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的燥熱沉甸甸地壓在京城四合院的青磚灰瓦上。蟬鳴聲嘶力竭,織成一張無形的、令人昏昏欲睡的網。李天樞卻像一尾不知疲倦的小魚,在院中那棵老槐樹篩下的破碎月光裡穿梭。他小小的身影拖著一個幾乎與他等高的硬紙板筒,吭哧吭哧地挪到院子中央那片最開闊的青石地上。筒裡是他視若珍寶的“星海號”——一架用廢棄包裝盒、凸透鏡片、pvc水管和無數膠帶纏裹而成的天文望遠鏡,那些接口處露出的膠帶邊緣,在月光下微微反著光,如同星子本身。
他跪在青石板上,小心翼翼地調整著三角支架的螺絲。金屬摩擦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汗水順著他光潔的額角滑下,在下巴尖彙聚,滴落在微涼的青石上,洇開一小片深色的圓。他渾然不覺,全副心神都係在那冰冷的鏡筒上。今夜,他要捕捉仙女座星雲的光。
書房裡,李玄策剛結束一個加密視頻會議,眉宇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屏幕上複雜的金融數據流和地緣推演模型剛剛隱去,留下深藍色的背景。他摘下眼鏡,捏了捏眉心。方清墨端著一杯溫熱的茉莉花茶走進來,輕輕放在他手邊。茶香清冽,衝淡了幾分空氣中的沉悶。
“天樞又在院子裡望天了?”方清墨的聲音帶著溫柔的倦意,目光投向窗外那個小小的、專注的身影。
李玄策點點頭,端起茶杯,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的鏡片。“隨他去吧。這孩子,心裡裝著的東西,比天上的星星還多。”他語氣裡是父親特有的、混合著驕傲與一絲難以言喻的敬畏。
就在這時,書房角落那台造型奇特、外殼噴塗著啞光黑色塗層的加密終端機,發出了低沉而穩定的嗡鳴,屏幕亮起,一個特殊的信號標識開始閃爍。李玄策眼神一凝,迅速放下茶杯,在鍵盤上輸入一串冗長的動態密鑰。屏幕上深藍色的背景如水波般漾開,幾秒後,穩定成一個清晰的視頻畫麵。
畫麵那頭,是遠在異國他鄉的李長庚。時間差讓他那裡還是白晝。柔和的光線透過寬大的窗戶灑進來,映得他滿頭銀發愈發如雪如霜,蓬鬆而閃耀。他坐在一張寬大的扶手椅上,背後是堆滿書籍和複雜儀器模型的巨大書架。老人臉上帶著長途通訊帶來的些微倦容,但那雙眼睛,透過厚厚的鏡片望過來時,卻像蘊藏著星雲深處的光芒,銳利、深邃,充滿智慧的生命力。當他看到屏幕這頭,疲憊瞬間被一種純粹的、幾乎可以稱之為孩子氣的喜悅取代。
“爺爺!”李天樞清脆的聲音帶著小跑後的喘息,像顆小炮彈一樣衝進了書房,剛才望天的專注立刻被興奮取代。他湊到屏幕前,小臉因為奔跑和激動泛著健康的紅暈,大眼睛撲閃撲閃,“爺爺你看!我的‘星海號’!我剛剛把它架好,今晚要抓仙女座!”
李長庚臉上的笑容如同漣漪般漾開,鏡片後的眼睛彎成了月牙。“哦?我們的天樞船長又要揚帆遠航,駛向星海深處了?快給爺爺看看你的新戰艦!”
