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底的燕京,料峭春寒尚未完全退去,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寰宇之光”園區內,已是暖意融融。巨大的環形建築在晨光下泛著銀灰色的冷峻光澤,玻璃幕牆反射著天空的澄澈,仿佛一塊鑲嵌在大地上的未來之眼。園區內,精心規劃的綠植抽出嫩芽,點綴著科技感的冰冷,平添幾分生機。
李長庚站在主實驗樓頂層寬敞明亮的觀景平台上,目光深邃地眺望著園區全貌。他穿著一件深灰色的羊絨開衫,裡麵是熨帖的白色襯衫,雖已年過古稀,但腰背挺直,精神矍鑠,歲月沉澱的儒雅與頂尖科學家的銳利在他身上奇妙地融合。他的手指下意識地摩挲著欄杆,指尖能感受到金屬的微涼。今天,是一個重要的日子。
“爺爺,參數最後校準完畢,一切正常。”一個清越的聲音自身後響起。李念墨穿著一身合體的實驗服,馬尾辮利落地束在腦後,幾縷發絲調皮地垂在光潔的額前。她的眼神明亮而專注,手裡拿著一份平板電腦,上麵跳動著複雜的實時數據流。經過兩年多的曆練,她身上那份加州理工養成的銳氣未減,卻沉澱下更多屬於東方學者的沉穩與務實。
李長庚轉過身,臉上露出溫和的笑意,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好,念墨,辛苦你了。設備的狀態,就是我們的底氣。”他看向孫女,眼中滿是驕傲與期許。“陳教授他們,應該快到了吧?”
“航班信息顯示已經落地,正在過來的路上。”李念墨看了眼時間,語氣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和期待,“爺爺,您覺得,陳教授這次,真的會下定決心嗎?上次在蘇黎世湖邊,他猶豫的樣子……”
李長庚的目光飄向遠方,仿佛穿透了時空,回到了那個波光粼粼的湖畔。他清晰地記得陳致遠教授——那位在國際芯片材料領域享有盛譽、被譽為“點石成金之手”的華人科學家,當時麵對他和念墨的邀請,眼中那份深沉的思鄉之情與對未知環境的疑慮交織在一起的複雜神色。更早之前,是孫子李天樞在夢中模糊地“看到”一位“站在湖邊猶豫的智者”,那微妙的感應成了他們行動最初的指引。
“人心如湖,投石方知深淺。”李長庚的聲音低沉而充滿力量,“那次湖邊談話,隻是投下了第一顆石子。念墨,你後來發給他的那些詳實的國內科研進展報告、頂尖團隊的合作意向書,還有你爸爸在高層推動營造的‘勢’,就是不斷投入的石子,激起的漣漪終會彙聚成推動他歸航的浪潮。”他頓了頓,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更重要的是,他心底的那棵‘老槐樹’,從未枯萎。”
“老槐樹?”李念墨好奇地問。
“嗯。”李長庚點點頭,目光變得悠遠,“那是他兒時故鄉院中的一棵老槐樹。幾十年前,他離家求學時,曾在樹下埋下過一顆刻著名字的石子,許願學成報國。上次在湖邊,我無意間提起,問他還記不記得那棵槐樹開花的香氣。那一刻,我看到他眼圈紅了。故土,鄉音,童年的印記……這些才是最深沉的錨,比任何優渥的條件都更能牽動遊子的心。”
就在這時,一輛低調的黑色商務車平穩地駛入園區大門,沿著筆直的道路向主實驗樓駛來。李念墨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幾分。
樓下,李長庚整理了一下衣襟,親自帶著幾位核心團隊成員迎了出去。陽光灑在他銀白的發絲上,鍍上一層溫暖的光暈。
車門打開,陳致遠教授率先走了下來。他身材清瘦,戴著金絲眼鏡,氣質溫文爾雅,隻是眉宇間帶著長途飛行的疲憊和一絲不易察覺的忐忑。他的目光第一時間就鎖定了站在最前麵的李長庚,那份跨越了漫長歲月和浩瀚太平洋的熟悉感瞬間湧上心頭。
“致遠!”李長庚大步上前,聲音洪亮而飽含真情。
“長庚兄!”陳致遠的聲音帶著明顯的哽咽,他快步迎上,兩位老人的手緊緊握在了一起。那雙手,一雙曾操控過世界上最精密的實驗儀器,一雙曾在異國他鄉的圖紙上描繪過無數可能,此刻卻隻是像久彆重逢的兄弟般用力交握著,傳遞著無聲的千言萬語。陳致遠的手甚至在微微顫抖。
“回來了,致遠,終於回來了!”李長庚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眼眶也有些濕潤,“當年斯坦福一彆,沒想到再聚首,已是華發叢生。”
“是啊,長庚兄,歲月不饒人……”陳致遠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複著激動的心情,目光掃過李長庚身後年輕而充滿朝氣的團隊,最後落在亭亭玉立的李念墨身上,“這位就是念墨吧?在郵件裡‘交鋒’多次,終於見到真人了,後生可畏啊!你那些關於新型二維半導體異質結的構想,非常有衝擊力!”
