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胡楊林的守望者(2013年12月14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782章 胡楊林的守望者(2013年12月14日)

第782章 胡楊林的守望者(2013年12月14日)(1 / 1)

西疆,塔克拉瑪乾沙漠邊緣。

十二月的寒風,裹挾著細碎的沙粒,發出尖銳的哨音,抽打在枯黃的駱駝刺和稀疏的紅柳叢上。天空是那種近乎凝固的灰藍色,廣袤而寂寥。在這片仿佛被時間遺忘的蒼茫裡,一片金黃的胡楊林頑強地挺立著,虯結的枝乾扭曲向上,如同向蒼穹伸出不屈臂膀的戰士。樹葉早已落儘,隻剩下嶙峋的骨骼,在凜冽的風中訴說著千年的滄桑與堅韌。

阿依努爾緊了緊頭上火紅的頭巾,將半張臉埋在厚厚的羊毛圍巾裡,隻露出一雙明亮如星子的大眼睛。呼出的白氣瞬間被寒風卷走。她肩上挎著一個略顯沉重的黑色儀器箱,箱體上噴塗著“生態監測站”的白色字樣。十六歲的少女,腳步卻異常沉穩,深一腳淺一腳地踩在鬆軟的沙地上,沿著她和爺爺以及邊防官兵們走了無數遍的巡邏路線前行。風沙不時迷住眼睛,她便抬手用力揉一揉,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那些熟悉的沙丘輪廓,那些胡楊扭曲的樹影,任何一絲不尋常的動靜都逃不過她的眼睛。爺爺常說,這片林子是家園的屏障,守住了林子,就守住了身後的綠洲和村莊。

儀器箱裡發出輕微的嗡鳴,那是多光譜環境監測儀在自動工作。忽然,屏幕上代表特定化學物質的曲線出現了幾個不規則的尖峰。阿依努爾的心猛地一跳,立刻停住腳步,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撥開一叢茂密的梭梭草。幾個印著普通農藥標識的塑料桶半埋在沙土裡,偽裝得十分巧妙,若非儀器報警,幾乎無法察覺。她的手指有些冰涼,卻異常穩定地操作著設備,調整焦距,對準桶身標識旁邊一個極其微小的、不屬於任何農藥公司的激光蝕刻標記,按下了高清攝像鍵。鏡頭捕捉到的瞬間,同步加密傳輸到了遠方的指揮中心。

她屏住呼吸,迅速環顧四周,確認安全後,像一隻靈巧的沙狐,悄無聲息地退開,隱入更深的胡楊林陰影中,用加密通訊器發出了簡短而清晰的預警:“胡楊哨點,發現‘病蟲’,坐標已同步,請求支援。”心臟在胸腔裡擂鼓般跳動,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一種守衛家園的責任感帶來的激蕩。風穿過胡楊乾枯的枝椏,發出嗚咽般的聲響,仿佛古老的森林也在低語警示。

幾小時後,距離胡楊林數十公裡外的邊防連駐地,氣氛熱烈得幾乎要掀翻屋頂。簡陋的食堂裡彌漫著烤羊肉的濃香和奶茶的醇厚氣息。中央的空地上,炭火正旺,一隻烤得金黃流油的肥羊滋滋作響,油脂滴落在炭火上,爆出陣陣誘人的香氣和“劈啪”聲。官兵們、參與聯防的牧民們圍坐在一起,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和驅散寒意的紅暈。

阿依努爾的爺爺,庫爾班老人,是今晚當之無愧的主角。他布滿溝壑的黝黑臉龐在火光映照下仿佛古銅雕像,花白的胡須隨著他豪邁的笑聲微微顫動。他盤腿坐在厚厚的地毯上,懷裡抱著他那把心愛的熱瓦普。飽經風霜的手指在琴弦上輕輕一撥,一串清亮悅耳的音符便跳躍出來,瞬間壓過了屋內的喧鬨。

“哎——天上的雄鷹飛得高,地上的胡楊站得牢!”老人蒼勁而略帶沙啞的歌聲響起,帶著濃重的西疆口音,卻充滿了穿透人心的力量。熱瓦普的琴弦在他指下顫抖、歌唱,時而如疾風驟雨,時而如涓涓細流,講述著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故事。

“胡楊是沙漠的骨頭!”老人渾濁卻銳利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邊防戰士和牧民鄉親,琴聲陡然變得鏗鏘有力,“任他風沙千年刮,根子紮在黃泉下!國安是國家的骨頭!”他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莊嚴,“頂天立地脊梁硬,護我山河萬萬年!”

“護我山河萬萬年!”在場的官兵和牧民們齊聲應和,聲浪震得屋頂的灰塵簌簌落下。火光跳躍在每一張年輕或蒼老的臉龐上,映照著他們眼中同樣的堅定與赤誠。庫爾班老人用力地撥動著琴弦,琴聲激越昂揚,仿佛與屋外呼嘯的寒風、與遠處那片沉默的金色胡楊林產生了共鳴。阿依努爾坐在爺爺身邊,臉上帶著驕傲的紅暈,火光在她明亮的眸子裡跳躍。這一刻,家與國,民與兵,在這片苦寒之地的篝火旁,在古老的熱瓦普琴聲裡,緊緊融合在了一起。

