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9章 秀芹的“小院外交” (2014年6月30日)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839章 秀芹的“小院外交” (2014年6月30日)

第839章 秀芹的“小院外交” (2014年6月30日)(1 / 1)

京城的六月末,暑氣已蓄足了勢頭,空氣裡蒸騰著柏油路和草木混合的氣息。李家那座鬨中取靜的四合小院,卻像一塊浸潤在時光裡的涼玉,被高大的老槐樹撐起一片濃密的綠蔭,濾去了大半的燥熱。蟬鳴是午後的主旋律,高高低低地織成一張慵懶的網,覆蓋著青磚墁地的院子。幾盆王秀芹精心侍弄的茉莉正開著,潔白的小花藏在油綠的葉間,香氣清幽,絲絲縷縷地纏繞著院角那架掛滿青翠藤蔓的葡萄。

王秀芹坐在葡萄架下的竹製小馬紮上,手裡拿著一把蒲扇,有一下沒一下地輕輕搖著。她穿著件洗得發軟的淡藍色細布短袖衫,花白的頭發在腦後挽成一個利落的髻,臉上雖刻著歲月的痕跡,但眉宇間那份曾經的鬱結和灰暗,早已被一種溫潤的平和取代,眼神清亮,透著曆經風雨後的通達與慈和。外孫張小輝趴在不遠處的小石桌上,麵前攤著暑假作業本,眉頭微蹙,筆尖在紙上劃拉得沙沙作響。這孩子剛來時的那股子擰巴和戾氣,在王秀芹日複一日的耐心與不動聲色的“規矩”裡,像院角那叢被修剪過的月季,漸漸收束了旁逸斜出的枝椏,顯露出少年人該有的專注。

“吱呀——”一聲,院門被推開了。鄰居張大爺提溜著一個小竹籃,笑嗬嗬地走了進來,籃子裡躺著幾根頂花帶刺、碧綠鮮嫩的黃瓜,還沾著清晨的露水氣兒。

“秀芹妹子!瞧瞧我這‘試驗田’的收成!”張大爺嗓門洪亮,帶著老北京胡同特有的爽利,“頭茬瓜,水靈著呢!專門給你和小輝摘的,嘗嘗鮮!”

王秀芹連忙起身,臉上綻開熱情的笑容,快走幾步迎上去:“哎喲,老哥哥,您可真是!自己舍不得吃,倒先給我們送來了!快,快坐下歇歇腳,這大熱天的。”她接過籃子,入手沉甸甸的,黃瓜特有的清冽香氣直往鼻子裡鑽。

“嗨,自家院裡結的,不值當什麼。”張大爺擺擺手,熟門熟路地在葡萄架另一側的小板凳上坐下,接過王秀芹遞來的蒲扇,“你家這葡萄架底下是真涼快,比吹空調舒坦!”

王秀芹轉身進了廚房,不一會兒端出一個白瓷盤,裡麵是切得整整齊齊、水靈靈的黃瓜段,旁邊還放著一小碟自家做的黃豆醬。“小輝,先彆寫了,來,嘗嘗張爺爺種的黃瓜,透心涼!”

張小輝放下筆,跑過來,抓起一塊就咬,嘎嘣脆響,汁水四溢,他滿足地眯起眼:“真甜!謝謝張爺爺!”那股子屬於孩子的純粹快樂,讓張大爺和王秀芹都笑了起來。

三人正吃著瓜,院門又被輕輕叩響了。是隔壁的李嬸,手裡牽著個四五歲、虎頭虎腦的小孫子。“秀芹姐,沒打擾你們吧?”李嬸臉上帶著點不好意思的愁容。

“哪兒的話,快進來,正好有瓜!”王秀芹熱情地招呼著,又搬了個小凳子。小孫子看到張小輝,立刻掙脫奶奶的手,跑過去好奇地看他的作業本。

李嬸坐下,歎了口氣:“秀芹姐,又來煩你了。我們家這小祖宗,認字兒可愁死我了!教了八百遍,‘大’‘小’還分不清,屁股上像長了釘子,坐不住三分鐘!你說這可咋整?他爸媽下班晚,全靠我這把老骨頭盯著,眼瞅著九月就要上學前班了,我這心裡急得跟什麼似的。”她看著自家孫子在石桌邊扭來扭去,眉頭擰成了疙瘩。

