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圍爐話滄桑(2015年12月31日 傍晚)_金蘭厭勝劫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金蘭厭勝劫 > 第955章 圍爐話滄桑(2015年12月31日 傍晚)

第955章 圍爐話滄桑(2015年12月31日 傍晚)(1 / 1)

窗外,京城的暮色被遠處次第亮起的萬家燈火溫柔地切割著。最後幾片倔強的枯葉在寒風中打著旋兒,輕輕叩擊李家小院的玻璃窗,旋即又被卷走,融入歲末沉沉的暮靄裡。屋內卻是另一番光景,融融暖意裹挾著飯菜濃鬱的香氣,蒸騰在燈火通明的餐廳中。

方清墨係著素雅的圍裙,正將一盤油亮紅潤的鬆鼠鱖魚端上桌中央,細密的刀花在燈光下仿佛會呼吸。李念墨小心地擺放著青花瓷酒盞,酒是溫過的紹興黃,氤氳著醇厚的米香。十二歲的李天樞踮著腳,把最後幾雙烏木鑲銀的筷子一絲不苟地擱在每個人麵前,小小的臉上是難得的鄭重其事。紅木圓桌已擺得琳琅滿目:蟹粉獅子頭敦厚飽滿,醃篤鮮湯色乳白,八寶鴨油光酥亮,碧綠的清炒時蔬點綴其間,還有王鐵柱從東北捎來的醬骨架,透著粗獷的肉香。這不僅是年夜飯,更像是一年艱辛跋涉後,停靠休憩的港灣,盛滿了人間煙火的慰藉。

門鈴輕響。李玄策快步走去拉開厚重的實木門,凜冽的寒氣夾著雪沫子湧進來,旋即被屋內的暖流衝散。門口站著李長庚,花白的頭發上沾著細小的雪粒,深色的羊絨圍巾掩住了下頜,鼻尖凍得有些發紅。他身後是裹得嚴嚴實實的王鐵柱和周衛國,兩人手裡提著鼓鼓囊囊的紙袋,笑容在寒氣中格外熱乎。

“爸!”李玄策趕緊接過父親臂彎裡的厚大衣,觸手冰涼,“路上雪滑,辛苦了。”他的目光掃過父親的臉龐,捕捉到那深藏在眼底、不易察覺的疲憊與風霜。

李長庚踏進溫暖的玄關,深吸了一口滿室的食物暖香,緊繃的肩線似乎瞬間鬆弛下來。他拍了拍兒子扶著自己胳膊的手背,那手背的皮膚已有些鬆弛,帶著歲月磨礪的痕跡。“到家了,就不辛苦。”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種塵埃落定後的安穩。方清墨聞聲迎上來,遞過一杯滾燙的薑茶:“爸,快暖暖手。”杯口的熱氣模糊了李長庚的鏡片,也模糊了他眼中瞬間閃過的水光。

王鐵柱的大嗓門打破了這片刻的靜默:“哈哈,老遠就聞見香了!嫂子這手藝,米其林三星都趕不上!”他把手裡沉甸甸的袋子往旁邊櫃子上一放,裡麵是幾瓶好酒和包裝精美的點心。周衛國則遞上一個古樸的紫砂茶罐,笑道:“玄策,知道你好這個,朋友茶園裡新出的頭采大紅袍,給你嘗嘗鮮。”兩人熟門熟路地脫了厚重的外套,融入這滿室的熱鬨裡,仿佛從未離開過。

眾人落座。李玄策親自執壺,溫熱的黃酒傾瀉入青花瓷盞,澄澈的酒液映著頂燈的光暈,漾開圈圈暖色的漣漪。他雙手捧杯,環視席間——父親曆儘滄桑終於歸家的麵容,妻子溫婉而堅韌的眼神,女兒沉靜中透著聰慧的目光,兒子懵懂又好奇的神情,還有兩位老兄弟被歲月刻下痕跡卻依舊熱忱的臉龐。一股深沉而溫熱的力量在他胸腔裡湧動。

“又是一年,”他開口,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耳中,帶著一種撫慰人心的力量,“風雨也罷,晴日也好,終是平平安安,一家人、老兄弟,還能圍坐這一桌。這杯酒,敬歲月,敬團圓,敬我們腳下這片土地生生不息的煙火氣。”他的目光最後落在父親臉上,那目光裡是無聲的千言萬語——漂泊的孤寂、歸途的漫長、此刻的圓滿,儘在不言中。

“乾!”王鐵柱和周衛國豪爽地應和,酒杯碰得脆響。李長庚緩緩舉起杯,指尖在微溫的杯壁上摩挲了片刻,才鄭重地送到唇邊,深深飲了一口。那醇厚的液體滑入喉中,仿佛也帶走了半生羈旅的苦澀。方清墨和李念墨相視一笑,淺淺抿了一口。李天樞也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捧起他的小杯子,裡麵是甜甜的桂花米釀,喝得一臉滿足。

