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的日頭白晃晃地懸在帳篷頂上,李念墨蹲在臨時安置點的陰涼處,指尖拂過青銅冰鑒的饕餮紋。那些被歲月侵蝕的銅鏽簌簌落在她白球鞋上,鞋帶係著個歪歪扭扭的蝴蝶結——正是七歲那年父親手把手教的雙環結。遠處飄來方便麵的香氣,混著消毒水味鑽進冰鑒的鏤空花紋,驚醒了沉睡在銅綠裡的記憶。
墨丫頭!隔壁帳篷的王阿婆撩開藍布簾,手裡搪瓷缸騰著熱氣,你阿媽讓我捎的魚腥草湯。老人腕間的銀鐲子碰在缸沿,叮當聲與冰鑒內壁的銅簧共振,驚得缸底沉澱的藥渣突然旋成個太極圖。李念墨接過來時,瞥見缸底映著父親實驗室的白熾燈光,那圈光暈裡分明有雙小皮鞋在踢踏,正是她抓周時碰倒燒杯穿的那雙。
冰鑒邊緣的晨露突然凝成串,順著銅紋滾進她掌心。李念墨觸電般縮回手,露珠卻在泥地上拚出個渾天儀的輪廓。她突然想起父親書架上那本《考工記》,發黃的紙頁間夾著片銀杏葉書簽,葉脈走向竟與眼前露珠軌跡重合。當她把三塊冰鑒殘片按北鬥方位擺好,銅綠裡突然迸出七點金星,在正午陽光下織成張星圖,星子間遊走的銀線分明是父親實驗室的通風管道走向。
千裡之外的昆明火車站,方清墨攥著半瓶解毒劑擠過救災物資堆。月台上飄著各地援川的橫幅,有個戴草帽的老漢在叫賣翡翠平安扣,說是保平安的。要刻字麼?老漢的雕刀在玉石上輕點,刀鋒過處騰起縷青煙,恰似當年藥房裡煎當歸升起的霧。方清墨搖搖頭,蘸著解毒劑在自己掌心寫了個字,甲骨文的筆畫像極了女兒繈褓上繡的纏枝蓮。
藥液滲進掌紋時,她忽然聽見丈夫在耳畔念《本草綱目》,那是新婚夜紅燭搖曳時,他為治她體寒翻遍醫書的聲音。掌心忽然浮起片金絲燕巢似的血絡,每根細脈都對應著女兒周歲時長命鎖的雲雷紋。遠處月台鐘樓敲響十二下,鐘擺的青銅墜子突然映出丈夫實驗室的老座鐘,兩個鐘擺隔著千山萬水同步晃動,震得她腕間銀鐲的纏枝紋沁出靛藍藥汁。
緬甸帕敢礦場的午休時分,礦工吳波蹲在樹蔭下扒拉咖喱飯。手機裡循環播放著侄女從綿竹發來的救災視頻,小姑娘紮著黃絲帶的臉忽明忽暗。突然聽見身後傳來玉石迸裂的脆響,他抄起礦燈衝過去,見礦壁上新開的翡翠原石正在自動皴裂,切麵泛著奇異的光澤,像極了地震那天地縫裡滲出的神秘液體。
觀音菩薩顯靈咯!老礦頭扔掉煙卷撲跪在地。裂紋蔓延成個相框形狀,翡翠飄花凝成對年輕夫妻的輪廓——男人握著鋼筆在記錄數據,女人正在往燒杯裡添藥材,兩人鬢角都彆著銀杏葉發卡。吳波突然想起今早家裡捎來的臘肉,油紙包裹上印著抗震救災的紅字,那抹紅色正從翡翠切麵深處滲出,染紅了女人腕間的銀鐲花紋。
李念墨的指尖突然被冰鑒邊緣劃破。血珠滾落在星圖上,將北鬥第七星染成朱砂色。星圖突然坍縮成個微型渾天儀,銅環轉動的吱呀聲裡,她看見父親正把黑紗覆上顯微鏡,母親在救災帳篷裡分揀藥材,而千裡外的翡翠切麵上,二十年前的父母正隔著時空朝她微笑。血珠在渾天儀表麵暈開,漸漸顯出台曆上被紅筆圈住的5月12日,那個數字正在吸收星輝,變得像熔岩般熾熱。
方清墨掌心的字突然滲進皮膚。她望著昆明站前飄動的黃絲帶,忽然聽見女兒七歲生日時的笑聲。那笑聲穿過救災物資堆疊的紙箱,驚醒了沉睡在翡翠原石裡的記憶。當礦山上的翡翠夫妻影像被拍成視頻傳遍網絡時,她正把最後半瓶解毒劑倒進掌心,藥液在陽光下折射出汶川山崖上的野百合,花瓣的每條紋路都是丈夫實驗室冰鑒上的河圖紋。
暮色染紅瀾滄江時,三塊冰鑒在星圖裡徹底咬合。李念墨望著渾天儀投射出的實驗室全貌,忽然發現父親的白大褂口袋裡露出半塊綠豆糕——正是她偷偷塞進去的,糕點上缺的月牙形小口,與此刻天上初現的新月完美重合。當礦場視頻裡的翡翠影像登上晚間新聞時,方清墨腕間的銀鐲突然發燙,鐲子內側的纏枝紋滲出解毒劑,在月台地麵繪出整篇《神農本草經》,每個藥名都對應著冰鑒上的星位。
夜深了,李念墨蜷在救災帳篷裡摩挲冰鑒。銅鏽簌簌落在印著抗震救災的藍花被上,忽然聽見翡翠原石裂開的脆響從千裡外傳來。她摸出母親臨行前塞給她的銀杏葉,葉脈突然亮起熒光,在帳篷布上投射出父母年輕時的模樣——父親正在調試的冰鑒群,母親煎藥的白霧,與此刻礦山上的翡翠影像重疊成三個時空的對話。當銀杏葉的熒光暗下去時,她發現葉柄處結著顆冰晶,裡頭凍著朵野百合,與新聞裡汶川峭壁上綻放的那朵一模一樣。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