王秀芹遞給她一塊黃瓜,溫言道:“李嬸,彆急。孩子嘛,都這樣,小輝小時候認字也費勁。”她說著,看了一眼正耐心回答小弟弟問題的張小輝,眼神裡帶著鼓勵,“我那會兒啊,也不跟他硬拗。你看,”她指了指院子角落一小塊翻整過的土地,裡麵幾株黃瓜苗剛抽出嫩葉,“我就帶他來種黃瓜。告訴他,種子埋下去,得澆水、曬太陽,等啊等,它才肯冒芽。認字兒也一樣,急不得。今天認一個‘大’字,明天認一個‘小’字,就像給小苗澆水,一天天澆,它就在心裡生根了。你試試,彆光讓他坐著念,拿根小棍兒,在泥地上劃拉,邊玩邊認,興許就靈了。”

李嬸聽著,眼睛漸漸亮起來:“哎!這法子聽著新鮮!邊玩邊學……秀芹姐,你帶小輝是真有辦法!這孩子現在多懂事,學習也不用你催了。”她看著安靜下來的孫子,又看看張小輝,滿是羨慕。

張大爺在一旁啃著瓜,聽了也插話:“可不!秀芹妹子是明白人。帶娃這事兒,就跟伺弄莊稼似的,得懂它的脾性,不能硬薅。”他話鋒一轉,眉頭也皺了起來,“不過說起‘急’,我這心裡也有樁事堵得慌!咱社區新開那養老食堂,本是個大好事,省得我們這些老家夥自己開夥了。可那菜,齁鹹!我那天嘗了口紅燒肉,好家夥,鹹得我灌下去兩缸子水!跟管事的提了,人家說眾口難調。這哪兒是難調啊,這是拿鹽不當錢啊!我們這把年紀,吃這麼鹹,血壓還要不要了?”張大爺說得有點激動,蒲扇搖得呼呼響。

“就是就是!”李嬸也找到了共鳴,“還有啊,秀芹姐,咱們這片的小學,下午三點半就放學!像我們這樣家裡沒閒人的,孩子誰接?送托管班吧,又是一筆開銷,還不放心。三點半,這不上不下的點兒,真是愁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秀芹靜靜地聽著,手裡的蒲扇節奏依舊平穩。她看著張大爺因不滿而漲紅的臉,看著李嬸眉宇間化不開的焦慮,看著兩個在石桌旁嘀嘀咕咕的孩子。她沒有立刻發表高論,隻是不時點點頭,眼神溫和而專注,仿佛要把這些帶著生活煙火氣的抱怨和憂愁,都細細地收攏、沉澱下來。她遞過去的水杯,她適時剝開的一塊水果糖,她一句“老哥哥消消氣”、“李嬸彆上火,總會有辦法的”的輕聲安慰,都像無形的絲線,熨帖著鄰居們焦躁的心緒。

“日子嘛,總有這樣那樣不順心的地方,”王秀芹的聲音不高,卻有種讓人心安的沉穩,“咱們老街坊鄰居住著,說出來,互相寬解寬解,心裡就鬆快些。這些事,我記下了,回頭也跟居委會的老姐姐們念叨念叨,興許能往上反映反映。”她的話語樸實無華,卻像一股溫潤的泉水,悄然流淌在燥熱的午後。

夕陽的金輝開始給四合院的青磚灰瓦鑲上暖融融的邊兒時,張家大爺和李嬸才帶著些許釋然和小孫子告辭。小院又恢複了寧靜,隻剩下葡萄葉在微風裡沙沙的細響和廚房飄出的飯菜香。

