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飯的餘溫還在齒頰間流連,杯盤碗盞的輕碰聲仿佛仍在耳畔低語。餐廳裡橘黃的燈光溫柔地籠罩著尚未散儘的歡聲笑語,空氣裡混合著黃酒的醇香、菜肴的鮮香,還有一種名為“家”的、無法言喻的暖意。窗外的寒夜卻愈發深沉,北風掠過光禿禿的枝椏,發出低沉的嗚咽。
“走,上樓頂透透氣,看看這京城的新年夜。”李玄策放下手中溫熱的茶杯,指尖在光滑的杯壁上輕輕一劃。他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種酒足飯飽後的鬆弛,卻又蘊含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深沉引力。
方清墨會意地點頭,起身時自然地攏了攏肩上的羊絨披肩。李念墨牽著弟弟李天樞的小手,男孩的眼睛因興奮而格外明亮,對即將登臨的“高處”充滿好奇。李長庚拄著他那根打磨得溫潤光亮的黃楊木手杖,緩緩站起,目光投向通往露台的那扇門,深邃得如同窗外無儘的夜空。
推開厚重的玻璃門,一股凜冽而清新的寒氣立刻撲麵而來,帶著歲末特有的清冽氣息。與樓下暖融融的煙火氣截然不同,露台上的空氣像冰鎮的泉水,瞬間讓人精神一振。遠處的城市,不再是白晝裡喧囂的輪廓,而是化作了鋪展至天際的璀璨星河。無數盞燈火或密集如織,或疏朗如星,勾勒出樓宇的筋骨,描繪著街道的脈絡,一直延伸到目力所及的黑暗儘頭。那是一片光的海洋,一片由億萬個微小光點彙聚而成的、無聲卻磅礴的生命圖景。更遠處,零星的、試探性的煙花無聲地升起,在墨藍色的天幕上倏然炸開,綻放出短暫卻絢爛的金菊、銀柳,旋即又無聲地消散,留下淡淡的硝煙味被寒風迅速卷走。
“哇!星星!媽媽快看!那顆好亮!”李天樞掙脫了姐姐的手,小跑到露台邊緣,雙手扒著冰冷的金屬欄杆,努力踮起腳尖,仰著小臉,興奮地指向深邃的穹窿。他的小臉在寒夜中很快凍得紅撲撲的,呼出的氣息化作一團團轉瞬即逝的白霧,但他的眼睛卻比任何星辰都要閃亮,盛滿了孩童對浩瀚宇宙最純淨的好奇與驚歎。
李念墨笑著跟過去,站在弟弟身後,雙手輕輕搭在他的小肩膀上,既是保護,也是共享這份仰望星空的靜謐。她微微仰頭,清冷的夜風拂過她年輕的臉龐,發絲輕揚。遠處研究所大樓幾扇徹夜不熄的窗戶,在城市的燈海中顯得格外醒目,那微光映在她清澈的眼底,仿佛點燃了某種內在的火焰——那是屬於科研者的執著與熱望。
李玄策伸出手臂,輕輕攬住方清墨的肩頭。方清墨很自然地向他靠了靠,將身體的一部分重量倚靠過去,肩上的披肩滑落些許,又被李玄策細心地理好,裹緊。她的臉頰貼著丈夫厚實冬衣的麵料,能感受到衣料下傳遞過來的沉穩體溫。她望向那片廣袤的燈海,目光沉靜而遼遠,仿佛穿透了這浮動的光點,看到了材料微觀世界的奇妙結構,看到了“一帶一路”工程材料在嚴苛環境下的分子變化。
李長庚沒有靠近欄杆,他拄著手杖,站在稍後一些的位置,像一個沉默的觀察者。鏡片後的目光深邃地投向遠方那片由無數光點組成的、無聲沸騰的“海洋”。寒風撩動他花白的鬢發,他沒有瑟縮,隻是將握著杖頭的手緊了緊,指關節微微泛白。這片土地,這片燈火,曾是他半生魂牽夢縈的歸途,如今真實地鋪展在腳下,映在眼中,卻比任何想象都更加厚重,更加複雜,也更加……生機勃勃。他看得太久,太深,以至於目光仿佛被那無邊的燈火吸住,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沉甸甸的眷戀與審視。
露台上很靜。隻有風聲在耳邊低徊,遠處偶爾傳來一兩聲汽車駛過的遙遠嗡鳴,還有李天樞偶爾壓低卻依舊充滿驚喜的輕呼:“看那邊!又開了一朵!”這份寂靜並非空無,而是被巨大的空間感和萬家燈火的無聲喧囂所填滿的沉靜。寒意在裸露的皮膚上悄然蔓延,但家人依偎的溫暖在彼此間傳遞、流淌。
李玄策的目光緩緩掃過這片由無數光點組成的壯麗畫卷,最終落回身邊親人的身上。他的聲音低沉而清晰,像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打破了夜的靜謐,也道破了這壯麗景象背後的真諦:
“看啊,”他的手臂微微收緊,讓方清墨更貼近自己,目光卻投向那片無垠的燈海,“這每一盞亮著的燈後麵,都是一個家,一個故事,一個正在為生活、為理想、為心中所念所想而奔忙、而奮鬥的人。”
他微微停頓,仿佛要讓話語的力量沉澱下去,讓每一個人都能在腦海中勾勒出那些燈下的畫麵。
“也許是像老王那樣,剛在年夜飯桌上灌了幾杯酒,拍著胸脯說開春要再拚一把,把廠子裡幾個老師傅的絕活兒傳下去的小廠主。這會兒,他或許正趴在窗台,看著自家樓下那個小小的、亮著燈的保安亭,心裡盤算著明年的訂單和招工。”李玄策的語調平緩,帶著一種深切的體察,仿佛能看見王鐵柱那粗獷卻寫滿焦慮和期盼的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也許是像陳教授那樣,在實驗室裡守著一組關鍵數據的院士。年夜飯的餃子可能還在胃裡暖著,人卻已經回到了辦公室或者書房。一盞孤燈下,他對著複雜的圖表和公式,眉頭緊鎖又時而舒展,指尖敲打著桌麵,思考著如何突破那個困擾團隊數月的瓶頸。他窗外的燈光,或許就是這城市燈海裡最不起眼的一粒微塵,卻可能照亮未來某個領域的道路。”他的目光似乎穿越了空間,落在城市某個角落那扇亮著燈的窗戶上。
