杖二十以儆效尤!”又對張屠戶道:“債務準延一月。”臨行前深深看杜遷一眼:“先生大才,蝸居市井可惜了。”

此事一傳開,杜遷竟成了鎮上名人。連鎮東米鋪的林寡婦也常來求信,有時帶著女兒雲姐兒。那雲姐兒年方二八,眉目如畫,每見杜遷便臉紅。林寡婦看在眼裡,這日索性挑明:“先生孤身一人,老身欲將小女...”杜遷忙擺手:“在下家徒四壁,豈敢誤了小姐青春?”雲姐兒在屏風後聽見,掩麵奔去。

誰知災禍倏至。一夜杜遷挑燈讀書,忽聞叩門聲急。開門見是張屠戶,渾身是血,抱著個昏迷男童。杜遷大驚:“張兄這是?”張屠戶哭道:“俺那孽障偷學剃頭,失手割了趙員外家公子喉嚨!趙家要來拿人,求先生救這孩子!”杜遷探那男童鼻息,已然氣絕。跺腳道:“糊塗!人命關天,豈能遮掩?”正說著,門外火把如龍,趙家已圍住宅子。

趙員外痛失獨子,狀告到縣衙。周知縣升堂問案,張屠戶夫婦癱軟在地,隻是磕頭。杜遷忽出列稟道:“老父母,此事另有冤情。趙公子實是...”話未說完,趙員外咆哮:“杜遷!你三番兩次與我趙家作對,莫非是你指使?”劉守財也從人叢中鑽出作證,說親見杜遷教唆張屠戶之子行凶。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知縣驚堂木拍得山響:“杜遷!你雖讀聖賢書,怎敢做出這等事來?”杜遷昂首道:“學生雖貧,斷不敢傷天害理。現有確證——”卻從袖中掏出一把帶血剃刀:“此凶器上有劉守財鋪中標記!昨夜學生偶過鎮外亂葬崗,見劉掌櫃埋藏此物!”劉守財頓時麵如土色。

原來杜遷早疑心此案。那日他暗訪趙家,發現趙公子頸間傷口齊整,絕非小兒所能為。又探得劉守財與趙員外妾室有染,被趙公子撞破...周知縣即令衙役搜查劉家,果然起出趙公子玉佩等物。真凶竟是劉守財!

案結之後,周知縣特召杜遷後堂敘話。屏退左右後,忽道:“先生可識得杜慎卿?”杜遷渾身一震——正是其祖名諱。周知縣低聲道:“本官受你祖上大恩。昔年杜公任知府時,曾救我先祖於文字獄中。”說著取出一幅泛黃手卷:“此乃杜公手書《洗冤錄》,今物歸原主。”杜遷捧卷跪泣,方知祖父當年因秉公斷案遭貶,家道由此中落。

周知縣又道:“先生大才,可願入幕為刑名師爺?”杜遷思忖良久,卻辭謝:“學生閒散慣了,且家中尚有老宅需修繕。”實則他疑心周知縣雖表麵清正,眼底卻藏奸猾——日前暗查得周與趙家有姻親,此次重辦劉守財,實為撇清乾係。

杜遷歸家,閉門研讀《洗冤錄》。忽聞鄰院王氏哀哭,原來張屠戶染了時疫。杜遷翻查醫書,見載有一方需用百年老參。想起鎮外深山中有參戶,冒雨進山求藥。峭壁采參時險些墜崖,幸被一采藥老嫗所救。老嫗聞其來意,歎道:“郎君仁心。”贈以參須數根,皆具人形。杜遷疑為仙遇,叩謝問名,老嫗笑而不答,指間漏出點點螢光。

張屠戶服藥漸愈,杜遷卻病倒了。昏沉中覺有女子喂藥,馨香襲人。醒時見雲姐兒在灶前煎藥,林寡婦坐守榻前。原來母女倆輪番照料已三日。杜遷感愧道:“累及夫人小姐...”林寡婦抹淚道:“先生救張家時,可曾想過受累?”雲姐兒羞紅臉遞藥碗,指尖相觸,杜遷心弦微動。

病愈後,杜遷終應了林家親事。卻道:“須待今秋鄉試後。”遂發奮攻書。周知縣聞之,贈銀二十兩為程儀。杜遷推辭不得,暗存疑竇:這周文炳前倨後恭,所圖為何?

赴考前夕,杜遷整理老宅,竟在梁上暗格發現祖父密劄。始知當年文字獄案,周家先祖實為告密者!周文炳今番舉動,莫非為遮掩祖惡?正驚駭間,忽聞敲門聲。開門見是縣衙差役,遞上帖子:周知縣邀宴。

宴設於縣衙後園,唯周杜二人。酒過三巡,周知縣忽潸然淚下:“實不相瞞,先祖愧對杜公。這些年來,周某日夜不安。”杜遷默然。周知縣又道:“近查得趙家勾結鹽梟,先生若願作證...”杜遷冷笑:“學生人微言輕。”周知縣湊近低語:“先生可知趙家庫中有龍袍?”言畢目露凶光。

杜遷佯醉辭出,夜奔林家告急:“周文炳欲借我手構陷趙家,事成必殺我滅口!”雲姐兒驚道:“這卻如何是好?”林寡婦沉吟:“趙家雖惡,周官更毒。不若...”忽聽牆外響動,杜遷吹熄燈燭,見黑影逾牆而去。

次日,杜遷稱病不出。暗裡卻尋到張屠戶:“張兄可敢與我去南京告狀?”張屠戶拍案:“俺這條命是先生救的!”三人密議時,王氏忽道:“趙管家前日吃醉,說庫裡有地道通城外...”杜遷擊掌:“得矣!周文炳定將偽證埋於地道!”

當夜,杜遷攜張屠戶潛入趙府。果在地道見一漆盒,內盛龍袍玉璽。正欲取出,忽聽腳步紛遝,火把耀如白晝。周知縣率衙役堵住洞口:“杜遷!爾竟敢謀逆!”杜遷大笑:“老父母怎知此地有逆證?”周知縣語塞,猛喝:“拿下!”

混亂中,杜遷掀開暗道機括,原來竟是杜家老宅枯井!眾人跌作一團時,南京刑部官差忽至——原來林寡婦早遣雲姐兒舅父赴省城首告。周知縣麵如死灰,趙員外亦被鎖拿。

案驚朝野,牽出周家祖孫三代罪狀。聖旨下:周文炳革職斬決,趙家充軍。杜遷因破案有功,授縣丞職。卻上表固辭,隻求重修祖宅。婚後與雲姐兒設塾教書,張屠戶送子來學。每夜青燈下,杜遷批課業,雲姐兒縫補,常相視而笑。

一年元宵,夫妻觀燈歸來。見一老丐蜷縮門首,施粥時覺麵善。老丐忽道:“郎君還記得山中參須否?”杜遷大驚,拜問仙蹤。老丐笑指天上月:“明月照溝渠,亦照瑤台。”化作清風而去。杜遷怔忡良久,忽悟祖父《洗冤錄》扉頁小字:“守正猶如采參,雖陷泥淖,終得見天。”

自此杜家子孫繁衍,皆以“守正”為訓。那柄成化執壺竟不知去向,唯井畔生出一株奇參,花如繁星,夜放瑩光。鎮人皆雲:杜公精誠,感通天地。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