幾杯暖酒下肚,席間的氣氛更加活絡。王鐵柱夾起一塊醬香濃鬱的骨頭,啃得嘖嘖有聲:“這味兒,地道!比我們廠食堂那水煮菜強百倍!”他抹了抹油亮的嘴角,話匣子也打開了,“今年廠子裡是真難!訂單少了一大截不說,最愁的是招不到好技工!那些小年輕,嫌臟怕累,眼高手低,能靜下心跟著老師傅學淬火、學磨刀的,鳳毛麟角!廠裡幾個頂梁柱的老師傅,都奔六十了,一身絕活兒,急得直跺腳,就怕帶進棺材板裡沒人接!”他眉頭緊鎖,那愁緒並非為自己,而是為一個行當、一門手藝可能麵臨的式微而焦慮。

“鐵柱這話在理。”周衛國放下筷子,接過了話頭,語氣沉穩了些,帶著他常年處理國際物流複雜事務的條理,“我這行看著是跑腿運貨,可最後一公裡,學問大了去了。尤其現在生鮮電商、醫藥冷鏈這些起來,老百姓點點手指頭,東西就得又快又好送到家。難就難在‘最後一百米’!城裡小區不讓進車,村鎮路難走,碰上刮風下雨下雪,那真是寸步難行。配送員門檻看著低,可責任心、靈活性、應變能力,哪樣都不能缺。招人難,留人更難!這背後是千家萬戶的便利,也是無數小本經營者的活路啊。”他夾了一筷子清炒菜心,若有所思地嚼著,仿佛在咀嚼著這“最後一公裡”的酸甜苦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長庚安靜地聽著,手中的筷子偶爾在碗碟間移動,動作很輕。他臉上沒什麼特彆的表情,隻有那雙閱儘世事的眼睛,目光在王鐵柱和周衛國的臉上緩緩移動,帶著一種深沉的、仿佛能穿透表象的理解。當周衛國提到“千家萬戶的便利”時,他端著酒杯的手幾不可察地頓了一下,杯中的酒液微微晃動。他緩緩將酒杯放回桌麵,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響。

“在國外那些年,”他的聲音不高,帶著一種追憶的質感,像在翻閱一本塵封已久的舊書,每一個字都透著時間的重量,“每逢除夕,唐人街也張燈結彩,舞龍舞獅,熱鬨非凡。可那熱鬨,是隔著櫥窗看的,是彆人的。”他頓了頓,目光投向窗外深沉的夜色,又緩緩收回來,落在眼前這滿桌的珍饈和圍坐的親人身上,“我住的地方離海不遠,冬天的風很大。除夕夜,我習慣煮一碗速凍餃子,就著窗外的寒風和海浪聲吃下去。那餃子,吃不出什麼滋味,隻嘗得出一種……回不了家的冰涼。”他微微閉了閉眼,仿佛要將那幾十載異鄉孤寂的寒意驅散。

“後來,尤其是零八年之後,”他睜開眼,眼神變得複雜起來,有欣慰,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凝重,“感覺變了。唐人街的年味更濃了,沒錯。但走在街上,那些投向我的目光,複雜了很多。羨慕有之,嫉妒有之,警惕有之……甚至有些年輕人會帶著點挑釁地問我,‘你們發展那麼快,是不是要把全世界都買下來?’”李長庚輕輕搖了搖頭,嘴角牽起一個略帶苦澀的弧度,“一個老鄰居,以前常跟我下棋的猶太教授,有一次很認真地問我:‘李,你們的國家像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它知道自己要去哪裡嗎?它會不會……太過急切了?’”

他的話像投入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在席間漾開無聲的漣漪。方才還在熱烈討論招工難、配送難的王鐵柱和周衛國,不約而同地安靜下來。方清墨輕輕握住了李長庚放在桌邊的手,那手背上的皮膚鬆弛,帶著歲月和風霜的痕跡。李念墨的目光在祖父臉上停留,帶著晚輩的關切與思索。李天樞似懂非懂,但也感覺到氣氛的變化,停下了扒飯的動作,烏溜溜的眼睛看看這個,又看看那個。

李玄策一直靜靜聽著,此刻,他拿起手邊溫潤的青瓷酒壺,為父親麵前空了一半的酒盞續上溫熱的黃酒。琥珀色的酒液注入盞中,發出細微悅耳的聲響。他沒有立刻接話,隻是將酒壺輕輕放回原處,目光沉靜地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父親眉宇間沉澱的滄桑與憂慮,老同學臉上樸實的焦急與期盼,妻子眼中無聲的支持,女兒凝神思考的專注,兒子懵懂的好奇。