“也許,就是某個社區醫院裡值夜班的年輕醫生。剛匆匆扒拉了幾口家裡送來的、已經微涼的飯菜,就又套上了白大褂。此刻,她或許正借著診室窗口透出的燈光,低頭翻看著病例,或者揉著酸澀的眼睛,強打精神準備應對隨時可能響起的急診鈴聲。她的燈光很微弱,卻是深夜裡無數家庭健康安寧的守望。”李玄策的聲音裡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敬意,那是對平凡堅守的禮讚。
他收回投向遠方的目光,轉而深深地看著依偎在身邊的妻子,看著憑欄遠眺的父親,看著守護著弟弟的女兒,最後落在那顆正努力辨認星座的小腦袋上。他的聲音變得更加深沉,帶著一種千鈞的重量和無比清晰的使命感:
“國安國安……‘安’的是什麼?”他像是在問家人,更像是在叩問自己的內心,“安的就是這億萬人心中點亮的燈火。安的是老王廠子裡那幾十號工人養家糊口的飯碗,安的是陳教授實驗室裡那束可能改變未來的微光,安的是那位年輕醫生守護下每一個尋常家庭的安穩睡眠,安的是天樞這樣的小家夥能無憂無慮、安全地仰望星空的這份權利。”每一個“安”字,都像是一記重錘,敲打在露台沉靜的空氣裡,也敲打在每個人的心上。
李長庚拄著手杖的手指無意識地收緊,蒼老的手背上筋絡微微凸起。方清墨靠在丈夫肩頭,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胸腔裡那顆心臟沉穩有力的搏動,那搏動傳遞出一種令人心安的堅定力量。李念墨攬著弟弟的手也下意識地用了點力,仿佛要將這份守護的力量也傳遞給他。
“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李玄策的聲音再次響起,語調沉穩,沒有絲毫的激昂,卻蘊含著洞察一切的清醒和磐石般的意誌,“前麵的路,‘道阻且長’。”他引用了《詩經》中的句子,語氣平靜地陳述著一個事實,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璀璨的燈海,看到了未來可能的風暴、暗礁和湍流——國際間的博弈不會停歇,科技的封鎖與突圍更加激烈,發展的陣痛依然會落在無數普通人的肩頭,那些“最後一公裡”的困境、人才青黃不接的焦慮、環境治理的沉重代價……樁樁件件,都是需要跋涉的險途。
然而,他話音一轉,那沉穩的聲線裡驟然注入一股沛然的暖流,如同冰層下湧動的春水,帶著不可阻擋的生機:
“但,‘行則將至’!”這四個字,他念得斬釘截鐵,目光灼灼,掃過每一位至親的臉龐,“路再難,隻要腳步不停歇,方向不迷失,就總能抵達!因為支撐我們前行的,從來不隻是宏大的藍圖,更是這億萬人心中不滅的燈火,是他們為美好生活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是他們麵對困難時咬牙堅持的那股子韌勁兒!”
他微微抬起頭,目光再次投向浩瀚的星河,也投向星河下這片由無數燈火彙聚而成的、更加壯麗的人間星河。他的聲音變得洪亮而充滿力量,引用了《論語》中曾子的話,既是對家人的勉勵,也是對自己使命的再次確認,更是對這腳下土地和億萬生民的莊嚴承諾: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話音落下,露台上再次陷入一種更深沉的寂靜。隻有風聲依舊。李玄策低沉而充滿力量的話語,如同無形的漣漪,在寒冷的夜空中緩緩擴散、回蕩,仿佛融入了這片天地之間。
方清墨將頭更深地埋進丈夫溫暖的肩窩,閉上眼,感受著他話語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與無匹的信念帶來的安心。李長庚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寒氣,又緩緩吐出,那口長長的白氣在寒冷的夜空中嫋嫋消散,他鏡片後的目光似乎穿透了遙遠的時空,變得更加澄澈和堅定。李念墨挺直了背脊,年輕的臉龐上,一種超越年齡的沉靜與擔當悄然凝聚。李天樞似乎也感受到了那份不同尋常的凝重氣氛,他不再興奮地指指點點,而是安靜地靠在姐姐身邊,仰著小臉,看看深邃的星空,又看看遠處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大大的眼睛裡映照著整個璀璨的世界,懵懂,卻又仿佛能裝下整個宇宙的奧秘。
遠方的天幕上,又一朵煙花無聲地升起,奮力綻放,瞬間點亮了墨色的夜空,金色的光芒短暫地照亮了露台上依偎在一起的剪影——一個男人堅定地守護著懷中的妻子,一個老人拄杖凝望遠方,一個少女溫柔地護著年幼的弟弟。他們身後,是萬家燈火彙成的壯麗星河,頭頂,是亙古不變的浩瀚蒼穹。這短暫的光明,仿佛是為這新年的展望,為這征途的啟程,獻上的最絢爛的禮讚。光焰熄滅,星光依舊,燈火長明。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