晚飯擺在了院中的小石桌上。幾樣清爽的家常小菜:拍黃瓜用的就是張大爺送的)、蒜蓉空心菜、西紅柿炒雞蛋,還有一小碟王秀芹自己醃的醬瓜。張小輝幫忙擺著碗筷,動作利落了不少。

李玄策踏著暮色進了院門,脫下一絲不苟的深色薄西裝外套,露出裡麵的淺灰色襯衣。一天的公務讓他眉宇間帶著不易察覺的倦色,但一踏入這方被槐蔭和飯香籠罩的小天地,那緊繃的神經便不由自主地鬆弛下來。他深吸一口氣,那混合著飯菜香、茉莉香和泥土氣息的空氣,仿佛是最好的解乏良藥。

“舅舅,洗手吃飯!”張小輝喊了一聲。

“哎,好。”李玄策應著,走到院角的自來水管旁洗手。

一家三口圍著小石桌坐下。王秀芹給兒子盛了滿滿一碗綠豆粥,又夾了一筷子拍黃瓜放到他碗裡:“嘗嘗,老張家自己種的,味兒正。”

李玄策咬了一口黃瓜,脆生生的,帶著天然的清甜,暑氣似乎都消了一半。“嗯,真不錯,還是這種老味道好。”他讚道。

飯吃得差不多了,氣氛溫馨而放鬆。王秀芹像是忽然想起什麼,用筷子輕輕點了點桌麵,語氣如同閒話家常:“玄策啊,今兒後晌,老張大哥和李嬸過來坐了會兒。”

“哦?”李玄策抬起頭,咽下嘴裡的粥,看向母親。他知道母親不是無故提起鄰裡串門的人。

“老張大哥說,社區那新開的養老食堂,菜做得太鹹。”王秀芹的語氣平實,像是在說今天黃瓜很脆一樣自然,“他說提過意見,不管用。他擔心老夥計們吃鹹了血壓高。李嬸呢,是愁她家小孫子認字坐不住,還愁小學放學太早,三點半,家裡沒人接孩子,送托管又貴又不放心。”

她頓了頓,看著兒子,眼神裡沒有抱怨,隻有一種平和的陳述:“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聽著吧,又像是壓在老哥哥老姐姐們心上的石頭。過日子,不就圖個順心順意麼?吃不好,孩子沒人管,心裡可不就憋著股火?”

晚風拂過,葡萄葉子輕輕搖曳,篩下細碎的光斑在李玄策臉上跳動。他夾菜的動作停了下來,靜靜地聽著母親用最樸素的語言講述著這些來自巷陌深處的“大事”。他深邃的目光落在母親溫和而帶著關切的臉龐上,又掠過旁邊正豎著耳朵聽、眼神裡帶著點懵懂思索的張小輝。

忽然,李玄策的嘴角微微向上揚起,不是那種麵對下屬或同僚時的沉穩笑意,而是發自內心的、帶著暖意甚至一絲孩子氣的欽佩笑容。他放下筷子,身體微微前傾,聲音低沉而清晰,帶著毫不掩飾的讚許:“媽,您這可是最了不起的‘小院外交’啊!”

“外交?”王秀芹一愣,隨即失笑,“我個老婆子,懂啥外交?就是街坊鄰居拉拉家常。”

“不,媽,”李玄策搖搖頭,神情認真起來,“您不懂那些虛頭巴腦的術語,可您做的,恰恰是最根本、最紮實的工作。您坐在這葡萄架底下,聽著張大爺、李嬸他們掏心窩子的話,這就是最原汁原味、不帶半點水分的社情民意!是咱老百姓心裡頭最真切的盼頭和難處。民生無小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孩子上學,老人吃飯,哪一件拎出來,不是連著千家萬戶的心?”他的目光掃過張小輝,“小輝,你說是不是?你張爺爺想吃口淡點的飯菜,李奶奶想有人接小弟弟放學,這要求過分嗎?”