“爸說的這些目光和疑問,”李玄策開口,聲音平和而沉穩,像一塊壓艙石,讓因思緒而微微起伏的氣氛重新安定下來,“就是我們這輛‘列車’駛過時,卷起的風。”他拿起自己的酒杯,並未喝,隻是指尖緩緩摩挲著光滑的杯壁,感受那溫潤的觸感,“外麵的人,看的是速度,是龐大的車身,是揚起的煙塵。他們或驚歎,或畏懼,或不解。而我們坐在車裡的人,真正該關心的,是車軸是否堅固,是軌道是否平穩,是每一個車廂裡的人,坐得是否安穩,是否舒心。”

他的目光轉向王鐵柱和周衛國,帶著一種沉甸甸的理解:“鐵柱憂心的是車軸上的關鍵鉚釘——那些手藝精湛、能保證機器精密運轉的老師傅和他們後繼無人的技藝。衛國愁的是車廂連接處那關鍵的‘最後一公裡’——貨物能否及時無損地送達千家萬戶,這關係到老百姓油鹽醬醋的便利,也關係到無數小商販的生計。這些都是車軸和軌道上實實在在的‘應力點’。”他用了一個工程上的術語,王鐵柱立刻會意地點點頭。

“至於外麵那些目光和疑問,”李玄策頓了頓,聲音裡多了一份從容的篤定,“列車跑得快,難免有風聲呼嘯。重要的不是風聲有多大,而是我們自己的底盤要穩,方向要明。就像《道德經》裡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如同煎小魚,火候太猛會焦,翻動太多會碎。急不得,躁不得。”他看向父親李長庚,“爸,您那位猶太朋友問‘要去哪裡’,我想,這目的地其實一直很清楚——讓車裡的人坐得更穩當,日子過得更踏實。路還長,彎道還多,但隻要方向盤握在明白人手裡,油門刹車懂得分寸,這列車就不會脫軌。”他舉了舉杯,“所以,鐵柱、衛國,你們說的難處,是實情,是痛點,更是我們接下來要下力氣解決的‘鉚釘’和‘連接點’。這杯酒,敬那些在車間裡淬火磨刀的,在風雪裡送貨奔波的,所有讓這趟車能穩穩向前的人!”

這番話,既有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又蘊含著一種源自古老智慧的定力與方向感。王鐵柱聽得心頭一熱,猛地一拍大腿:“玄策這話在理!說到根子上了!底盤要穩!是這個意思!”他端起酒杯,一仰脖喝乾了,“就衝你這話,開春我再去找找技校,磨破嘴皮子也得忽悠幾個好苗子進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衛國也舉杯,眼神裡多了份沉靜的力量:“最後一公裡是難,可再難,也是通到老百姓家門口的路。隻要路是通的,心氣就不會散。我回去再琢磨琢磨,怎麼把這張網織得更結實些。”他鄭重地與李玄策碰了杯。

李長庚看著兒子,看著眼前這幾位從青春年少一同走到中年的老友,看著他們被歲月刻上風霜卻依舊跳動著赤子之心的臉龐,聽著他們樸實卻直指核心的話語。他臉上的凝重漸漸化開,如同春冰初融。他端起麵前那盞被兒子續滿的酒,沒有豪言壯語,隻是對著李玄策,對著這滿桌的至親好友,也對著窗外這片廣袤而深沉的土地,微微頷首,將杯中溫熱的酒緩緩飲儘。那酒液順著喉嚨滑下,暖意直達肺腑,驅散了記憶中異鄉除夕的冰冷。幾十年的漂泊,在這一刻的團圓與理解麵前,似乎找到了最終的歸處。

窗外,零星的鞭炮聲開始試探性地響起,劈啪作響,劃破了歲末的寂靜,像是在為即將到來的新年發出清脆的預告。屋內,年夜飯的熱度依然蒸騰著,笑語喧闐,杯盤交錯的聲音交織成最溫暖的人間交響。李天樞聽著大人們談論著“車軸”、“軌道”、“最後一公裡”這些他還不完全明白、卻感覺異常重要的詞語,小小的腦袋努力理解著,眼睛裡閃爍著好奇與懵懂的光。這頓圍爐夜話,是親情的交融,是舊友的重逢,更是這個家庭,這個國家,在辭舊迎新之際,一次樸素而深刻的自我審視與力量凝聚。爐火映照著的每一張臉上,都寫著滄桑,也映著前行的光。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子女不孝,重生後她嫁絕育軍官 協議婚約:死對頭他真香了 骰子決定一切的廢土領主 時空種田:從清末開始打造帝國 遊戲狂飆:異界新紀元 盜墓:開局覺醒破妄神眼 廢土女王,我能淨化全世界 盜墓界網紅:阿寧求合作 大秦鹹魚皇太子,天道顯示我第一 小山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