李天樞立刻轉身,又吭哧吭哧地把那個巨大的紙筒望遠鏡拖到攝像頭前,獻寶似的指點著:“喏,爺爺,這是主炮管!我找了好久的硬紙板,夠硬!這是目鏡,王叔叔幫我磨的鏡片,可亮了!還有這個支架,爸爸幫我加固了關節,可穩了!”他滔滔不絕,每一個部件都帶著他手工打磨的痕跡和汗水浸潤的光澤。
李長庚聽得極其認真,不時點頭,目光裡滿是慈愛和讚賞。“了不起,我的小科學家!自力更生,就地取材,這才是探索宇宙的真精神!比爺爺當年在斯坦福的實驗室裡用現成設備看星星有意思多了!”他頓了頓,語氣帶上了一絲循循善誘的意味,“那今晚,我們的船長準備探索哪一片未知的星域呢?”31!”李天樞毫不猶豫地回答,眼睛亮得像盛滿了星光,“書上說,它離我們有二百多萬光年呢!爺爺,光都要走那麼久,它現在到底是什麼樣子啊?我們看到的是它很久很久以前的樣子,對嗎?”他的聲音裡充滿了對遙遠時空的困惑與著迷。
“對極了!”李長庚讚許地點點頭,身體微微前傾,仿佛要穿過屏幕,更靠近他聰慧的小孫子。“天樞,你知道嗎?觀星,其實也是在觀世。”老人的聲音低沉下來,帶著一種古老的韻律,像在講述宇宙的秘密。“你看那浩渺星空,日月星辰,東升西落,周行不殆。它們的軌道,自鴻蒙初開便已設定,億萬年來,亙古不變。這是大道運行之‘序’,是宇宙間最恒常的規律。”
他話鋒一轉,語氣裡帶上了幾分沉凝:“可你再看看我們腳下的人間世道呢?國與國,族與族,人與人。利益交織,野心膨脹,今日盟友,明日寇仇。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如同那無序碰撞、混沌一片的星塵。此乃人心之‘亂’,是世間最難測的變數。”
老人深邃的目光透過屏幕,牢牢鎖住李天樞那雙充滿求知欲的眼睛,拋出了一個宏大的問題:“那麼,我的小船長,麵對這星空的有序與人間的無序,我們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破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書房裡一時靜了下來。窗外的蟬鳴似乎也屏住了呼吸。方清墨下意識地握住了李玄策放在桌上的手。李玄策則坐直了身體,鏡片後的目光銳利如鷹,緊緊盯著兒子稚嫩卻無比專注的側臉。他仿佛不是在等待一個十歲孩子的答案,而是在傾聽一個來自未來智者的預言。
李天樞沒有立刻回答。他微微歪著頭,濃密的睫毛垂下來,在白皙的小臉上投下淺淺的陰影。他清澈的目光似乎越過了書房,越過了四合院的屋簷,投向了那片深邃無垠、既運行著永恒秩序又蘊藏著無儘混沌的夜空。時間在寂靜中流淌,隻有屏幕那頭李長庚沉穩的呼吸聲隱約傳來,如同宇宙深沉的脈搏。
幾秒鐘的沉默,卻仿佛一個世紀般漫長。
終於,李天樞抬起頭。那雙眼睛裡的困惑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超越年齡的澄澈明悟。他小臉繃得緊緊的,一字一句,清晰而堅定地說道:
“有序,是規律。就像星星的軌道,太陽的東升西落,是‘道’。無序,是人心。就像風往哪裡吹,沙子就往哪裡飛,是‘亂’。”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腦海中那宏大而抽象的概念,小手無意識地握緊了鏡筒冰冷的邊緣。
“破局……”他深吸一口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敲打在每一個傾聽者的心上,“需要‘明道’,更要‘優術’!”
“‘明道’,就是要像爺爺研究星星軌道一樣,看清楚世界運轉的根本規律是什麼,那個‘序’在哪裡。‘優術’……”他微微皺起小眉頭,努力尋找著最貼切的表達,“就是要找到最好的方法,就像我的‘星海號’,用最合適的鏡片、最穩的架子,去看到最遠的星星。不能蠻乾,要聰明地乾!”
稚嫩的童音在寂靜的書房裡回蕩,卻如洪鐘大呂,撞擊著李玄策的心扉。“明道”、“優術”——這四個字,如此簡潔,卻又如此精準地切中了國家博弈、危機應對的核心!他握著方清墨的手不自覺地收緊,一股電流般的戰栗感瞬間傳遍全身。鏡片後的目光爆發出難以置信的神采,仿佛在黑暗中驟然看到了指路的燈塔!他腦海中那些紛繁複雜的國際金融數據、地緣政治推演圖,此刻仿佛被一道強光照亮,瞬間找到了整合與應對的樞紐——看清規律明道),優化策略優術)!
屏幕那頭,李長庚臉上的笑容像投入石子的湖麵,一圈圈擴大,最終化為欣慰與驕傲的洪流,幾乎要溢出鏡框。他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那是智者的共鳴,是血脈傳承的狂喜。“好!好一個‘明道優術’!天樞,爺爺果然沒有看錯你!你抓住了那把鑰匙,那把解開世間紛繁亂象的鑰匙!”
老人激動地向前傾身,聲音壓得更低,帶著一種近乎耳語的凝重:“孩子,記住爺爺的話。規律道)雖在,但變數亂)亦存。近期,爺爺觀測到一些‘軌道偏移’的跡象,如同宇宙中突然闖入的引力異常體。這股力量,可能會擾動看似平穩的軌跡,引發不可預知的連鎖反應。你和你父親,身處風暴之眼,更要時刻警醒,明察秋毫,以‘明道’之眼洞察其源,以‘優術’之策穩固航船!”
“軌道偏移?”李天樞敏銳地捕捉到了這個隱喻,小臉上立刻浮現出凝重,下意識地重複著這四個沉甸甸的字。他抬頭看向父親,大眼睛裡充滿了詢問。
李玄策心領神會。他鬆開妻子的手,走到兒子身邊,寬厚溫暖的手掌輕輕按在李天樞稚嫩的肩膀上。那手掌沉穩而有力,傳遞著無聲的安撫和堅定的信心。他對著屏幕,語氣沉穩如山:“爸,放心。星圖已在胸中,羅盤緊握在手。無論風浪幾何,航向不會偏移。我們,看得清,也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