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江湖盛傳“龍淵圖”現世。此圖暗藏前朝龍淵將軍的藏寶之地,更牽連一套絕世武功“龍淵九式”。消息一出,八方震動,黑白兩道聞風而動。
這日黃昏,金陵城西的官道上,一匹快馬絕塵而來。馬上青年名喚陸驚鴻,身著青布勁裝,腰懸長劍,眉宇間凝著化不開的愁雲。他本是金陵威遠鏢局總鏢頭陸擎天的獨子,三日前接到家書,說父親病重,要他速歸。可方才在城外茶寮,卻聽得幾個江湖人議論,說威遠鏢局半月前接了一趟暗鏢,護送的正是那龍淵圖殘片。
陸驚鴻心中焦灼,揚鞭催馬。及至鏢局門前,但見朱門緊閉,連平日裡值守的趟子手也不見蹤影。他躍下馬來,叩響門環,許久才見老仆陸福顫巍巍開了條門縫。
“少爺!”陸福麵色慘白,一把將他拽進門內,“您可算回來了!”
陸驚鴻踏進前院,鼻尖忽嗅到一絲若有若無的血腥氣。他心頭一緊,疾步穿過回廊,來到正廳。廳內燭火昏暗,陸擎天端坐太師椅上,麵色紅潤,哪有一絲病容?
“爹?”陸驚鴻愕然。
陸擎天緩緩睜眼,目光如電:“鴻兒,快走!”
話音未落,廳外驟然傳來一聲長笑。但見數道黑影如鬼魅般躍下屋簷,當先一人身著紫袍,麵容陰鷙,正是近年來江湖上凶名赫赫的“紫煞掌”宇文絕。
“陸總鏢頭,交出龍淵圖,或可留你全屍。”宇文絕陰惻惻笑道。
陸擎天霍然起身,冷笑道:“宇文絕,你休想!”
刹那間,寒光乍現。十餘名黑衣殺手同時出手,刀劍如網般罩向陸家父子。陸驚鴻拔劍迎敵,劍光閃爍間已刺倒兩人。他自幼得父親真傳,家傳“驚鴻劍法”已練至七成火候。
然而宇文絕的武功實在太高。但見他雙掌泛紫,掌風過處,桌椅儘碎。陸擎天與他硬拚三掌,嘴角已滲出血絲。
“鴻兒,從密道走!”陸擎天嘶聲喝道,反手擲來一物。
陸驚鴻接在手中,卻是個寸許長的青銅鑰匙。他還待猶豫,陸福已撲上來拉住他:“少爺快隨老奴來!”
這時,宇文絕獰笑一聲,紫掌直取陸擎天後心。陸驚鴻眼見父親危急,挺劍欲救,卻被兩名黑衣人死死纏住。
“走!”陸擎天暴喝,硬生生受了宇文絕一掌,鮮血狂噴。
陸福老淚縱橫,強拉陸驚鴻退入後堂,扳動機關,地麵現出暗道。二人剛躍入其中,便聽轟隆一聲,暗道入口已被落石封死。
黑暗中,陸福點燃火折,低聲道:“少爺,這邊走。”
這暗道曲曲折折,不知通向何方。陸驚鴻心如刀絞,咬牙問道:“福伯,那龍淵圖究竟是怎麼回事?”
陸福歎道:“半月前,有個蒙麵人送來一個鐵盒,說是關乎天下蒼生,托鏢局送至嵩山少林。總鏢頭本不願接,可見那鐵盒上竟有朝廷密印,這才破例。誰知消息走漏,引來這殺身之禍...”
正說間,忽聽前方傳來水聲。二人轉過彎,眼前豁然開朗,竟是到了秦淮河畔的一個隱秘出口。
此時已是深夜,河上畫舫穿梭,絲竹聲聲。陸驚鴻正要探身出去,忽聽破空聲響,數支弩箭疾射而來。他急忙揮劍格擋,將陸福護在身後。
“陸公子,請隨我來。”一艘小舟悄無聲息地靠岸,船頭立著個戴鬥笠的艄公。
陸驚鴻警惕地盯著來人:“你是何人?”
艄公抬起鬥笠,露出張清秀麵容,竟是個女子:“小女子蘇清音,奉家師之命,特來相助。”
陸驚鴻還要再問,卻聽身後追兵已至。陸福急道:“少爺,眼下彆無他路,且信她一回。”
三人登舟離岸,小舟在蘇清音的操控下,如遊魚般穿行在畫舫之間,不多時便甩開了追兵。
舟至桃葉渡,蘇清音引二人登岸,進了一家綢緞莊。內堂燭火通明,早有位白發老嫗等候在此。
“婆婆,人帶來了。”蘇清音恭敬道。
老嫗轉過身來,目光如炬地打量著陸驚鴻:“像,真像你父親年輕時的模樣。”
陸驚鴻一怔:“前輩認識家父?”