千裡之外的京城,國安部常務副部長辦公室。

巨大的電子屏幕上,清晰地顯示著庫爾班老人懷抱熱瓦普高歌的畫麵,那鏗鏘的歌聲和戰士們響亮的應和聲通過保真音響回蕩在安靜的室內。屏幕旁邊,是西疆軍民聯防指揮中心同步傳輸回來的行動簡報:成功攔截偽裝成農藥的爆炸物三噸,抓獲嫌疑人四名,關鍵證據鏈完整……簡報最後,附上了幾張照片:偽裝巧妙的塑料桶,儀器捕捉到的激光蝕刻標記,以及,一張庫爾班老人和阿依努爾在胡楊林前挺直脊梁的合影。

李玄策站在屏幕前,久久凝視。老人的歌聲仿佛還在耳邊回蕩:“胡楊是沙漠的骨頭,國安是國家的骨頭!”這句話像重錘,敲擊在他的心上。他轉身走到寬大的辦公桌前,鋪開一份名為《西疆軍民融合生態固邊試點總結及深化建議》的報告。報告裡詳細記錄了這次成功的聯防行動,也分析了“綠色屏障”對於穩固邊疆、凝聚人心、壓縮不安定因素生存空間的獨特作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提起毛筆,飽蘸濃墨。筆鋒懸在報告扉頁的空白處,窗外冬日的陽光斜斜照進來,在他肩頭投下溫暖的光斑。他腦海中浮現出那片金黃不屈的胡楊林,浮現出庫爾班老人如樹皮般溝壑縱橫卻堅毅的臉龐,浮現出阿依努爾那雙在風沙中依舊明亮的眼睛。

筆鋒落下,沉穩有力,墨跡淋漓:

“以草木之心固疆,勝鐵甲十萬。”

十三個字,力透紙背。這是戰略的升華,更是對那片土地上萬千默默守望者最深的敬意與期許。他放下筆,拿起內線電話,聲音沉穩:“將‘綠色絲路’計劃,提升為a級國家項目,資源優先級上調。重點支持方向:生態屏障建設與軍民融合固邊模式推廣。”

與此同時,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一間恒溫恒濕的實驗室裡。

方清墨穿著潔白的研究服,戴著無塵手套,正俯身在一個透明的恒溫培養箱前。箱內,十幾個培養皿整齊排列。其中一個培養皿裡,灰褐色的沙土上,正頑強地探出一點點幾乎微不可查的、柔嫩的新綠!那是一種特殊的固沙菌劑與她團隊研發的生物活性材料共同作用的結果。

燈光柔和地照在培養皿上,那抹新綠雖然微小,卻充滿了令人屏息的勃勃生機。方清墨的指尖隔著培養箱的玻璃,輕輕拂過那抹綠色出現的位置,冰冷的鏡片後,眼眸裡漾開溫柔而欣慰的笑意。她知道,丈夫批示裡那“草木之心”,正在這片試驗田裡,在這微觀的世界中,悄然萌發。這不僅僅是科技的突破,更是對西疆那片蒼茫大地上不屈生命的呼應。她拿起旁邊的記錄本,工整地寫下:“‘綠色絲路’固沙菌劑初代,試驗田第一株共生植被萌芽。日期:2013年12月14日。”

幾天後,京城,李玄策家的四合院。

王秀芹正坐在灑滿冬日暖陽的窗邊,戴著老花鏡,仔細地縫補著張小輝書包上磨破的一個小口。針線在她布滿歲月痕跡卻依舊靈巧的手指間穿梭。門鈴響了,是郵遞員送來一個不大的包裹。

包裹很輕,寄件地址寫著“西疆·塔裡木”。王秀芹有些疑惑地拆開,裡麵是一個樸素的布袋,袋口用紅繩係著。解開繩子,倒出來的是一捧深紅色、帶著白霜的乾果——沙棗。顆顆飽滿,散發著一種獨特的、帶著陽光和沙土氣息的甜香。布袋裡還有一張折疊的紙條。

王秀芹展開紙條,上麵是幾行略顯稚嫩卻工整的漢字:

“王奶奶:

您好!我是庫爾班爺爺的孫女阿依努爾。謝謝您兒子派來的專家幫我們修好了監測站。寄上我們家鄉的沙棗,奶奶說,棗核再硬,心是甜的。願您的生活也像沙棗一樣甜。

阿依努爾2013年冬”

王秀芹捏起一顆沙棗,湊到鼻尖聞了聞,那質樸的甜香讓她眼眶微微發熱。她輕輕咬了一小口,堅韌的果肉帶著沙沙的口感,一股濃鬱的、帶著陽光味道的甜意在舌尖化開,直抵心田。果然,那小小的棗核堅硬無比,但包裹著它的果實,卻如此甘甜。

她慢慢咀嚼著,目光透過窗戶,望向院子裡那棵落光了葉子的老槐樹,又仿佛望向了更遙遠的、那片金黃的胡楊林和遼闊的沙海。一絲釋然、一種溫暖、一種沉甸甸的、被這片遼闊國土上最質樸的情感所連接和滋養的歸屬感,悄然充盈了她的胸膛。她拿起一顆沙棗,輕輕放在窗台上,陽光照在上麵,那深紅的色澤,宛如一粒凝固的火焰,也像一顆小小的心。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乩童,邪靈 我在乙女遊戲裡苟且偷生 快穿:反派彆跑,宿主訓狗有一套 克夫命格的末日廢土女 家長裡短的故事 豪門的上位法則 退親後,軍少忍情忍欲寡瘋了 漫畫工具人努力救世中 全球末世:開局綁定移動安全屋 高武,我能吞噬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