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間,江南涇縣有個叫柳青的書生,這人生得眉目清秀,卻是個不折不扣的怪人。年方二十便中了舉人,偏不肯再做八股文章,整日隻愛穿一襲青衫,背個書箱四處遊曆。這日春雨初歇,他行至徽州地界,見山色空蒙,不覺信步深入,竟忘了時辰。待回過神來,早已暮色四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正焦急時,忽見山坳裡透出點點燈火,忙循光而去。
到得近前,原是座年久失修的古寺,匾額上“雲棲寺”三字已斑駁難辨。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但見院中古柏參天,殿內燭火搖曳,竟有個須發皆白的老僧正在掃地。柳青上前施禮道:“晚生迷路至此,求借宿一宵。”老僧頭也不抬:“施主請自便,隻是西廂房莫去。”柳青連聲道謝,自往東廂安頓。
誰知睡到半夜,忽聞西廂傳來女子啜泣聲。柳青想起老僧囑咐,本不欲多事,可那哭聲淒切,終究按捺不住。悄悄披衣起身,躡手躡腳來到西廂窗外,舔破窗紙一看,驚得魂飛魄散——屋裡哪有女子,隻見個吊睛白額猛虎臥在草堆上,眼中淚光漣漣!那虎似是察覺動靜,突然人立而起,化作個白衣女子,朝窗外盈盈一拜:“公子既見妾身本相,可否聽妾講個故事?”
原來這女子名喚白素兒,本是山中虎精,百年前遭天雷劫時,得個趕考書生以身體相護。書生重傷瀕死,白素兒耗去五百年道行救他性命,自己卻再難維持人形。那書生康複後竟視她如妖魔,引來道士鎮她於這寺中古井。“百年來,妾日日盼他回心轉意。”白素兒淚落如珠,“若公子肯幫妾往杭州送封信,妾願以夜明珠相贈。”
柳青正猶豫間,忽聽院中傳來老僧怒喝:“孽畜安敢惑人!”一道金光破窗而入。白素兒慘叫一聲,現出原形撲向窗外。柳青隻見院中狂風大作,老僧手持禪杖與猛虎鬥在一處。正看得心驚,袖中突然滾入顆冰涼物事,竟是顆龍眼大的夜明珠,珠中隱約可見卷細帛。
次日天明,寺中恢複平靜。老僧對柳青合十道:“那虎精已被老衲重新鎮壓,施主速速離去罷。”柳青佯裝應允,下山後卻展開珠中細帛,見是幅美人圖,旁書小字:“畫中人有難,君往救之。”再看那畫中女子,竟與昨夜白衣女子有八分相似。
柳青本就是好管閒事的性子,當即轉道往杭州。這日行至富春江畔,見個樵夫倒在路邊呻吟,上前詢問才知是扭傷了腳。柳青二話不說,將人扶到鎮上醫館,又贈了二兩銀子抓藥。樵夫感激不儘,聽說他要去杭州,從懷中掏出個竹牌:“恩公持此物到城南李記綢緞莊,或許能省些盤纏。”
三日後抵達杭州,果然找到那家綢緞莊。掌櫃見到竹牌臉色大變,忙將柳青請進內室。不多時,轉出個錦衣老者,竟是杭州織造李大人。原來那樵夫是李大人的胞弟,因家族紛賭氣上山,已失蹤半年有餘。李大人拉著柳青的手千恩萬謝,定要留他在府中小住。
當夜李府設宴,席間說起一樁怪事。李大人的獨生女月娥小姐,半月前去靈隱寺上香歸來,忽然得了失心瘋,見人就咬,遍請名醫皆束手無策。柳青心中一動,取出那幅美人圖:“大人可識得此女?”李大人一見驚呼:“這正是小女畫像!公子從何得來?”柳青遂將山中奇遇細細道來。
正說話間,後院突然傳來丫鬟驚叫。眾人趕去時,隻見李小姐披頭散發在院中狂舞,七八個婆子都按她不住。柳青懷中夜明珠突然大放光華,照得院中亮如白晝。李小姐慘叫一聲癱軟在地,額間飄出縷黑氣,化作個青麵獠牙的鬼影撲向柳青。說時遲那時快,夜明珠中射出白光,正中鬼影心口。那鬼影嘶吼著消散在空中,珠中卻多出個小小虎形印記。
李小姐悠悠轉醒,說出段駭人聽聞的遭遇。那日她從靈隱寺歸來,在斷橋邊遇見個賣脂粉的婆子,硬要塞給她一盒胭脂。當晚對鏡梳妝時,鏡中竟出現個陌生男子,自此便神智昏沉。“那男子常說...說要娶我過門做第一百房妾室。”月娥羞憤難當,“還說要在我生辰那日來迎娶。”
李大人氣得渾身發抖:“定是哪個妖人作祟!”柳青掐指算來,三日後正是月娥生辰。當夜李府張燈結彩,假意準備婚事,暗裡卻請來三十六位高僧念經。柳青懷揣夜明珠守在閨房外,等到三更時分,果然陰風大作,八個紅衣小鬼抬著頂花轎飄然而至。
那夜明珠突然脫手飛出,在空中滴溜溜旋轉,珠中虎形印記活過來般躍出,變作丈餘長的白額猛虎。猛虎與轎中躍出的青麵鬼王鬥在一處,直殺得飛沙走石。正難分難解之際,雲棲寺老僧忽從天降,禪杖點地喝道:“黑山老妖,你強娶民女,就不怕天譴麼!”原來這鬼王是百裡外黑山修成的精怪。