老嫗歎道:“老身慕容婉,與你父親是故交。三十年前,我們七人同闖龍淵秘境,隻有三人活著出來...”
她示意眾人坐下,緩緩道出一段江湖秘辛。
原來三十年前,七位武林新秀偶然得知龍淵秘寶的傳說,結伴探尋。曆經艱險,他們確實找到了龍淵將軍的埋骨之處,也得到了部分武功秘籍和藏寶圖。然而在分配寶物時,卻因貪念反目,最終演變成一場混戰。
“你父親得了驚鴻劍譜,老身取走天羅步法,還有一個叫司徒冥的,搶走了龍淵圖。”慕容婉眼中閃過痛色,“那司徒冥本是官宦子弟,後來不知何故投靠了朝廷,如今已是東廠督主。”
陸驚鴻恍然:“所以這次托鏢的,是東廠?”
慕容婉點頭:“司徒冥如今權傾朝野,卻仍不滿足。他欲得龍淵秘寶中的‘龍淵令’,據說此令可號令天下隱世的龍淵衛,得其相助,足以改朝換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陸驚鴻從懷中取出父親臨危所贈的青銅鑰匙:“那這鑰匙...”
慕容婉接過來細看,忽然臉色大變:“這是龍淵秘鑰!傳說龍淵圖隻是地圖,而這秘鑰才是開啟寶庫的關鍵。難怪司徒冥如此大動乾戈...”
正說間,窗外忽傳來一聲尖嘯。慕容婉麵色一沉:“東廠番子追來了!清音,你帶陸公子從密道走,老身斷後。”
蘇清音應聲推開屏風,後麵竟有一條暗道。陸驚鴻還要說什麼,卻被她一把拉住:“陸公子,快走!”
二人剛入暗道,便聽外麵已傳來兵刃相交之聲。陸驚鴻心急如焚,卻知此刻不是逞強之時,隻得隨蘇清音疾行。
這暗道比鏢局的更為複雜,岔路極多。蘇清音卻似輕車熟路,毫不遲疑地選擇路徑。
“蘇姑娘,你究竟是...”陸驚鴻忍不住問道。
蘇清音腳步不停,輕聲道:“家師與陸總鏢頭是生死之交,陸公子不必疑心。當務之急是保全性命,查出內奸。”
“內奸?”
“若非有人泄密,東廠怎知你們從密道逃走?又怎會這麼快找到這裡?”
陸驚鴻心中一凜,忽然想起陸福。自入綢緞莊後,這老仆便沉默異常...
正思忖間,前方忽現亮光。二人走出暗道,卻是在棲霞山麓的一座破廟中。
廟內蛛網密布,佛像殘破。蘇清音在佛座下摸索片刻,打開一個暗格,取出一卷帛書。
“這是家師珍藏的龍淵圖副本,”她將帛書遞給陸驚鴻,“雖不完整,或可從中尋得線索。”
陸驚鴻展開帛書,但見上麵山川縱橫,標注著許多古怪符號。在圖卷右下角,繪著七枚樣式各異的鑰匙,其中一枚正與他那青銅鑰匙一般無二。
“看來要開啟龍淵秘寶,需集齊七把鑰匙。”陸驚鴻沉吟道。
蘇清音點頭:“據家師說,當年七人各得一把。如今陸總鏢頭生死未卜,慕容前輩危在旦夕,其餘四人中,兩人已逝,一人失蹤,隻有司徒冥尚在。”
陸驚鴻皺眉:“如此說來,另外五把鑰匙很可能已落入司徒冥之手?”
“未必,”蘇清音指向圖上標記,“你看這裡。”
陸驚鴻順她所指看去,卻見圖上金陵城的位置,標注著一個小小的“醫”字。
“這是...”
“當年七人中的‘妙手仙醫’薛慕華,就隱居在金陵。他的鑰匙,應當尚未落入司徒冥手中。”
便在此時,廟外忽然傳來一聲佛號。二人警覺地回頭,隻見個灰衣僧人不知何時已站在廟門口。
“阿彌陀佛,二位施主可是在尋薛神醫?”僧人合十問道。
陸驚鴻握緊劍柄:“大師是...”