“陳伯伯您好!歡迎回國!”李念墨落落大方地上前,微笑著伸出手,眼神清澈而真誠,“能當麵聆聽您的指導,是我們的榮幸。您旅途辛苦了。”
陳致遠握住李念墨的手,感受到那份屬於年輕科學家的熱情與力量,心中的忐忑又消散了幾分。“不辛苦,不辛苦,歸心似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寒暄過後,李長庚親自引領陳致遠一行進入“寰宇之光”的核心區域——超淨芯片材料研發中心。穿過層層氣密門,空氣仿佛都變得無比純淨。巨大的空間裡,擺放著各種閃爍著指示燈的尖端設備:原子層沉積係統ad)如同精密的機械巨獸,分子束外延be)設備在真空腔室內無聲地編織著原子級的結構,高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如同洞察微觀世界的慧眼。
李念墨作為主要講解人,她的專業英語流利而精準,帶著一種從容的自信:“陳伯伯,請看這邊。這是我們最新搭建的‘極限環境材料表征平台’,它集成了原位電學測試、超低溫強磁場以及同步輻射光源聯用技術。這意味著,我們可以實時觀察在極端條件下,例如接近絕對零度或超高壓力下,您所研究的拓撲絕緣體材料界麵的電子態演化和量子輸運行為,精度可以達到皮米級1012米)……”她指著屏幕上實時跳動的、色彩斑斕的原子結構圖像和複雜的數據圖譜,每一個參數,每一項功能都如數家珍。
陳致遠的眼睛緊緊盯著屏幕和那些隻在頂級文獻中見過的設備,鏡片後的光芒越來越亮。他忍不住走上前,仔細查看設備參數,甚至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觸摸著冰冷的操作台邊緣,如同撫摸一件稀世珍寶。他身後的團隊成員們也發出低低的驚歎聲。
“這……這太不可思議了!”陳致遠的聲音帶著難以抑製的激動和驚喜,“這套低溫強磁場的原位測量係統,其穩定性指標甚至超過了我們之前合作過的國家實驗室!還有這個……”他指向一台造型獨特的設備,“這是否就是你們在報告中提到的,基於人工智能算法優化的新型薄膜生長控製係統?它能實現亞埃級1010米)的厚度均勻性控製?”