老妖怪笑:“禿驢多管閒事!”張口噴出毒火。老僧不閃不避,念動真言,夜明珠應聲碎裂,從中飛出道金光沒入白素兒眉心。白素兒長嘯一聲,竟化作半虎半人之形,一爪撕開老妖護體黑氣。柳青福至心靈,拾起老僧禪杖擲出,正中老妖心口。但聽一聲慘嚎,老妖化作青煙遁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僧歎道:“可惜被他逃了元神。”轉身對白素兒合十:“女施主舍身除魔,功德無量,可願隨老衲回山修行?”白素兒卻望向柳青:“妾尚有心願未了。”此時月娥小姐嫋嫋走來,對著白素兒盈盈下拜:“謝姐姐救命之恩。”說來也怪,二女執手相望時,容貌竟有七分相似。
此後柳青在杭州盤桓數日,白素兒化作人身相伴遊湖。這日行至雷峰塔下,忽見個癩頭和尚攔住去路:“施主留步,你身上妖氣太重。”柳青笑道:“大師看錯了,這是柳某紅顏知己。”和尚搖頭念偈:“虎踞心竅,情絲纏身。他日劫至,悔之晚矣。”白素兒臉色驟變,拉柳青匆匆離去。
當夜西湖驟起狂風,白素兒不辭而彆,隻留書一封:“妾本山野孽畜,蒙君不棄,結伴同遊。然人妖殊途,終難長久。今黑山老妖未除,必來尋仇,妾當往終南山求道,百年後或有重逢之期。”柳青追出城外,但見月色如水,哪裡還有佳人蹤影。
柳青失魂落魄返回客棧,卻見李大人差人來請。原來朝廷開科取士在即,李大人欲保舉他應考。柳青本無意功名,轉念想到若得官職,或可借官府之力尋訪白素兒下落,遂應承下來。不料科場之上,竟遇著件蹊蹺事。
那日第三場策論,題目是“論妖孽”。眾考生皆寫些子不語怪力亂神,唯柳青將親身經曆娓娓道來。主考官閱卷大怒,批個“語涉荒誕”,要革他功名。誰知當夜考場起火,獨獨燒了那間閱卷房。三日後皇上微服來訪,見柳青卷子大加讚賞,親自點為探花。
這日柳青騎馬遊街,經過天牢時忽聞陣陣虎嘯。守軍說前日終南山擒來隻白額猛虎,凶悍異常。柳青心念微動,請旨前往察看。才進獸欄,那虎竟人立而起,前爪沾血在地上畫字:“速救終南”。柳青大驚,細看虎目含淚,耳後有處月牙傷疤,正是白素兒舊傷。
原來白素兒往終南山求道途中,恰遇黑山老妖吞噬過往行人。她為救幾個孩童與老妖惡戰,不敵被擒。老妖將她打回原形,正要取其內丹,幸得終南劍派相救。誰知押解回京途中,老妖黨羽買通衙役,要將她充作貢虎獻入宮中。柳青聽得心如刀割,當即上書陳情。
聖上準其帶虎歸終南山放生,特賜尚方寶劍鎮邪。柳青率三百禦林軍押解虎車,行至秦嶺腳下,忽遇濃霧蔽日。霧中傳來磔磔怪笑:“小輩,還我命來!”但見黑山老妖現出三頭六臂本相,引著無數山精樹怪殺來。禦林軍箭如雨發,卻傷不得老妖分毫。
正危急時,終南山上鐘聲大作,數十劍客禦風而來。當先的老道姑拂塵輕揮,霧散雲開。白素兒趁機掙脫鐵籠,化作人形與老妖戰作一團。柳青急中生智,想起雲棲寺老僧所授咒語,咬破指尖在寶劍上書符。那劍化作金龍直取老妖,老妖閃避時,被白素兒一爪掏心,捏碎內丹。
妖氛既靖,老道姑卻道:“人妖相戀,有違天和。白素兒需在終南山麵壁百年,柳探花請回罷。”柳青還要爭辯,白素兒含淚搖頭:“師尊說得是。君當另娶淑女,莫負韶華。”說罷轉身入山,雲霧閉合再不見倩影。
柳青在山下結廬而居,日則采藥濟民,夜則讀書自娛。忽一夜電閃雷鳴,有黑衣道人叩門求助。柳青見其重傷,悉心照料。那道人數日後康複,臨彆贈他麵銅鏡:“此乃前世鏡,可觀三世因果。”柳青對鏡一看,驚見自己前世竟是救白素兒的書生!鏡中顯現當年真相:那書生為救虎精重傷後,被黑山老妖附體,才做出負心之事。
正在嗟歎,鏡中又現奇景——白素兒在終南山洞中產下個嬰孩!原來那日分彆時,她已身懷六甲。柳青喜極而泣,當即收拾行裝欲上山尋妻。才出門便見老道姑立在雲端,懷中抱著個繈褓:“孩兒百日,特來請父親取名。”柳青望見山中白素兒遙遙相望,朗聲道:“便叫柳念素如何?”
此時霞光萬道,天門洞開,有仙官持玉旨宣召:“柳青濟世有功,白素兒除魔甚偉,特準位列仙班,共掌人間姻緣。”原來雲棲寺老僧竟是月下老人化身,這一切皆是度化二人的考驗。自此西湖邊多了座姻緣廟,廟中供奉著青衫書生與白衣仙子的神像,香火鼎盛。每逢雨夜,廟簷下銅鈴輕響,老輩人說那是柳真人在為有情人牽紅線哩。
喜歡古風故事集請大家收藏:()古風故事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