僧人微微一笑:“貧僧慧明,與薛神醫是故交。他臨終前,托貧僧將此物交給有緣人。”說著從袖中取出個布包。
陸驚鴻接過打開,裡麵是枚青銅鑰匙,與他的那把形製相仿,卻略有不同。
“薛神醫他...”
“三日前圓寂了,”慧明歎道,“東廠逼他交出鑰匙,薛神醫寧死不從,自斷經脈而亡。”
陸驚鴻心中悲憤,向僧人深施一禮:“多謝大師。”
慧明還禮道:“陸施主,龍淵秘寶關係天下氣運,萬不可落入奸人之手。貧僧聽聞,另外幾位鑰匙的主人,也已遭東廠毒手。如今七鑰已失其五,唯你手中這兩把,尚在正道。”
陸驚鴻一驚:“已失其五?”
“不錯,”慧明神色凝重,“除了薛神醫這把,司徒冥自己有一把,又從已故的‘鐵掌開山’周威、‘流星趕月’楚雲飛處奪得兩把。加上他從陸總鏢頭那裡搶到的一把,已得五把。”
陸驚鴻與蘇清音對視一眼,均感事態嚴重。
慧明又道:“據薛神醫說,最後一把鑰匙在‘玉麵羅刹’柳如煙手中。此女行蹤詭秘,三十年來無人知其下落。若能找到她,或可阻止司徒冥。”
待慧明離去,陸驚鴻仔細研究龍淵圖,忽然發現圖中太湖區域,有個極隱秘的標記,形如桃花。
“蘇姑娘,你看這裡。”
蘇清音湊近細看,忽然想起什麼:“家師曾說,柳如煙最愛桃花,隱居處必植桃樹。莫非她在太湖?”
計議已定,二人當即動身前往太湖。為避開東廠耳目,他們晝伏夜出,專走小道。
這日行至鎮江,天色已晚,便投宿在一家客棧。夜半時分,陸驚鴻忽聽屋頂有細微腳步聲。他悄然起身,握劍在手。
忽然窗紙破裂,數點寒星射入。陸驚鴻揮劍格擋,同時踹開後窗,縱身躍出。但見院中站著十餘名黑衣番子,為首的是個麵色慘白的太監。
“陸公子,督主有請,隨咱家走一趟吧。”太監尖聲道。
陸驚鴻冷笑:“閹賊走狗,也配請我?”
太監臉色一沉:“拿下!”
番子們一擁而上。陸驚鴻施展驚鴻劍法,劍光如虹,轉眼刺倒三人。然而這些番子訓練有素,結成陣勢,將他困在核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激戰間,忽聽一聲清叱,蘇清音從二樓躍下,雙手連揚,無數銀針疾射而出。番子們猝不及防,頓時倒了一片。
那太監冷哼一聲,衣袖拂動,竟將銀針儘數收去。陸驚鴻見他露出這手功夫,心知遇上勁敵,劍勢更緊。
便在此時,遠處忽然傳來一聲長嘯,如鳳鳴九霄。太監聞聲變色:“撤!”
番子們來得快,去得也快,轉眼消失在夜色中。
陸驚鴻還待要追,卻被蘇清音拉住:“窮寇莫追,方才那聲長嘯內力深厚,不知是敵是友。”
二人不敢久留,連夜離開鎮江。途中陸驚鴻始終眉頭緊鎖,蘇清音知他心事,輕聲道:“陸公子可是在想那聲長嘯?”
陸驚鴻點頭:“聽那太監反應,似乎對此人頗為忌憚。”
蘇清音沉吟道:“江湖上能有這般內力者屈指可數。除少林方丈、武當掌門外,便隻有...”
話未說完,前方道上忽現一人。月下但見此人青衫飄飄,麵如冠玉,約莫四十來歲年紀,腰間懸著柄長劍。
“方才可是二位在此動武?”青衫客含笑問道。
陸驚鴻警惕地盯著他:“閣下是...”
“在下沐風,路過此地,見東廠番子行凶,特來相助。”青衫客拱手道。
陸驚鴻與蘇清音對視一眼,均想江湖上從未聽過沐風這號人物。
沐風似看出他們疑慮,笑道:“二位可是要往太湖去?巧得很,在下也要去太湖訪友,不如結伴同行。”
陸驚鴻正要婉拒,蘇清音卻道:“既然如此,有勞沐先生了。”
三人遂結伴而行。這沐風談吐文雅,見識廣博,對武林典故如數家珍,卻絲毫不提自己來曆。
數日後,三人來到太湖之濱。但見煙波浩渺,漁舟唱晚,端的是一派江南勝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