“是的,陳伯伯。”李念墨微笑著點頭,操作平板調出詳細數據和驗證報告,“這是我們團隊與方清墨院士的生物仿生材料課題組跨界合作的成果,靈感來源於貝殼珍珠層的精準層狀生長調控機製。ai模型經過海量數據訓練,能實時預測並優化生長參數,將人為誤差降到最低。”她巧妙地提及了母親方清墨的貢獻,也點出了國內科研跨界融合的優勢。
陳致遠一邊聽,一邊不住地點頭,臉上的疑慮和疲憊早已被興奮和專注取代。他時而提出專業而犀利的問題,時而與身邊的李長庚低聲交換著意見。李長庚則在一旁,像一個沉穩的舵手,適時地補充著宏觀的戰略背景、國內產業界對尖端材料的迫切需求,以及國家層麵對基礎研究和人才引進堅定不移的支持。他提到李玄策在幕後推動的“歸鴻計劃”實施細則,那些為頂尖人才量身定製的、解決後顧之憂的保障措施,比如子女教育、配偶工作、以及最重要的——賦予他們充分的科研自主權和資源調配權,都讓陳致遠團隊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誠意和尊重。
“致遠,你看這裡,”李長庚指著窗外園區另一側正在拔地而起的建築群,“那是‘未來材料創製中心’的預留地。國家已經明確,這裡將彙聚全球頂尖的材料科學家,打造一個思想自由碰撞、資源高度共享、完全以科學探索前沿為導向的‘理想國’。而你和你團隊的研究方向,正是這版圖上的關鍵一環。國家需要的不僅是你的技術,更是你引領方向的智慧和勇氣。在這裡,你將擁有實現畢生學術抱負最廣闊的舞台。”他的話語,如同投入湖心的又一顆石子,激蕩起陳致遠心中沉寂已久的澎湃激情。
參觀持續了近三個小時。當一行人最終走出超淨間,重新沐浴在室外的陽光下時,陳致遠站在空曠的中庭,深深吸了一口帶著草木清香的空氣。他摘下眼鏡,用手帕輕輕擦拭著鏡片,也擦拭了一下微濕的眼角。再抬頭時,他的目光變得無比堅定,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擔,又像找到了久違的航向。
“長庚兄,”他的聲音平穩而有力,帶著塵埃落定的釋然和重新燃起的火焰,“這趟旅程,值了!‘寰宇之光’,名副其實。這裡,有世界一流的平台,有朝氣蓬勃的團隊,有國家傾力支持的決心,更有……”他看向李長庚和李念墨,眼中充滿了信任和暖意,“更有你們這樣誌同道合的夥伴。我陳致遠,願意帶著我的團隊,在這裡,為祖國的芯片材料事業,儘一份綿薄之力!我們,回來了!”
“歡迎回家,致遠!”李長庚再次緊緊握住他的手,這一次,是歡迎戰友的鄭重。李念墨的臉上也綻放出燦爛的笑容,如同春日裡最明媚的陽光。周圍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團隊成員們臉上都洋溢著興奮和期待。
就在這激動人心的時刻,遠在香山腳下一處靜謐庭院中的李玄策,剛剛收完一套太極拳。他動作舒緩,如行雲流水,一招“雲手”劃出圓滿的弧線,氣息綿長悠遠。庭院中,一株老梅的枝頭已抽出嫩綠的新芽,幾朵遲開的梅花倔強地綻放著,暗香浮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秘書小劉拿著一個加密通訊器,輕手輕腳地走到廊下,低聲道:“首席,寰宇之光那邊,李老電話。陳教授團隊,已正式確認加入‘歸鴻’。”
李玄策緩緩收勢,站定。他接過通訊器,沒有立刻說話,隻是抬眼望向東南方——那是“寰宇之光”園區的方向。陽光落在他深邃的眼眸中,平靜無波,仿佛一切儘在意料之中。他嘴角微微上揚,勾勒出一個極淡卻無比欣慰的笑容,如同春風拂過平靜的湖麵,漾開淺淺的漣漪。那笑容裡,有對父親李長庚斡旋能力的讚賞,有對女兒李念墨專業素養的驕傲,更有對李天樞那神秘預知能力的再次確認,以及對國家未來科技星圖上,一顆關鍵星辰被成功點亮的安然。
“知道了。”他對著通訊器,隻說了這三個字,聲音沉穩如常。但小劉敏銳地捕捉到,首席眉宇間那慣常的凝重,似乎被這春日的暖陽融化了一絲,透出一種如釋重負的從容。
李玄策將通訊器遞還給小劉,轉身走向書案。案上,攤開著一幅未完成的墨竹圖,勁節淩雲,枝葉疏朗。他提筆,飽蘸濃墨,在留白處寫下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
“根深葉茂”。
墨跡淋漓,力透紙背。窗外,一陣微風拂過,梅枝輕顫,幾片花瓣悄然飄落,融入泥土。而“寰宇之光”的方向,仿佛有看不見的星輝,正穿透白晝的天光,堅定地亮起。
喜歡金蘭厭勝劫請大家收藏:()金蘭厭勝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