張小輝被問得一愣,下意識地搖搖頭:“不過分。”

“對,不過分。可就是這些看似簡單不過分的事,彙集起來,就是我們要下力氣去解決的大課題。”李玄策的目光重新回到母親身上,充滿敬意,“您這‘小院’,就是一座金礦!您這把年紀,這份心,這份耐心,這份能把街坊鄰裡聚攏起來、讓他們願意跟您說真話的本事,就是最寶貴的財富。您這‘小院外交’的作用,可大著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說著,從隨身的公文包裡拿出手機,直接撥通了秘書的電話:“小陳,是我。嗯,記一下:兩件事。第一,聯係一下民政和街道,重點了解一下我們部家屬院所在社區以及類似老舊社區養老助餐點的普遍情況,尤其關注菜品口味偏鹹的問題,看看是普遍現象還是個例,背後是成本控製問題還是管理問題,研究如何建立更有效的反饋和調整機製,務必讓老人吃得健康、可口。第二,關注一下城區小學,特彆是雙職工家庭集中區域小學的課後服務現狀和需求,‘三點半難題’群眾反映強烈,了解一下其他城市有沒有好的經驗可以借鑒,或者社區能否整合資源提供更安全實惠的托管服務。要快,形成個簡要報告給我。對,就從我們眼皮底下開始摸底。”

他言簡意賅地交代完,掛了電話。晚霞的餘暉將他側臉的輪廓映得格外清晰,那是一種將宏大關懷落實於細微處的務實。

王秀芹聽著兒子條理清晰的電話,看著他雷厲風行的動作,臉上露出欣慰而溫暖的笑容,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驕傲。她沒說什麼大道理,隻是拿起公筷,又給兒子夾了一大塊醬瓜:“快吃吧,飯都涼了。”

張小輝捧著碗,看看雷厲風行打完電話的舅舅,又看看一臉慈祥平靜給舅舅夾菜的外婆,再看看石桌上那盤碧綠的拍黃瓜和醬色油亮的醬瓜。他嘴裡嚼著飯粒,眼神卻有些飄忽,似乎在努力理解著什麼。外婆的家長裡短,怎麼到了舅舅那裡,就變成了要秘書立刻去查、去辦的國家大事?那些張爺爺抱怨的鹹,李奶奶發愁的早,這些他以前可能覺得隻是老人嘮叨的瑣碎煩惱,此刻仿佛被舅舅賦予了全新的、沉甸甸的分量。他小小的腦袋瓜裡,第一次模糊地意識到,家與國,那些頂頂重要的大決策,其根基,或許就深埋在外婆這小院的葡萄架下,在鄰居們送來的這根帶著毛刺的黃瓜裡,在那些帶著煙火氣的抱怨和期盼之中。

晚風更輕柔了,帶著茉莉的甜香,無聲地流淌在李家的小院裡。蟬鳴不知何時已歇,隻有幾隻歸巢的麻雀在屋簷下啾啾幾聲。昏黃的燈光亮了起來,將圍坐在石桌旁的三代人的身影,溫柔地投映在青磚地上,拉得很長很長。這方小小的四合院,像一個溫暖的容器,盛滿了最平凡的市井煙火,也悄然孕育著通往更廣闊天地的理解與責任。王秀芹搖著蒲扇,看著兒子和外孫,臉上的笑容,是曆儘滄桑後最滿足的安寧。她的“小院外交”,沒有驚濤駭浪,卻在無聲處,潤澤著人心,也悄然連接著廟堂與江湖。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獸魂戰紀:從契約靈狐到獸域共主 混世宇宙大將軍 重生六零家屬院,紡織女工要翻身 投奔渣爹被棄?軍區大佬卻爭著寵她 驚!嬌知青竟是國家的寶貝疙瘩 保姆作家劉青青 70年代狼崽子的嬌氣包 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兒女 快穿之雲煙化雨 基因科技之生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